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无言之美》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无言之美》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7 08:2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无言之美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蕴(yùn) ?????冗(rǒng)杂 ????缥缈(miǎo)? ???鲜(xiǎn)为人知
B.?寂寥(liáo)? ???流露(lù)??? ???筹(cóu)划?? ???叱咤(zhà)风云
C.?譬(bì)如?? ????羁绊(bàn)?? ???嗔(chēn)视 ????粲(càn)然
D.?尽致(zhì)?? ???笔墨(mò)?? ????颦(pín)蹙??? ??锲(qì)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雕刻 ???蛾眉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B.?冷涩 ???附丽 ???胸有成竹 ???不求甚解
C.?姑且 ???龙统 ???不舍昼夜 ???轻描淡写????????????????????D.?谚语 ???塑像 ???含蓄不露 ???惟妙惟肖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文章该详的地方要详,不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B.?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绘得栩栩如生。
C.?马岭河峡谷两岸峭崖对峙,河谷幽深,以雄、奇、险、秀而独具特色,幽深壮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D.?这部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山水图。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句名言:“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就是“自我“的过程。
B.?原西南师范大学校长郾玉辉、高级工程师彭燕华、重庆大学教授尹超……等多位国内人工智能专家
C.?医学专家指出,大量快速地进食冷饮,会损伤孩子稚嫩的胃黏膜,引起急性胃痉孪,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
D.?年少时,眼神澄澈,心地纯良;长大了,受到名利、欲望、贷婪等熏梁,变了质,走了味,失了魂。
5.对“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因为其固定、散碎的特点,往往难于充分表达人们混沌而多变的情绪意旨。
B.?言不达意,是人们主观刻意追求的结果,目的是为了让言更值得玩味。
C.?语言是有限的,而人们要表达的意义是无限的,以言达意,是无法把意表达充分完整的。
D.?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二、填空题
6.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意蕴________
散碎________
寂寥________
谚语________
怆然________
呈露________
狗吠________
颦眉________
惟妙惟肖________
铢两悉称________
栩栩如生________
7.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附丽 ?悌下? 笼统 ?姑且 ?惨戚? 尽致 ?譬如? 颦蛾眉
缥缈无踪? 翼彼新苗? 轻描淡写? 金钢怒目? 两两相称
沉默渊穆 ?丝豪不爽? 冰泉冷涩? 目不忍睹 ?悲茄数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1)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这句话?
(2)选文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文中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白的《怨情》是如何表现人物“深远”的情感的?
9.阅读选文
文学的趣味
??? 朱光潜
??? 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 ②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 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 ④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 ⑤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 ⑥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谈美谈文学》,有删改)
(1)阅读全文,提取文段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本文第①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________。第②③④段列举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第⑤段________,从第⑥段起,作者就文艺欣赏问题,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论断。
(2)精神上的残废”“精神上的中毒”“精神上的短视”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第⑥段说“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为什么不能欣赏呢?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知得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四、综合题
10.旭日中学举行以“汉字在我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汉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经常出现在我们同学的作业中,如:把“染”加一点误写成“ ”;“祈祷”的偏旁写成“衤”旁,把“袄”的偏旁写成“礻”旁;把“贪赃”误写成“贪脏”。
材料二:中国汉字,已走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她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留存下来的使用者众多的充满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的象形文字。中国的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这四四方方的世界里有着说不尽的魅力和神奇力量。
材料三: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从材料一所举的“汉字使用不规范”的例子中任选一个,从汉字造字法的角度分析这个写法错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出一条要继承和弘扬汉字文化的原因。
(3)班级拟出一期“认识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黑板报,请你按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
【示例】栏目名称:汉字演变史
内容:介绍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楷书的字形演变知识。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A
2. C
3. B
4. D
5. B
二、填空题
6. yùn;suì;liáo;yàn;chuàng;chéng;fèi;pín;xiào;zhū;xǔ
7. 悌—涕;钢—刚;豪—毫;茄—笳
三、现代文阅读
8. (1)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真的能做到“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也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强调了文学上要做到“无言之美”。
(2)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以孔子、陶渊明、钱起、陈子昂、李白、杜甫的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学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3)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从时空的角度留出空间,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李白的《怨情》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描绘美人神态: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却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留下无限的遐想。
9. (1)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提出诊治的办法
(2)“精神上的残废”: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精神上的中毒”: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精神上的短视”:知得不全,趣味窄狭。
(3)因为这些旧文学家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不能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赏。(意思对即可)
(4)A
四、综合题
10. (1)①“染”本义是用染料着色,从木、从水、从九。古代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所以“九”上不能加一点。②“袄”是形声字,是一种衣服,应该是“衤”旁,与表示鬼神祭祀等无关。③“赃”是形声字,本义是通过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应该用“贝”字旁。
(2)①汉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②继承和弘扬汉字文化,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3)①栏目名称:趣解汉字。内容:解释典型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②栏目名称:汉字造字法。内容:介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造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