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07: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同步测试
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精耕细作技术传播到边疆 B. 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 D. 游牧经济趋于衰亡
雍正以后清朝管理西藏亊务的是
①驻藏大臣②都护③宣政院④达赖、班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统一台湾后,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澳门、漳门、宁波、云台山设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榷关,而以粤海关为对外贸易主要港口。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下令封锁其他海港,专限广州一处与外国贸易。上述变化表明
A. 清廷始终实行“海禁”政策 B. 乾隆年间始行“海禁”政策
C. 清朝闭关锁国趋势日益明显 D. 广州一口通商助推中外贸易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清朝版图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下列属于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A. 设立奴儿干都司 B. 册封班禅和达赖
C. 设立宣政院 D. 设立伊犁将军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A.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C. 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 联络西域、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在东北,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渤海国,与唐朝往来非常频繁,在中原文明强有力的影响下,其社会经济如农业、蚕桑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有“海东盛国”之誉。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时( )
A.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C. 东北地区充分开发 D. 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于是汉患之,高帝乃使刘敬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武帝时)汉使四将军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茏城,得胡首虏七百人。”这段记载说明了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政策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A. 由和亲变为打击其侵扰 B.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C. 汉武帝的执政风格 D. 匈奴和汉族的联系加强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
A.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唐代诗人王建在诗歌《凉州行》中描绘到:“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中所反映的盛唐气象为
A.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B. 民族交融更进一步
C.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D. 社会风气昂扬进取
某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一组学生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元朝历代皇帝经常征召社会上大批有名的汉儒进入政治上层,其中还包括最被歧视的南人儒士,但他们大多进入中央的翰林院、集贤院等无实权的机构。这表明元朝()
A. 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 B. 统治者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
C. 统治者用高官厚禄笼络汉人 D. 统治者以汉儒学者牵制蒙古官员
“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这首诗反映了()
A. 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 B. 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
C. 古代玉石业发达 D. 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大清一统志·外国》中有记载:“康熙十五年,察汉汗又遣使进贡,表言俄罗斯僻处远方,不谙中华文义及奏疏礼仪,两次抒诚,致多缺失,今特敬谨奉贡,仰祈矜宥。上准其纳贡。”嘉庆年间有记载:“二十一年,英吉利国遣使入贡,赐国王白玉如意一柄,翡翠朝珠一盘,敕谕一道,以示怀柔。”分析以上记述,可知()
A. 闭关锁国的政策失效 B. 开辟新航路的潮流不可阻挡
C. 中外的交往时断时续 D. 清朝不给外国对等待遇
在便桥与颉利可汗面对面时,唐太宗首先指出:“我与可汗尝面约和,尔则背之。且义师之初,尔父子身从我,遗赐玉帛多至不可计,何妄以兵入我都畿,自夸盛强耶?今我当先戮尔矣!”以理服人的结果就是唐朝与东突厥缔结了著名的便桥之盟。这表明唐太宗处理与东突厥的民族关系时()
A. 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B. 剥夺突厥贵族官职
C. 改变原有部落组织 D. 发展交通推动交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汉至南朝,仅在个别民族地区设置过都护,且为“加官”(兼任官职),而都护的职责也仅是“督察”民族地方政权的“动静”,或“专征讨之事”,不直接干预当地民政。至唐代,随着领土的拓展,内附民族的增多,在周边民族地区设立了都护府,据近人查证,有八个都护府。都护不再是“加官”,而是朝廷高品正员命官。都护府有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从人事、民政、赋役、军事、司法等方面均有官员掌管。——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1)举例说明汉代设置都护的史事,据材料归纳汉唐都护府的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唐代都护府制度发展的历史原因。
(3)请举例说明明朝与清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相同举措,并总结这些举措对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澶渊之盟规定:(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为弟,并称肖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二? 西夏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角帛茶二十万五千。
材料三? 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两十万两,绢十万匹,才算了事。澶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岁币”,这次改为“纳”字
——上述材料均摘自《简编宋史》
(1)据材料一,盟约内容有何特点?指出其维系的基础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
(3)比较材料一、三,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并归纳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时期民族融合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题干指出,长城沿边地区汉民的数量从无到有不断增加,到形成蒙汉杂处,经济上形成了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反映了蒙汉民族之间的人口融合、经济融合,故B正确。
A.精耕细作农业在清朝之前就已经传播到边疆,故排除A。
C.没有反映经济重心是否北移的问题,故排除C。
D.北方边疆出现农业经济,并不能反映传统游牧经济衰败,故排除D。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①④.结合所学可知,驻藏大臣、达赖班禅是清朝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故①④正确。
②③.都护是汉唐时期管理新疆地区的机构,宣政院设置于元朝,故排除②③。
故选C。??
3.【答案】C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措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故不选A。
B.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贺,清政府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故B正确。
C.设立宣政院是元朝时期,故不选C。
D.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故不选D。
故选B。??
