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节
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前的舟曲县
泥石流发生后的舟曲县
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较平缓,我比你稳!
我厉害吧!我比你陡多了!
模拟实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我是沙子!粒粒分明哦!
我是粘土,我很坚强!
模拟实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我有头发!
我是秃头!
模拟实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1、降水量少: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洒水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水量多:在坡面上加大洒水量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处发生的现象和图3-48中C处相似吗?
土壤变湿,水流量小
水流量变大,冲刷下来的泥沙多,
并在谷底堆积
模拟实验: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
相似
4、比较实验1、2,
说明泥石流的形成与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越大,越容易形成泥石流.
降水量
降水量
模拟实验: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
表层有大量松散的土和石块
当地气象局:舟曲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的持续干旱,
8月7日晚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持续降水40多分钟,降水量达90多毫米
山区地形
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猜想
泥石流的发生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泥石流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
天气
山区(陡峻的地形)
山坡或沟谷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
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汶川
舟曲
读图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人类活动是否影响泥石流灾害的爆发?
西藏
云南
四川
甘肃
秘鲁
哥伦比亚
中国
日本
瑞士
世界上泥石流比较严重的国家?
读图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B处堆入一些沙子,再向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观察A处沉积的泥沙和前面活动有什么变化?
2、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起到类似“堆沙子”的效果?
沉积的泥沙变多
开矿、采石形成的矿渣、弃土;
修建道路和其他建筑物时破坏的植被
模拟实验: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
3、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覆盖草皮,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观察在A处沉积的泥沙和没有植被覆盖相比有什么变化?
沉积的泥沙变少
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人为因素)
改变地表形态
人为因素
破坏植被
堆积松散土层
是山区因为暴雨、冰雪融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
定义
逃生指南
AC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
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如何防御泥石流?
①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
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③植树造林;
④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⑤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措施都能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或降低危害程度。
根据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知识回顾
泥石流定义
形成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泥石流的分布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泥石流发生时,不能在泥石流中横渡,要向两边的山坡上方逃生
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地震、火山、泥石流的发生
C青藏高原地震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震和泥石流
2、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地形崎岖、地势险峻、地壳活跃等____________。
(2)哪些人类活动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___毁林开荒、工程建设等____________。
(3)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少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_____植树造林、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等___________________。(4)当泥石流发生时,我们逃生的路线是?往两波往上爬。
4、2006年2月17日上午,菲律宾中部莱特省突发特大泥石流,此次泥石流已造成18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失踪,回答1-2题。
(1)泥石流从成因分类属于(
)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自然原因为主
④人为原因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有关这次泥石流灾害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连日的暴雨直接诱发了这次泥石流灾害
B.泥石流暴发前,当地曾有小地震发生,因此泥石流的暴发与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C.受灾的山村四周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是导致这次特大泥石流的“人祸”
D.秘鲁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偏低所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导致这次灾难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