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二)
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建筑物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水坝开裂、
铁轨变形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最为宝贵的生命也在地震中丧失了。
归纳:地震带来的危害:
地
震
名
称
日
期
1.四川炉霍地震
1973.2.6
2.云南昭通地震
1974.5.11
3.辽宁海城地震
1975.2.04
4.云南龙陵地震
1976.5.29
5.河北唐山地震
1976.7.28
6.四川松潘地震
1976.2.25
7.四川汶川地震
2008.5.12
8.青海玉树地震
2010.4.14
我国最严重的八次地震
近年来世界发生的一些重大地震灾害
日
期
地
点
震
级
伤
亡
2004.11.26
苏门答腊岛地震引起海啸
9.0
30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5.10.8
南亚
7.6
7.5万人死亡。350万人无家可归
2005.3.28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
8.5
死:5136人
伤:2000人
2008.5.12
中国四川汶川
8.0
死:8万多人
伤:10多万
2010.4.14
中国青海玉树
7.1
死:2064人
伤:12335人
2011.3.11
日本地震引起海啸,核泄漏
9.0
死:11620人
失踪:16464人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
周围海区,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为:
世界地震的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读图
1、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
地震
火山
2、比较图3-38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图3-36世界火山分布图,它们的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
环太平洋的陆地和
周围海区,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探究活动:
取一根筷子,双手分别握住两端,均匀用力使筷子弯曲,直至断裂。体会在筷子断裂时双手的感觉。
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你推测岩层在巨大的
压力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与地震是否有关系??
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产生的原因:
读图:分析归纳地震的有关概念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使地面发生前后、左
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破坏性较弱。
分析归纳地震的有关概念
地震危害
思考与讨论
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地震所造成的伤害呢?
加强地震预警研究,建造防震建筑,增强国民自救能力,提高灾后救灾能力
地震发生前的征兆
民谚: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
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早报告。
动物的某些感觉器官特别灵敏
地震来了怎么办?
抗震自救
1、教室等人多的地方
(1)、如果时间允许,要有序地快速地撤离
(2)、如果在底楼,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地带避险。
(3)如果在高楼,可以伏而待定。寻找室内的三角空间(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2、室外
(1)要远离玻璃幕墙、过街桥和立交桥上下、楼房、电线杆、广告牌、高压线、变压器路灯、狭窄的街道等
(2)野外: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山脚、陡崖)。如有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趴下
3、公共场所
(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高大不稳的物体。
张衡和他的候风地动仪
张衡
借助仪器观察,判断地震是否会发生。但是现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对地震准确、及时的预报
地震的预报和防范
地震学家通过观测地震仪,能准确地测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并正在进一步探索地震发生和分布的规律,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
将弹簧安装在大楼的地基上。这种防震大楼的特点是:在大楼地基的基础部分和大楼主体部分之间安装上弹簧,让大楼处在一种漂浮状态。由于弹簧是在一种能够吸收地震和其他振动的中介物,无论地基如何晃动,大楼本身都不会受到过于强烈的冲击。实验证明,6——7级的地震经过弹簧抵消后,其震动都会降低到原来的1/10。
材料
27日晚,我被剧烈的振动惊醒,只见外面一片雪亮,墙己裂开,房屋摇摇欲坠,十分可怕。我意识到这是地震,顺势向床下滚。这时房屋倒塌了,我被压在床边,不能活动,黑暗中用手乱摸,发现屋顶紧挨着头,四周全是砖。我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便用手抽砖块,让空气和光线从砖缝处进入。过了一段时间,我听见姐姐的声音,就拼命叫喊直到精疲力尽。姐姐在外面喊话,教我拿东西敲打,人们听到敲击声,顺声挖了约两米深,终于把我救了出来
。
从这个幸存者身上你能得出哪些自救的方法?(共24张PPT)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一)
So
tired!
What?
哇噢!海洋生物化石耶~~
有“世界屋脊的大梁”之称的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海洋古生物的化石。
这说明了什么呢?
●在几千万年前,“世界屋脊”曾经是一片海洋。
●同时是否也告诉我们,地壳是在变动的?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
提出问题:
探究
2.
建立假设:
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地壳始终在不断地变动着?
假设地壳发生变动,就会留下痕迹。如果找到这些证据,就能证明地壳发生了变动。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
探究
3.
设计方案:
4.
收集事实证据:
(1)到野外收集地壳变动的证据。
(2)到图书馆寻找有关地壳变动资料
(3)利用网络查寻有关地壳变动资料
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看书P99——100)
探究
证据①
:
岩层的弯曲--褶皱
(褶皱是岩层受力挤压发生的弯曲)
褶皱山
褶皱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活动
书页受挤压变形
是否所有岩层受力都只是发生弯曲?
证据②
:
岩层的断裂--断层
(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位置发生错位)
日本:山口断层崖
十五世纪
3.6米
6.3米
2.5米
建成时
十八世纪
1955年
十五世纪
3.6米
6.3米
2.5米
建成时
十八世纪
1955年
十五世纪
证据③:
大理石的升降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情况
海平面
证据④:
高山上海洋古生物化石
鱼龙化石
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海洋
地壳变动的证明
地壳变动形式(上升/下降/弯曲/断裂、缓慢/激烈)
a、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b
、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的升降
c
、
弯曲的岩层(褶皱)
d
、
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断层)的痕迹
e
、地震
f
、火山
…
…
上升
上升或下降
弯曲
断裂
激烈
缓慢
小结:
地壳变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讨论:
1、你知道还有哪些现象可以
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
2、根据上述地壳变动的现象,
说说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
能量主要来自何处?
如:
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地震,火山以及台湾海峡几度升降等
来自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
我们已知地壳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动,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下一种壮观的地壳变动形式.
1、火山由哪几部分组成?
2、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3、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冷却后变成什么?
4、火山有哪些种类?
5、火山给人民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有那些?
火山锥
火山口
岩浆通道
1.火山的组成部分:
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2.火山喷发物:
固态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液态喷发物:熔岩流
气态喷发物: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
议一议
火山活动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毁坏交通,破坏房子,引起火灾,埋没农田,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
庞贝古城与毁灭它的维苏威火山
庞贝城--被掩埋的人
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
丰富的地热资源
丰富旅游资源
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
产生丰富的矿产
益处
死火山
休眠火山
火山的类型
不同火山的外部形态和火山活动特点是千差万别的!
日本富士山
活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
乞力马扎罗山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带.
?
地球上的火山是怎样分布的
读图:
1、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
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3、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广大
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4、关于火山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山的喷发物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
B.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很大,是“百害而无一利”。
C.火山的喷发物一般认为,来自于地球的软流层。
D.火山喷发物往往从较薄的地层或过去就是火山通过的
地方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