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人教新课标A版(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人教新课标A版(Word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10: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前10题为单选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第11题,12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的值为(

A.
B.
C.
D.
?
2.
已知函数,则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

A.
B.
C.
D.
?
3.
函数=是(

A.周期为的偶函数
B.周期为的奇函数
C.周期为的奇函数
D.周期为的偶函数
?
4.
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

A.
B.
C.
D.
?
5.
已知角的终边上一点坐标为,则=(

A.
B.
C.
D.
?
6.
与函数的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A.
B.
C.
D.
?
7.
函数在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
8.
若=,则=(

A.
B.
C.
D.
?
9.
已知点在函数图象上,且,,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
10.
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直线是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若在区间内单调,则=(

A.
B.
C.
D.
?
1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已知,是实数,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有两解
C.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若=,则为直角三角形
D.已知,都是锐角,且,=,则=
?
12.
已知函数=(其中,,)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C.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即得到=的图象
D.若在区间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其中第16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
=________.
?
已知函数满足=,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
?
已知函数=定义域为,其中,值域,,则满足条件的数组为________.
?
已知,=,,为的角平分线,则
ⅰ面积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ⅱ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
已知.
(1)化简;
(2)已知,且,求的值.
?
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1)求的值;
(2)若=,=,求.
?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对称中心坐标;
(2)若,且,,求的值.
?
某校新校区有一块形状为平面四边形的土地准备种一些花圃,其中,为定点,(百米),(百米).
若,(百米),求平面四边形的面积;
若(百米).
证明:;
若,面积依次为,,求的最大值.
?
已知函数的图象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若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奇函数.
(1)求的解析式,并画出在区间上的图象;
(2)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两个不等实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已知函数=,.
(1)若为偶函数,求的值;
(2)在(1)基础上,若,,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前10题为单选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第11题,12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答案】
D
【考点】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解析】
原式中的角度变形后,利用诱导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
2.
【答案】
C
【考点】
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
【解析】
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
==,
在递减,
故===,
3.
【答案】
A
【考点】
余弦函数的对称性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解析】
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化简表达式,求出周期判断奇偶性即可.
【解答】
函数==,函数的偶函数.
4.
【答案】
B
【考点】
正弦定理
【解析】
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即可计算得解.
【解答】

,=,

由正弦定理可得===.
5.
【答案】
C
【考点】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解析】
先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因为角的终边上一点坐标为,
所以,
所以=.
6.
【答案】
D
【考点】
正切函数的图象
【解析】
令=,求得的值,可得结论.
【解答】
对于函数,令,求得=+,
令=,可得=-,
7.
【答案】
D
【考点】
函数的图象与图象的变换
【解析】
由函数的奇偶性及特殊点,观察选项即可得解.
【解答】



函数为奇函数,
又∵


选项符合题意.
8.
【答案】
A
【考点】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解析】
由题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要求式子的值.
【解答】

=,∴
=,
则====-,
9.
【答案】
C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解析】
由点在函数=上,可得=,再由重要不等式可得=,(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因为点在函数=上,
所以=,即=,
所以=,
所以=,即=时,
所以的最大值为,
10.
【答案】
B
【考点】
余弦函数的图象
【解析】
由题意根据函数的单调区间,得到周期的范围,结合函数零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求出即可.
【解答】
由题意得,-==,得,得,
?-,∴

综上可得,.
当=时,?,得=,
又,所以=,
此时,直线=)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所以=.
当=时,,可得=,
又,所以=,
此时,+,故直线=.
当=时,,得=,
又,所以=,
此时,+,不是最值,
所以直线=不是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综上,可得=,
11.
【答案】
A,B,D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正弦定理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解析】
对于,“”,当或时,不成立;反之,,从而“”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对于,由正弦定理得=,=,=,则有两解;对于,为等腰三角形;对于,推导出==,由,都是锐角,得=.
【解答】
对于,,是实数”,
当时,,
当或时,不成立;
反之,,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正确;
对于,在中,,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若=,=,则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
或=,

有两解,故正确;
对于,在中,,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若=,则,
整理得:=,

