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出师表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B.?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斟酌损益 , 进尽忠言????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对《出师表》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电。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D.?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5.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cú)?? ??性行(xíng)??? 臧否(fǒu)?? ??裨补阙漏(bì)
B.?陛下(dì)?? ??费袆(wēi)?? ??咨诹(zōu)?? ??夙夜(sù)
C.?菲薄(fěi)??? 陟罚(zhì)?? ??行阵(háng)??? 猥自枉屈(wěi)
D.?弩钝(nú)?? ??攘除(rǎng)??? 忠谏(jiàn)??? 以遗陛下(yí)
二、填空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臣本布衣。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④由是感激。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7.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崩殂(________) ???妄自菲薄(________) ???陟罚(________)
臧否(________)? ??猥自枉屈(________)
裨补(________) ???阙漏(________)? ??行阵(________)
夙夜(________) ???庶竭(________)? ??驽钝(________)
攘除(________) ???咨诹(________)
8.诸葛亮(181—234),字________,琅砑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________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末避乱荆州,隐居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被任命为丞相。刘备死后,受遗诏辅佐后主________,封武乡侯。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________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病死军中,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尊称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著有《诸葛亮集》。
9.按课文排列句子顺序,在横线上写出序号________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臣本布衣
C.猥自枉屈
D.由是感激
E.不求闻达于诸侯
F.躬耕于南阳
G.遂许先帝以驱驰
H.苟全性命于乱世
I.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J.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文言文阅读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②斟酌损益________
③咨诹善道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徒以有先生也
B.还于旧都??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咎? ????????????望其旗靡
D.以伤先帝之明??? ??????欲报之于陛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选文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5)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
C.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
D.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四、综合题
12.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九年级(1)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
(1)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
(2)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聪慧的你参照“示例”设计了这样三种。
示例:“读”三国,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
(3)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A
3. B
4. C
5. C
二、填空题
6. 感到痛心、遗憾;十分憎恨;平民百姓;布的衣服;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奋激发;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7. cú;fěi;zhì;zānɡ pǐ;wěi;bì;quē;hánɡ;sù;shù;nú;rǎnɡ;zōu
8. 孔明;三国;隆中;卧龙;刘禅;六次;诸葛武侯;出师表
9. BFHEJCIADG
三、文言文阅读
10. (1)因此;减少;询问
(2)C
(3)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所应尽的职责。
(4)C
(5)①说明出师伐魏是为了完成先帝遗诏;②情感上打动君主刘禅,认同出师伐魏的决策。
11. (1)C
(2)C
(3)B
(4)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四、综合题
12. (1)①品三国,论英雄,煮酒缺谁?②这样爱你刚刚好!③读《三国演义》精彩故事,叹浪花淘尽千古英雄。
(2)“评”三国,品评《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唱”三国,吟唱《三国演义》中的诗词曲赋。
“演”三国,表演《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情节。
(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会带给我们美好的阅读感受,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滋润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享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感受那份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