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20: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乘法的含义。
2.能力目标: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供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个体发展创造空间。
教学重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解决同一个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列的加法算式也不同。
教具准备:笔、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1.请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书包柜。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柜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把算式写在纸上。
2.小组活动
二、新知的传授。
1.以组为单位说一说。出现多种情况,如:
横着看: 每行6个书包,有4行
用加法算: 6+6+6=18
用乘法算: 3×6=18或 6×3=18
竖着看: 每列3个书包,有6行
用加法算:3+3+3+3+3+3=18
用乘法算: 3×6=18或 6×3=18
2.根据图意列算式。
图意一:
* 加法:6+6+6=18
* 乘法:6 × 3 = 18

*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因数 因数 积
图意二:
* 加法:3+3+3+3+3+3=18
* 乘法:3 × 6 = 18
* 巩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比较
* 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哪相同,哪不同?你有什么想法?加法和乘法的计算结果一样。
(2)既然加法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学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做比较简便。
* 比较两个乘法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
6个3的和与3个6的和相同。
乘法算式相同。
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
4.小结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所列出的算式也就不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两数相乘所得的的数叫积。
三、巩固练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7+7=( )×( )
1+1+1+1+1=( )×( )
2+1+2+2=( )×( )
6+6+6+6=( )×( )
9+9+9=( )×( )
2.⑴ 看图说图意
三群孩子在玩球,每群有7人,一共有多少个人?
⑵ 列式
加法:7+7+7=21
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加数?
是( )个( )相加?
乘法:7 × 3 =21 3 × 7 =21
说说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⑴ 看图说图意:
横看墙上有2行画,每行有3张画,一共有多少张画?
竖看墙上有3列,每列有2张画,一共有多少张画?
⑵ 根据自己的想法完成练习
* 加法:3+3=6
这是(2)个(3)
乘法:3×2=6
* 加法:2+2+2=6
这是(3)个(2)
乘法:2×3=6
四、扩展练习。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1.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2.动脑筋,在和不变的情况下,怎么能让每个加数都相同呢?
五、反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6+6+6=18 3+3+3+3+3+3=18
6 × 3 = 18 3 × 6 = 18
┊ ┊ ┊ ┊ ┊ ┊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