=,∴
为等腰三角形;
对于,∵
,且,

=,

=,

==,

,都是锐角,故正确.
12.
【答案】
A,D
【考点】
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解析】
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由周期求出,由五点法作图求出的值,可得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出结论.
【解答】
根据函数=(其中,)的部分图象,
可得=,?=+,∴
=.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
=-,
故=),故?正确;
由于=为函数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故对称轴方程为?=+,;
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可得到=)的图象;
若在区间上的值域为,
由,],
再根据)值域为,],

,],],故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其中第16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答案】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解析】
根据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
【答案】
【考点】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
根据题意,利用换元法分析可得=,则即,则有,解可得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解答】
根据题意,==,
即,则有,
解可得:,即不等式的解集为,
【答案】
【考点】
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解析】
由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函数值域可得的范围,由此可得函数在上为增函数,再由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列式求得满足条件的数组.
【解答】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

函数值域为,即.
则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解得.

满足条件的数组为.
【答案】
,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
【解析】
ⅰ由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得所求范围;
ⅱ由=,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再由基本不等式计算可得所求最小值.
【解答】
ⅰ可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可得==)=,
即有==,
则===,
所以面积的取值范围为,];
ⅱ由=,
可得=,
化为=,
即为=,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得等号,
则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答案】
===.
因为)=,
所以)=-;
又,所以,
所以)==,
所以=)+]
=))
=+(-
=.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解析】
(1)利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即可.
(2)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和三角恒等变换,求值即可.
【解答】
===.
因为)=,
所以)=-;
又,所以,
所以)==,
所以=)+]
=))
=+(-
=.
【答案】
因为=,
可得:=,
可得:=,
可得:=,即=,
可得:=.






【考点】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解析】
(1)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可得=,进而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即可求解.
(2)由已知可求的值,进而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解的值.
【解答】
因为=,
可得:=,
可得:=,
可得:=,即=,
可得:=.






【答案】
函数
=(

=-

=);
令,;
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令=,解得=+;
所以的对称中心坐标是(+,;
由题意知,(++)-,
且,),所以==;
又(+)=(+]=,
且,),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
【解析】
(1)化函数为正弦型函数,再求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对称中心坐标;
(2)由题意求出、和、的值,再求的值,从而求得的值.
【解答】
函数
=(

=-

=);
令,;
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令=,解得=+;
所以的对称中心坐标是(+,;
由题意知,(++)-,
且,),所以==;
又(+)=(+]=,
且,),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答案】
解:令,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解得:或(舍),
在中,,,
所以,
在中,,,
所以边上的高为,
所以,
所以(平方百米).
在中,

在中,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可得,
所以

所以时,,
即时,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平方百米.
【考点】
余弦定理的应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诱导公式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解析】
(1)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的值,可求,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求解.
ⅰ分别在,中应用余弦定理可得,化简即可得证.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可求,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答】
解:令,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解得:或(舍),
在中,,,
所以,
在中,,,
所以边上的高为,
所以,
所以(平方百米).
在中,

在中,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
可得,
所以

所以时,,
即时,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平方百米.
【答案】

图象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

=,∴
=,


又∵


列表:
图象如图所示
(请阅卷老师注意学生所画图象与各坐标轴的位置是否准确,若有不符
由(1)知=,

令==,

可得关于的方程=在上有一解.
令=

=,则需满足或,
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考点】
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解析】
(1)根据条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五点法进行作图即可.
(2)利用换元法将条件进行转化,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进行转化求即可.
【解答】

图象两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是,

=,∴
=,


又∵


列表:
图象如图所示
(请阅卷老师注意学生所画图象与各坐标轴的位置是否准确,若有不符
由(1)知=,

令==,

可得关于的方程=在上有一解.
令=

=,则需满足或,
得或=,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或=.
【答案】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为偶函数,
所以对都有=,
所以(=),
所以)=.
,“=”取得当且仅为=时,
由题意:,使得成立
即,恒成立
令,则且
设,易知在
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考点】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与判断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解析】
(1)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可得对都有=,解得.
(2)先求出的最小值,问题转化为,,只需(),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若为偶函数,
所以对都有=,
所以(=),
所以)=.
,“=”取得当且仅为=时,
由题意:,使得成立
即,恒成立
令,则且
设,易知在
所以,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第7页
共20页

第8页
共20页
第9页
共20页

第10页
共2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