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沪教版化学九年级(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6 21:11:59

文档简介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__无__色__无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__能__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__干冰__。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二氧化碳+水―→碳酸__,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碳酸―→水+二氧化碳__。
②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__,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进行__光合作用__的原料;
(2)可用于__灭火__;
(3)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
(4)干冰可用于__人工降雨__等。
3.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由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物质生成__一种__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其特点是“多变一”。
(2)由__一种物质__生成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C)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能溶于水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3.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B)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4.(2021·福州质检)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5.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振荡__。
(2)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软塑料瓶变瘪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6.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D)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B)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知识点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8.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A.蜡烛燃烧
B.红磷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C)
A.汞+氧气氧化汞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二氧化碳
10.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D)
A.O3
B.CO2
C.CH4
D.N2
1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C)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2.(2021·南平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试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13.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来制造舞台云雾背景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5.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液态无毒镓合金电催化剂,可在室温下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材料,并用于能量储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镓合金在变化后的质量减少
B.推广该方法可缓解温室效应
C.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符合“低碳”理念
16.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的现象是__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__。
(2)随着反应的进行,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
(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利用其
__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_的化学性质。
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水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石蕊纸花变红色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CO2+H2O―→H2CO3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④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密度比空气的大__。
PAGE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__
__与__
__(或__
__)。
(2)反应原理:__
__。
(3)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__
__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__
__法收集。
(4)检验:通入__
__,若__
__,证明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
__,如果木条__
__,证明已满。
2.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__
__和__
__;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气体的__
__、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能和水发生反应。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2.(2021·福州质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4.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
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__
__。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
__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__
__。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__
____。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5.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确定其装置时不需要考虑(
)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气体的性质
D.气体的颜色
6.(2020·泰安中考)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及以下仪器: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
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
__(填序号);药品是__
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
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正确的检验方法是(
)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看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正确的一项是(
)
9.(2020·苏州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0.(2021·莆田质检)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
__(填标号)进行组合。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
用F收集二氧化碳时,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
__的物理性质。
11.(2020·雅安中考节选)下列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5%双氧水制取和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__
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
__。
(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
__。
(3)若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
__(填字母序号)。
12.如图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
__。
(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
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
__,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使反应停止应进行的操作是__
__,若用H装置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图中植物油作用为__
__。
(4)若将装置G装满水,排水法收集O2,O2应由__
__(填“a”或“b”)端进入。
(5)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__
__的现象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6)下面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
__。
a.熄灭酒精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d.装药品,塞棉花,固定试管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
__。
(7)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
g·L-1,空气的密度约为1.3
g·L-1,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
__(填序号,A~F之间选择)。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
__。
PAGE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取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药品:__稀盐酸__与__大理石__(或__石灰石__)。
(2)反应原理:__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__。
(3)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__向上排空气法__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__排水__法收集。
(4)检验:通入__澄清石灰水__,若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证明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集气瓶口__,如果木条__熄灭__,证明已满。
2.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__反应物的状态__和__反应条件__;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气体的__密度__、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能和水发生反应。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B)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2.(2021·福州质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4.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锥形瓶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__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__。
(2)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a__管进去(填“a”或“b”),原因是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__。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__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____。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
5.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确定其装置时不需要考虑(D)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气体的性质
D.气体的颜色
6.(2020·泰安中考)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及以下仪器: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锥形瓶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并收集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①③④⑤__(填序号);药品是__石灰石和稀盐酸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Ca(OH)2+CO2===CaCO3↓+H2O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酒精灯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正确的检验方法是(D)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将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C.看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8.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图及其使用方法的说明中,正确的一项是(B)
9.(2020·苏州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10.(2021·莆田质检)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ABCE__(填标号)进行组合。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_盐酸+碳酸钙―→氯化钙+水+二氧化碳__。
用F收集二氧化碳时,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密度比空气大__的物理性质。
11.(2020·雅安中考节选)下列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5%双氧水制取和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__BD或BE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过氧化氢水+氧气__。
(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__。
(3)若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A__(填字母序号)。
12.如图是实验常用仪器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水槽__。
(2)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KClO3KCl+O2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CaCO3+HCl―→CaCl2+CO2+H2O__,装置C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使反应停止应进行的操作是__关闭活塞__,若用H装置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图中植物油作用为__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__。
(4)若将装置G装满水,排水法收集O2,O2应由__b__(填“a”或“b”)端进入。
(5)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__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__的现象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
(6)下面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为__fdcbea__。
a.熄灭酒精灯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d.装药品,塞棉花,固定试管于铁架台上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KMnO4K2MnO4+MnO2+O2__。
(7)在标准状况下,氨气(NH3)的密度约为0.8
g·L-1,空气的密度约为1.3
g·L-1,且l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同时会产生氯化钙和水。则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AF__(填序号,A~F之间选择)。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氯化铵+氢氧化钙氯化钙+水+氨气__。
PAGE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__
__色__
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
__,__
__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__
__。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
②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
__,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进行__
__的原料;
(2)可用于__
__;
(3)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
(4)干冰可用于__
__等。
3.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由__
__物质生成__
__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其特点是“多变一”。
(2)由__
__生成__
__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其特点是“一变多”。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①不能燃烧   
  ②不能支持燃烧   ③能溶于水
④密度比空气大 
  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3.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4.(2021·福州质检)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5.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问:
(1)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
__。
(2)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
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
__。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用途
6.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
A.灭火
B.制汽水
C.人工降雨
D.填充探空气球
7.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知识点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8.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蜡烛燃烧
B.红磷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汞+氧气氧化汞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二氧化碳
10.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
)
A.O3
B.CO2
C.CH4
D.N2
1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12.(2021·南平质检)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
mL紫色石蕊试液和5
mL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右边试管内石灰水有浑浊现象产生
C.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13.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碳+氧气二氧化碳
1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熄灭,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用来制造舞台云雾背景
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5.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液态无毒镓合金电催化剂,可在室温下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材料,并用于能量储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合金在变化后的质量减少
B.推广该方法可缓解温室效应
C.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符合“低碳”理念
16.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的现象是__
__。
(2)随着反应的进行,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
(3)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是利用其
__
__的化学性质。
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采用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法,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
__。
(2)实验1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
__。
(3)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
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