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同步课时作业训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同步课时作业训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05: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训练
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水槽内有一振源振动时产生的水波通过一个空隙发生衍射现象,为了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空隙宽度 B.减小空隙宽度 C.增加振源的振动频率 D.减小振源的振动波长
2.下列现象中利用波的反射的有(  )
①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
②医生给病人做超声波检查
③雷达的工作原理
④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发波水槽中产生一列水波,用一支圆珠笔插入水中,如图所示,笔对波的传播(  )
A.有影响,水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B.有影响,水波不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C.无影响,水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D.无影响,水波不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4.如图所示,圆形实线是波源O在水槽里产生的水波的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只要进入∠CAE和∠DBF区域就叫波的衍射
B.水波只要进入∠CAA′和∠DBB′区域就叫波的衍射
C.水波必须充满∠CAE和∠DBF区域才叫波的衍射
D.水波必须充满∠CAA′和∠DBB′区域才叫波的衍射
5.如图,挡板M是固定的,挡板 N 可以上下移动.现在把M、 N两块挡板中的空隙当做一个“小孔”做水波的衍射实验,出现了图示的图样, P点的水没有振动起来.为了使挡板左边的振动传到P点,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A.挡板M向上移动
B.挡板 N 向下移动
C.增大波的频率
D.减小波的频率
6.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完全不受波浪影响
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7.在用水波槽做衍射实验时,若打击水面的振子的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孔的直径d应为(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8.在山中伐木时发出的声音既含有频率较高的声波,也含有频率较低的声波,其中只有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才能被远处的人听到,这是因为(  )
A.频率较低的“嘭”“嘭”声能量大,能传到很远
B.频率较低的“嘭”“嘭”声速度快,最先到达
C.频率较低的“嘭”“嘭”声波长较长,容易产生衍射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false,在两悬崖false、B之间距false为false处的false点鸣枪,听到最初两声回音时间间隔false,则两悬崖间距离为(  )
A.false B.false C.false D.false
10.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没有阴影的区域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一列水波通过某孔的实际情况如图所示,现把孔的尺寸变小,或者把水波的波长变大,水波通过孔后的假想情况如图四幅图所示,其假想错误的图示有(  )
A.孔变小 B.孔变小
C.波长变大 D.波长变大
12.下图分别表示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图A、B)或障碍物(图C、D)的情况。水波用弧线表示,相邻弧线间距为一个波长,则其中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有(  )
A.B.C.D.
13.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能观察到明显的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4.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C和BD是两块挡板,两板间有一狭缝AB,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的波纹(图中曲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如何使衍射现象更明显?为什么?
15.如图所示是一个可观察水波衍射的水波发生槽,振源的频率是可以调节的,槽中放置两块可移动的挡板形成宽度可调节的小孔,观察水波的传播,也可以在水槽中放置宽度不同的挡板,观察水波的传播。思考下列问题:
(1)水波遇到小孔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依次减小小孔尺寸,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变化?
(2)当水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当障碍物较小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16.已知声波的速度为false,有一辆汽车以false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false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若该汽车以false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时并同时以false的加速度加速,false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
17.甲、乙二人分乘两只船在湖中钓鱼,两船相距24m,有一列水波在湖面上传播,使每只船每分钟上下浮动10次,当甲船位于波峰时,乙船位于波谷,这时两船之间还有一个波峰,则此水波的波速为多少?若此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根竖立的电线杆,是否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参考答案
1.B
【解析】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因此,为使衍射现象更明显,可采用的方法是减小空隙宽度或用频率较低的波,振动频率低,则对于波长变大。
A. 增加空隙宽度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减小空隙宽度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增加振源的振动频率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减小振源的振动波长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2.D
【解析】①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利用声波的反射使能量集中,听得更清楚,①正确;
②超声波检查身体利用了波的反射,②正确;
③雷达则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③正确;
④潜艇声呐探测都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④正确;
故选D。
3.C
【解析】ABCD.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圆珠笔的尺寸跟水波的波长差不多,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对水波的传播无影响,C正确。
故选C。
4.B
【解析】根据衍射定义,水波进入阴影以外两侧的区域叫做波的衍射,不一定非得绕到障碍物后面的每一点。
故选B。
5.D
【解析】P处质点没有振动,说明P点波没有明显衍射过去,原因是MN间的缝太宽或波长太小,因此若使P处质点振动,可采用N板上移或M下移减小小孔的间距或增大波的波长,即减小频率,D正确.
6.D
【解析】A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而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m,小于防波堤两端距离,不会有明显的衍射现象,受到影响较小,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响,故AB错误;
C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而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m,接近防波堤两端距离,会有明显的衍射现象,故小船受到明显的波浪影响,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解析】水波的频率与振子的频率一样,根据波速公式得
false .
当小孔与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D。
8.C
【解析】AB.机械波的能量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AB错误;
CD.由
v=λf
可知,v一定,f小,λ大,则频率低的声波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能在较远处听到,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设两悬崖false、B间距离为false,false点距false为false,声音由false点经false反射回到false点所用时间
false
声音由false点经B反射回到false所用时间
false
而且有
false

false

false
两悬崖间距离为
false
故选C。
10.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比水波的波长大得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在挡板A后面产生“阴影区”;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相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故选B。
11.BD
【解析】衍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波遇到障碍物时都有绕过障碍物的特性,即衍射现象,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差不多时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AC正确,不符合题意;B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2.BD
【解析】AB.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小孔(A、B图),相比而言B图的孔洞的尺寸比A图小,所以B图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一列水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阻碍物(C、D图),相比而言C图的阻碍物的尺寸比D图大,所以D图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BD。
13.ABC
【解析】A.由题图可知,孔的尺寸与水波的波长差不多,故此时能观察到明显的波的衍射现象,A正确;
B.波通过孔后,波速、频率、波长不变,则挡板前后波纹间的距离相等,B正确;
C.如果将孔AB扩大,若孔的尺寸远大于水波的波长,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C正确;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因为波速不变,根据λ = false知,波长减小,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错误。
故选ABC。
14.减小峡缝AB之间的距离,使波源频率减小,见解析
【解析】当孔、缝的宽度与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还小时,就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当减小峡缝AB之间的距离时,衍射现象更明显,或者是使波源频率减小,因为波速不变,根据
false
波长会增大,衍射现象更明显。
15.(1)水波遇到小孔时,水波能穿过小孔,并能到达挡板后面的“阴影区”,小孔的尺寸减小时,水波到达“阴影区”的现象更加明显;(2)当水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将会返回,当障碍物较小时,波能继续向前传播
【解析】(1)水波遇到小孔时,发生衍射现象,水波能穿过小孔,并能到达挡板后面的“阴影区”,小孔的尺寸减小时,衍射现象越明显,即水波到达“阴影区”的现象更加明显。
(2)当水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将会返回,当障碍物较小时,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
16.false;false
【解析】画出汽车与声音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汽车在false点鸣笛,在false点听到回声,汽车由false 到false的位移为false,false到山崖false的距离为false,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false,有false.
根据汽车运动的时间与声波运动的时间相等.则
false
false
false
解得:false,
即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
false.
同理:
false
解得:false,
即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false
17.falsem/s,会发生
【解析】由题意可知
false
设此波的波长为false,则有
false

false
所以
false
由于
false
大于竖立电线杆的尺寸,所以当波通过竖立的电线杆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