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5.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
七年级上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10年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并使其领悟生命真谛的故事。
一句话概括文章(简要概括)
人+事+结果(确定一个主语)
准确简洁概括看花三件事(谁+....花+结果怎样)
第一次:母亲提议看花,“我”
因双腿瘫痪暴怒无常,断然拒绝。
第二次
:母亲央求“我”
看花,“我”
勉强同意,又因母亲突然发病未能成行。
第三次:母亲去世后,“我”
和妹妹去北海看菊,明白母亲要“好好活下去”的意思。
文章哪些词句能体现母亲对我的“毫不张扬的爱”?请用~~~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根据以上词句总结:这是一位____的母亲
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要从原文词句中总结出来。
边读边勾画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的语句,圈画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再据此总结特征。(不要用大的词,比如伟大之类的,要结合内容概括。)
这是一位慈爱、睿智、无微不至的母亲。
动作描写:悄悄地躲、悄悄地进来、偷偷地听、扑、抓、忍住哭声、挡
神态描写:眼边红、憔悴、央求的神色
语言描写:有病的儿子和还未成年的女儿
这是一位慈爱、睿智、无微不至的母亲
作者对母亲是怀着怎样的情感?你从哪里读出的?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母亲生病时间之久,我却....体现了我的悔恨之情。
意外和悔恨。
意外和悔恨。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史铁生
想一想母亲为什么想要带“我”去看菊花。
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
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
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文中何处可见?)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描写菊花?与主题有何关联?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含义?
表层含义,文章回忆秋天母亲想带“我”看花的事件。
深层含义,表达对艰难而坚强的母亲的深切怀念,同时传达出面对厄运,珍惜生命,活出坚强,活出尊严的生命达观。
淡雅
高洁
热烈
深沉
菊花
母亲
史铁生
坚韧的意志
艰难的命运
毫不张扬的爱
怀念
懊悔
悲伤
板书设计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病隙碎笔》史铁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定,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普希金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