高考历史总复习
名师课件
第三部分 世界历史
专题十九: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课标与高考考点: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认识马克思主义
诞生的伟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
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第4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
本课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内容、意义)
二、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
2、巴黎革命发生:措施、政权性质
3、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失败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到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革命实践
初次实践——巴黎公社
首次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创造性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
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资义迅速发展→弊端显露
(经济危机\贫富悬殊)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兴起,无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独立”不再作为资产阶级的附庸地位而存在( 去反对自己敌人的敌人)。
登上舞台(觉醒) : 提出经济政治要求。
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工业革命引发社会变化
社会关系变革
资义生产发展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工人处境恶化
阶级基础
(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反对私有制社会
联系: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科学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产生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人类知识的精华,再加上自己的解释与发挥,创造出来的。
——《历史学习精要》P248
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人类知识的哪些精华呢?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 李嘉图)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理论来源
三大组成部分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德国的古典哲学
(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大卫· 李嘉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批判继承
归纳:空想社会主义
盛行时间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盛行
主要原因
19世纪初,西欧和北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地区少数国家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日益暴露
代表人物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基本思想
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历史局限
思考:为什么是空想?
历史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础
圣、傅和欧的思想为什么被称为“空想”?
1、客观: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资本主
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
2、主观: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使命力量(掘墓人),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
这些改革者肯定没有考虑过革命或阶级斗争的问题。实际上,他们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被付诸实践。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P532
小结: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显露;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无级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基础:三大理论来源—马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实践基础:马、恩研究理论;投身革命活动。
2、马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基/主矛盾)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主要矛盾)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其它内容:
(1)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2)阶级斗争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3)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性质、特点、纲领、策略原则、建立政党的必要性);
(4)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的思想;
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对世界: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了中共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尝试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普法战争
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1870)
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
卖国
镇压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巴黎公社革命
(1871)
1、巴黎公社发生的背景:
(1)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新成立的第三共和国的反动→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
具体一:普法战争→二帝崩溃(1870)→新成立的第三共和国(1871)的反动(对外卖国、对内镇压)→ 巴黎公社
结论:偶然因素引发巴黎革命→无产阶级失败是必然的。
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还不成熟。
思考:巴发生的原因还有哪些?
(2)其它:工业革命引发贫富悬殊的现实;
《共言》的理论引领;
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激进革命的法国传统。
2、巴黎革命:1871.3.18—5.28 新型的工人政权
其它:政权建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经济建设—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思考: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1)从建立方式看:暴力推翻\建立;
(2)从政策措施看: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3)从领导成员产生及代表利益看: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并受到人民的监督。多数是工人,还有知识分
子代表。
3、巴黎公社失败(5月流血周)
败因:客观:
主观:
根本: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①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
②没有乘胜打击敌人;
③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
④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公社社员墙
4、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1)地位:第一次伟大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经验和教训;
教训:政党领导、工农联盟……
经验:暴力革命、建权、人民管理
(4)公社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史册。
(5)客观上:推动了资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反思\立法)
发生的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教训的深刻性\意义深远性
练习
1、《社会主义研究》杂志1986年第3期载文指出:“巴黎公社基本上是按照蒲鲁东(法国政论 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地方自治原则和布朗基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一个城市自治政权。”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的自治政权
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指导 D.并没有实施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举措
C
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 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 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C
3、“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4、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够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
D
D
5、《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因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得了。”这里的“新的阶段”是指(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D
D
7、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解析】 “告人民书”反对的是“帝国、君主政体”,排除A、B项;俄国二月革命目的是推翻沙皇政治制度,并不针对议会制度,因此选择D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D
回顾课标与高考高频考点: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伟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
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你都掌握了么? 加油!!
教学总结
THANKS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