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勾股定理 能力达标专题突破训练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勾股定理 能力达标专题突破训练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3: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勾股定理》能力达标
专题突破训练(附答案)
1.如图,在△ABC中,∠ABC=90°,分别以BC,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2=6,S3=10.则面积为S1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A.1 B.2 C.3 D.4
2.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平方为6,一条直角边长为1,则另一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为(  )
A.25 B.5 C.49 D.7
3.如图,在△ABC中,∠B=90°,AB=2,BC=4.四边形ADEC是正方形,则正方形ADEC的面积是(  )
A.8 B.12 C.18 D.20
4.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则x2的值为(  )
A.2 B.3 C.4 D.5
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都是直角三角形.若A,B,C,D的边分别是5,3,3,2,则最大的正方形F的面积为(  )
A.50 B.36 C.47 D.64
6.如图,∠AOB=60°,C是BO延长线上一点,OC=12cm,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以2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O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用t表示移动的时间,若△POQ是等腰三角形,此时t的值是(  )
A.6或12 B.4或12 C.4或6 D.6或8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的平方为(  )
A.169 B.196 C.119 D.169或119
8.如图,三角形ABC中,∠ACB=∠CDB=90°,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A.线段CA的长 B.线段AD的长 C.线段CB的长 D.线段CD的长
9.在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如图图形,验证著名的勾股定理,这种根据图形直观推论或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的方法,简称为“无字证明”.实际上它也可用于验证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中的许多数学公式和规律,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是(  )
A.统计思想 B.分类思想
C.数形结合思想 D.函数思想
10.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cm,则图中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  )
A.64cm2 B.81cm2 C.128cm2 D.192cm2
12.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后,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
观察:3、4、5;5、12、13;7、24、25;9、40、41;…,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
(1)请你根据上述的规律写出下一组勾股数:   ;
(2)若第一个数用字母n(n为奇数,且n≥3)表示,那么后两个数用含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为   和   .
13.中国的《周髀算经》明确记载了: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还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在西方数学史中,勾股定理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们把像3,4,5这样一组满足a2+b2=c2的正整数解称为勾股数.某同学将自己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如图(八)的表,其中每行数为勾股数.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x+y的值为   .
a 3
8
15
24

x b
4
6
8
10

y c
5
10
17
26

82
14.如图,在△ABC中,BC=5,AC=3,AB=4,分别以AB,AC,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FED的面积是   .
15.△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中能判断出是△ABC直角三角形的有   .
(1)∠A:∠B:∠C=3:4:5;(2)a:b:c=5:4:3;(3)a2+b2=c2;(4)∠A=90°﹣∠B;(5)∠A+∠B=∠C.
16.下列各组数:①1、2、3;②,,2;③0.3、0.4、0.5;④9、40、41,其中是勾股数的是   (填序号).
17.如图,圆柱形玻璃怀高为10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3cm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壁A处到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    cm.(杯壁厚度不计)
18.如图,有人在岸上点C的地方,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长CB=20米,CA⊥AB且CA=12米,拉动绳子将船从点B沿BA方向行驶到点D后,绳长CD=12米.
(1)试判定△A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船体移动距离BD的长度.
19.如图,铁路上A、D两点相距25km,B,C为两村庄,AB⊥AD于A,CD⊥AD于D,已知AB=15km,CD=10km,现在要在铁路AD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P,使得B、C两村到P站的距离相等,则P站应建在距点A多少千米处?
20.《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书中记载:今有开门去阃(读kǔn,门槛的意思)一尺,不合二寸,问门广几何?题目大意是:如图1、2(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今推开双门,门框上点C和点D到门槛AB的距离DE为1尺(1尺=10寸),双门间的缝隙CD为2寸,求门宽AB的长是多少寸?
参考答案
1.解:∵△ABC中,∠ABC=90°,
∴AB2+BC2=AC2,
∴BC2=AC2﹣AB2,
∵BC2=S1、AB2=S2=6,AC2=S3=10,
∴S1=S3﹣S2=10﹣6=4.
则S1边长为2,
故选:B.
2.解:由勾股定理得:另一条直角边的平方为:5,
故选:B.
3.解:在△ABC中,∠B=90°,
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22+42=20,
∵四边形ADEC是正方形,
∴S正方形ADEC=AC2=20,
故选:D.
4.解:由勾股定理得a2=2
∴x2=a2+12=2+1=3.故选:B.
5.解:∵A,B,C,D的边分别是5,3,3,2,
∴SA=25,SB=9,SC=9,SD=4,
∵所有的三角都是直角三角形,
∴SA+SB+SC+SD=SF,
∴S=47,
故选:C.
6.解:分两种情况:(1)当点P在线段OC上时,
设t时后△POQ是等腰三角形,
有OP=OC﹣CP=OQ,
即12﹣2t=t,
解得,t=4;
(2)当点P在CO的延长线上时,此时经过CO时的时间已用6s,
当△POQ是等腰三角形时,∵∠POQ=60°,
∴△POQ是等边三角形,
∴OP=OQ,
即2(t﹣6)=t,
解得,t=12,
故选:B.
7.解:设第三边为x,
(1)若12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
52+122=x2,
∴x2=169;
(2)若12是斜边,则第三边x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
52+x2=122,
∴x2=119;
∴第三边的长为169或119.
故选:D.
8.解:∵∠CDB=90°,
∴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CD的长,
故选:D.
9.解:这种根据图形直观推论或验证数学规律和公式的方法,简称为“无字证明”,它体现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思想,
故选:C.
10.解:A、∵ab+c2+ab=(a+b)(a+b),
∴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4×ab+c2=(a+b)2,
∴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4×ab+(b﹣a)2=c2,
∴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形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形A的面积=a2,正方形B的面积=b2,
正方形C的面积=c2,正方形D的面积=d2,
又∵a2+b2=x2,c2+d2=y2,
∴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a2+b2)+(c2+d2)=x2+y2=82=64(cm2),
则所有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64×3=192(cm2).
故选:D.
12.解:(1)11,60,61;
故答案为:11,60,61.
(2)后两个数表示为和,
∵n2+()2=n2+=,()2=,
∴n2+()2=()2.
又∵n≥3,且n为奇数,
∴由n,,三个数组成的数是勾股数.
故答案为:,.
13.解:由题可得,3=22﹣1,4=2×2,5=22+1,
8=32﹣1,6=2×3,10=32+1,
15=42﹣1,8=2×4,17=42+1,
24=52﹣1,10=2×5,26=52+1,
……
80=92﹣1,18=2×9,82=92+1,
∴x=80,y=18,
∴x+y=98,
故答案为98.
14.解:由题意可得,
BE=BC,BD=BA,∠DBE+∠EBA=∠ABC+∠EBA=60°,
∴∠DBE=∠ABC,
在△DBE和△ABC中,