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修筑长城和开辟丝绸之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中两种途径:“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即修建长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即对外交往,关键是“隔”和“通”,即指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故A正确。
B.“导途凿空”指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与开凿灵渠无关,故B错误。
CD.“用制险塞”指的是修建长城,与联络西域、修建驿道无关,故C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发展,故C正确。
A.题干信息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故A错误。
BD.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交流,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故B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不选A。
B.据题意可知,东北边疆地区的粟末靺鞨在唐朝的影响下社会出现了明显的进步,这说明唐王朝的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张,故B正确。
CD.粟末靺鞨社会出现进步不能说明东北地区得到充分开发和社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故不选CD。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汉对匈奴的和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题干记载了汉高祖时,西汉与匈奴和亲,并赠送丝絮粮食等物品给匈奴单于;到汉武帝时,卫青率军打击匈奴。故这段记载说明了西汉对匈奴的政策从和亲变为打击其侵扰。汉武帝政策改变的主要原因是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势,有了武力征服匈奴的物质基础,故B正确。
???????A.该项是题干反映的变化,而非原因,故排除A。
C.该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
D.匈奴和汉族的联系加强无法解释汉武帝时期武力打击匈奴的史实,故排除D。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羁縻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解答】
???????C.据题干“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宋朝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可知羁縻政策便于团结少数民族地区,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故C正确。
A.据题干“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通过羁縻政策稳定社会秩序,换取和平稳定的环境,并未扩大统治区域。故A错误。
B.依据所学可知,羁縻政策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而宋朝的政策主要是获得稳定的社会环境,而非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错误。
D.羁縻政策缓和了中国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盛唐气象的表现,但是与题干中“洛阳家家学胡乐”的信息不符,故不选A。
B.结合题干“洛阳家家学胡乐”可以得出,唐朝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故B正确。
C.通过分析题干“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材料只是强调了民族融合的信息,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故不选C。
D.题干“洛阳家家学胡乐”反映了胡汉民族融合的信息,没有体现社会风气昂扬进取的信息,故不选D。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应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故C正确。
ABD.三项所述均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BD。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朝的民族政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汉儒进入政治上层是对汉人的笼络,不足以表明政治管理实现封建化,故不选A。
B.汉儒进入的多是无实权的机构,体现了蒙古贵族对汉人的防范,表明元朝统治者只是表面上积极缓和民族矛盾,故B正确。
C.元朝统治者用高官厚禄笼络汉儒学者只是表面现象,故不选C。
D.汉儒进入的多是无实权的机构,不能牵制蒙古官员,故不选D。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的丝绸之路,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波斯”“度流沙”“听驼铃”“东国”“易桑麻”说的是波斯商人远道而来“易桑麻”。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使得汉代与西域的联系加强,一些西域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因其主要交易的是丝绸,故将其来往的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故A正确。
BCD.这三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不选BCD。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外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体现俄罗斯与英吉利国分别遣使来华,中国均以朝贡政策对待之,因而不能说明当时闭关锁国的政策失效,故A错误。
B.题干没有体现开辟新航路的潮流不可阻挡,故B错误。
C.题干未体现中外交往时断时续,故C错误。
D.由题干“察汉汗又遣使进贡”“英吉利国遣使入贡”可知,清朝对遣使来华的外国给予纳贡地位,说明清朝不给外国对等待遇,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以理服人……缔结了著名的便桥之盟”可知,唐太宗处理与东突厥的民族关系时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故A正确;
BC.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在俘获颉利可汗后,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委派突厥贵族管辖,对一些入朝的突厥首领,给予官职,故BC错误。
D.题干并未体现“发展交通推动交流”,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1)史事:西汉设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不同:数量和分布不同。汉代仅在西域等个别地区设立;唐代设立多个,遍及周边民族地区。机构及职能不同。汉代都护只负责军事行动和督察;唐代都护府机构完整,下设各种官员分管军事、民政、经济、司法等事务。官员的性质不同。汉代都护是兼任的官职,唐代是正式任命的官员。
(2)唐代更加强盛,疆域辽阔,管理众多的少数民族,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自魏晋以来民族大交融,有利于民族管理。
(3)举措:都在中央设立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明代有礼部和鸿胪寺等;清代有理藩院。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管理机构和派遣官员。明代在东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卫、所;清代在青海、西藏设立办事大臣,在西南改土归流地区派遣流管进行管理。都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首领进行管理,并进行册封。明代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设立都司,任用藏族上层人物进行管理;清代册封达赖和班禅,与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明清都曾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都曾采取了军事手段。如明代对抗威胁北部边疆的蒙古诸部,并修长城进行防御;清代平定了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解析】略
17.【答案】(1)特点:政治上双方保持平等关系,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
(2)不同:政治上西夏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北宋送出钱财称作“岁赐”,这样维持了名义上的宗藩关系。说明:当时西夏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不同:第二次较之第一次盟约,宋进一步退让,加大了给辽钱物的数量,“岁币”改为“岁纳”使双方政治上出现了不平等关系。原因:辽乘宋夏交战之机,对宋施压;北宋迫切维持议和局面。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