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和2021年湖北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专题1生命体的结构层次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1?荆门)以下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及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的血液和肝脏均属于器官
B.西瓜汁甘甜可口,是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较多的糖分
C.南瓜植株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黄瓜表面呈绿色,用显微镜观察其表层果肉细胞找不到叶绿体
2.(2021?荆门)虽然大家外貌有别,性格有差异,但我们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的,这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奇妙。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上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B.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而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
D.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3.(2021?荆门)19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从而揭示了植物界与动物界的统一性。下列对细胞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般是一样的
B.与动物细胞相比,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C.细胞膜能控制所有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D.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4.(2021?鄂州)将红苋菜放入锅中加热翻炒,菜汁会呈红色,其原因是高温破坏了细胞的哪一结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壁
5.(2021?咸宁)某同学在学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准备用清水、食用琼脂、话梅、塑料保鲜袋、线等物品制作动物细胞模型,请推测塑料保鲜袋模拟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2021?鄂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下列关于白鹭和鳜鱼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B.两者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两者都是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
D.两者都属于恒温动物
7.(2021?襄阳)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式是( )
A.以目镜放大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放大的倍数
C.目镜和物镜倍数之和 D.目镜和物镜倍数之积
8.(2021?黄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观察到的物像和视野( )
A.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大
B.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
C.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大
D.物像越小,视野范围越小
9.(2021?咸宁)下列不会和肌肉组织一起出现在同一生物体内的是( )
A.输导组织 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0.(2021?黄石)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临时装片
11.(2021?黄石)下列关于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涂阴影
B.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C.先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画好
D.图形的名称应写在图的下方
12.(2021?湖北)《生物学》让我们思想更丰富、心灵更澄净、人生更儒雅、让他人更幸福,也让自己更快乐!下列生物学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人和高等植物是有结构层次的整体,各器官或系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也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C.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世界普遍存在;变异都是定向的、对生物有利的
D.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13.(2021?湖北)下列实验探究过程中,操作过程或现象正确的是( )
A.“练习使用显微镜”,物镜低倍换高倍后,为使图像更清晰,微调粗准焦螺旋
B.“制作和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碘液能更清楚的观察叶绿体
C.“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面包片在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使霉菌的孢子落到面包片上
D.“双缩脲检测蛋白质”,现象是与稀释蛋清液呈褪色反应
14.(2021?湖北)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以下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数据与预期差距较大,也不能根据预测进行修改
B.显微镜下物像与标本移动方向一致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D.培养细菌菌落时,培养基配制好后立即接种,以减少污染
15.(2021?随州)从多细胞生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看,属于生物个体这一结构层次的是( )
A. B.
C. D.
16.(2021?宜昌)生物体由小长大与如图中abc三种细胞变化过程有关,下列叙述:①a表示细胞的生长②b表示细胞的分裂③b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④c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器官,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2021?襄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18.(2020?荆门)考场上的你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经父母十多年的精心抚育,已经成长为一名有朝气,有理想的新时代“追梦”少年,这与你身体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身体的长大,主要与细胞的生长有关
B.所有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都会进行分裂
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D.同一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染色体数量发生了变化
19.(2020?恩施州)关于如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乙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20.(2020?宜昌)如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血细胞玻片标本后绘制的图示,他对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的生物是一种真菌
B.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具有止血功能
C.②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只能控制有害物质进出
D.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图丙中的细胞没有细胞膜和叶绿体
21.(2020?宜昌)生物体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对如图所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相同的
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
C.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上皮组织
D.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22.(2020?孝感)变形虫是原生动物。某同学在学习变形虫知识和完成了“观察变形虫”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变形虫在水中伸出伪足进行摄食
B.变形虫在分裂后新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一样
C.变形虫的生长必须经过细胞分化过程
D.把变形虫切割成两块,有核部分能正常生长
23.(2020?随州)概念框架图可以形象的反映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系统、细胞、组织 B.细胞、组织、系统
C.组织、细胞、系统 D.细胞、器官、系统
24.(2020?荆门)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营养器官
B.人体的皮肤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上皮组织
C.我们所食用的马铃薯,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D.所有的动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25.(2020?襄阳)克隆羊的实例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中。(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6.(2020?十堰)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藕断丝连”中的“藕”和“丝”分别属于 和 。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2020?宜昌)实验操作:
(1)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某同学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几个视野,为把B中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 边移动;该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C,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和D相比,C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 了。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作用是 。
(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必须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主要是为了使蚯蚓能够正常 ,从外形上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方法是蚯蚓的前端有 ;在观察鸡卵的结构中,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许多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8.(2021?黄石)如图1是植物细胞模式图,图2表示的是叶绿体在进行某种生命活动时,吸收气体①,放出气体②,线粒体在进行另一种生命活动时,吸收气体③,放出气体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1中,细胞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 ] 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对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内填写编号,横线上填写名称)。
(2)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里没有图1中所示的叶绿体和[ ] ([]内填写编号,横线上填写名称)。
(3)在图2中表示二氧化碳的编号是 ,叶绿体在进行该生命活动时还需要的原料是 ,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该生命活动的实质是 。
29.(2020?宜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小小的采摘园都是由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将图1中的概念补充完整:
A. ,B. ,C. ,D. 。
(2)如图2表示弱光照下,采摘园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Ⅰ代表线粒体、Ⅱ代表叶绿体)之间、细胞与外界之间气体交换情况(①②③④表示气体,箭头表示方向),则①是 ,②是 ,③是 。
(3)若你是扶贫技术员,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摘园的品质和产量,请你提出三条好的指导意见。
(4)从生态环保的角度,你觉得在进行现场采摘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举出三点)
2020和2021年湖北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专题1生命体的结构层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解答】解:A、青蛙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肝脏是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A错误;
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汁甘甜可口,是因为果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较多的糖分,B正确;
C、南瓜植株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C错误;
D、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黄瓜表面呈绿色,用显微镜观察其表层果肉细胞能找到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A正确;
B、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B正确;
C、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而血液则属于结缔组织,C正确;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不相同,玉米无系统,D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般是一样的,正确;
B、与动物细胞相比,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正确;
C、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一些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也要通过细胞膜排出.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但不是控制所有物质的进出,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符合题意。
B、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塑料袋在最外面,包裹着内容物,起保护作用,故相当于细胞膜。话梅在中间,圆形,相当于细胞核,话梅周围的胶状物质琼脂则是相当于细胞质。
故选:B。
6.【解答】解:A、白鹭和鳜鱼都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A正确;
B、白鹭属于鸟类、鳜鱼属于鱼类,两者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B正确;
C、白鹭和鳜鱼都是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C正确;
D、白鹭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鳜鱼是鱼类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
故选:D。
7.【解答】解: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之积。
故选:D。
8.【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大,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
故选:B。
9.【解答】解:据分析可见:BCD都属于人体的基本组织,而A输导组织属于植物组织。
故选:A。
10.【解答】解:临时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的临时装片包括载玻片组织材料盖玻片。
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直接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可用切片机切取或用徒手切片法切取。
涂片:用涂抹的方法,将动植物较为疏松的组织或游离的细胞均匀地散布在载玻片上。
故选:B。
11.【解答】解:A、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A错误;
B、图的大小要适中,各部分比例要适当,B正确;
C、绘生物图时,先轻画出物像的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C正确;
D、绘生物图时,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应尽量注在图的右侧,D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A、生物自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各器官或系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正确;
B、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存环境也相适应,正确;
C、遗传和变异在生物世界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错误;
D、人与生物圈内的其他生物及环境属于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A、“练习使用显微镜”,物镜低倍换高倍后,为使图像更清晰,微调细准焦螺旋,A错误;
B、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碘液进行染色,便于观察细胞内的细胞核,B错误;
C、将面包片暴露在空气中,是为了让空气中的霉菌孢子落到面包上,相当于“接种”,C正确;
D、变性后的蛋白质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会呈现紫色,D错误。
故选:C。
14.【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要客观的分析实验数据,即使实验数据与预期差距较大,也不能根据预测进行修改,A正确;
B、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显微镜下物像与标本移动方向相反,B错误;
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C错误;
D、培养细菌菌落时,培养基配制好冷却后接种,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故苹果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
B.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该图表示组织,B错误。
C.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该图是鹰,表示个体层次,C正确。
D.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该图表示消化系统,属于系统层次,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①a细胞的体积,表示细胞的生长。正确;
②b细胞的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正确;
③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要进行复制,因此变化最为明显。正确;
④c过程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是细胞的分化。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错误。
可见①②③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A。
18.【解答】解:A、生物体是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因而生物体也由小长大,A错误。