∴△DBE≌△ABC(SAS),
∴∠BDE=∠BAC,DE=AC,
同理可证:△BAC≌△ECF,
∴EF=BA,AC=FC,
∴AD=EF,DE=AF,
∵BC=5,AC=3,AB=4,
∴AC2+AB2=BC2,
∴△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
∴∠BDE=90°,
∵∠BDA=60°,
∴∠ADE=30°,
作EG⊥DA于点G,
∵DE=AC=3,
∴EG=,
∵AD=AB=4,
∴平行四边形AFED的面积是:AD?EG=4×=6,
故答案为:6.
15.解:(1)∵∠A:∠B:∠C=3:4:5,∠A+∠B+∠C=180°,
∴最大角∠C=×180°=75°,
∴△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2)∵a:b:c=5:4:3,
∴b2+c2=a2,
∴∠A=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3)∵a2+b2=c2,
∴∠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4)∵∠A=90°﹣∠B,
∴∠A+∠B=90°,
∴∠C=180°﹣(∠A+∠B)=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5)∵∠A+∠B=∠C,∠A+∠B+∠C=180°,
∴2∠C=180°,
∴∠C=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能判断出是△ABC直角三角形的有(2)(3)(4)(5),
故答案为:(2)(3)(4)(5).
16.解:①1、2、3,因为1+2=3,无法组成三角形,所以不是勾股数;
②,不是正整数,不属于勾股数;
③0.3、0.4、0.5不是正整数,不属于勾股数;
④因为92+402=412,所以9、40、41属于勾股数;
故答案为:④.
17.解:如图:
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
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A′B=15(cm).
故答案为:15.
18.解:(1)△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得:CA=12米,CD=12米,∠CAD=90°,
可得AD=12(米),
故△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CA=12米,CB=20米,∠CAD=90°,
∴AB=16(m),
则BD=AB﹣AD=16﹣12=4(米).
答:船体移动距离BD的长度为4米.
19.解:设AP=xkm,则DP=(25﹣x)km,
∵B、C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
∴BP=PC.
在Rt△APB中,由勾股定理得BP2=AB2+AP2,
在Rt△DPC中,由勾股定理得PC2=CD2+PD2,
∴AB2+AP2=CD2+PD2,
又∵AB=15km,CD=10km,
∴152+x2=102+(25﹣x)2,
∴x=10,
即P站应建在距点A10千米处.
20.解:取AB的中点O,过D作DE⊥AB于E,
由题意得:OA=OB=AD=BC,
设OA=OB=AD=BC=r寸,
则AB=2r(寸),DE=10寸,OE=CD=1寸,
∴AE=(r﹣1)寸,
在Rt△ADE中,
AE2+DE2=AD2,即(r﹣1)2+102=r2,
解得:r=50.5,
∴2r=101(寸),
∴AB=101寸,
答:门宽AB的长是10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