B、只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能分裂,而不是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分裂,B错误。
C、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C正确。
D、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同一个受精卵经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是一样,D错误。
故选:C。
19.【解答】解:A、乙图中的胃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A正确;
B、丙图中的植物体,在其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表皮细胞具有保护叶片内部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B正确;
C、丁图表示人体,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具有系统,植物体没有,所以丙图和丁图代表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不相同的,C错误;
D、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甲图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D正确。
故选:C。
20.【解答】解:A、图乙示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A正确;
B、图丙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B错误;
C、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⑤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C错误;
D、与甲、乙中的细胞相比,图丙中的血细胞没有叶绿体,但都具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A。
21.【解答】解:A、甲是植物细胞,乙是胃属于器官,是由动物细胞构成的,因此组成乙的细胞结构和甲是不同的,A错误;
B、乙所示的胃和丙中的叶属于同一结构层次﹣﹣器官,B正确;
C、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有保护作用的保护组织,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C错误;
D、丙是植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丁是人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D错误。
故选:B。
22.【解答】解:A、原生动物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变形虫就是这样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A正确;
B、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正确;
C、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所以变形虫的生长不会经过分化过程,C错误;
D、将一个变形虫切为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修复功能有关,对于细胞的生存有直接影响;无核的可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繁殖有关,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C。
23.【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①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形成②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器官。植物体直接由器官构成,而动物体由器官构成③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4.【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主要与营养有关,称为营养器官,正确;
B、人体的皮肤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错误;
C、我们所食用的马铃薯,其实是马铃薯的茎,因此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错误;
D、单细胞动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如草履虫,因此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错误。
故选:A。
25.【解答】解:克隆羊多莉的产生:供卵细胞的是母羊A,供细胞核的是母羊B,代孕羊是母羊C,因为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6.【解答】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分化形成了许多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群,把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生物体的器官都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的,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藕断丝连”中的“藕”是有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丝”属于输导组织。
故答案为:器官;组织。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7.【解答】解:(1)在显微镜下首先看到的是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干中B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即物像D.此时图中细胞结构不清楚,要放大物像,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即出现A所示物像,细胞体积放大了,但是物像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图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和D相比,C放大了物像的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要少。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血液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该血管此特点有利于物质交换;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淀粉遇碘有变蓝的特性,根据这个特点,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滴加碘液的作用是判定淀粉是否被消化。
(3)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因此在观察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壁,使体壁保持湿润。
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蚯蚓的前、后端可以直接确定,因为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在鸡蛋卵壳上面有气孔,可以使气体进出。所以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1)左;BDA;细准焦螺旋;少;
(2)毛细血管;动脉;判定淀粉是否被消化;
(3)呼吸;环带;气孔。
四.解答题(共2小题)
28.【解答】解:(1)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存在于③细胞核中,但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②细胞膜;植物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细胞壁。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④液泡。但在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里没有图1中所示的叶绿体和④液泡。
(3)由分析可知,图2中表示二氧化碳的是①和④;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除二氧化碳外,还需要水。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生命活动是呼吸作用,利用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1)③细胞核;②细胞膜;①细胞壁;(2)④液泡; (3)①④;水;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9.【解答】解:(1)A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B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C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E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
(2)因为是“弱光照”,因此呼吸作用的强度要比光合作用强度强,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所以它吸入的气体与释放的气体最明显,故Ⅰ为线粒体,Ⅱ为叶绿体。由于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推出①③为二氧化碳,②④为氧气;
(3)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摘园的品质和产量可采取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③改良新品种,增加叶绿体的含量等;
(4)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在进行现场采摘中,值得注意的事项有①采摘时只摘果实,不破坏枝叶,花朵。大家要文明采摘,采摘时,不要破坏枝条枝叶,没有成熟的果实不要摘,未结出果实的花朵不要摘; ②采摘时不踩地下的瓜果秧子;③采摘时,远离电线杆等。
故答案为:(1)生物圈;生物部分;分解者;食物链;
(2)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3)①增加二氧化碳浓度,②适当延长光照时间,③改良新品种,增加叶绿体的含量等;
(4)①采摘时只摘果实,不破坏枝叶,花朵。大家要文明采摘,采摘时,不要破坏枝条枝叶,没有成熟的果实不要摘,未结出果实的花朵不要摘; ②采摘时不踩地下的瓜果秧子;③采摘时,远离电线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