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4节 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4节 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7 07:36:19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4节 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诸暨期末)小明同学阅读了课本“图4-35比较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质量相等的钢铁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2.(2020九上·镇海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3.(2020七上·缙云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4.(2020七上·临海期末)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
5.(2020七上·柯桥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大小”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比热比水小
B.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较慢,末温低
C.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比热小,末温高
D.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则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6.(2020九上·西湖月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关于其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7.(2020七上·滨江月考)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8.(2020七上·滨江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9.(2020七上·兰溪期中)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11.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12.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则(  )。
A.水上升的温度较大 B.砂石上升的温度较大
C.水和砂石上升的温度相同 D.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
13.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了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14.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15.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冰熔化成水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8.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19.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减至原来的
C.若加热前后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0.小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9×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乙的温度/℃ 25 28 31 34 37 40
(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乙升高的温度高,乙的比热容比甲   (选填“大”或“小”)一些。
22.(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3.(2020七上·西湖月考)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   (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   (填“多”或“少”)的热量。
24.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   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2)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   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25.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26.(2020·余姚模拟)小科去海边玩,赤脚走在沙滩上时感觉沙子很烫,但走入海水却是凉凉的。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除了物质种类不同外,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沙子 24.1 31.4 40.0 47.8 55.8 64.7
水 24.1 25.2 27.1 29.2 30.9 33.6
(1)分析数据可知,   的吸热本领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形成海陆风的原因。   。
27.(2019九上·慈溪期末)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8.(2020九上·北仑期末)为比较不同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小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   (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更大。
(3)在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   。
29.(2019九上·萧山月考)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3,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30.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仙居期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   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烈日下,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32.(2020七上·吴兴期末)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
33.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a、b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34.(2020七上·吴兴期末)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   相等。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到   ,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
四、综合说理题
35. 六盘水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明湖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凉都.作为凉都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热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A、水银是液体,但其比热容在图中最小;故A错误;
B、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C正确;
D、钢铁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所以质量相等时,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吸收的热量比砂石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沿海地区水的面积较大,而内陆地区主要是泥土。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那么白天时吸热,水上升的温度小;晚上向外放热,水下降的温度小,那么一天中沿海地区的温差就小于内陆地区,故A不合题意;
B.夜间,空气温度下降,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保证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故B不合题意;
C.有人中暑时,在额头上擦冷水,水吸收人体热量而蒸发,从而降低人体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那么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判断哪个物理量会影响测量结果即可。
【解答】A.温度计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合格产品时,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准确的,因此没必要控制温度计的型号,故A符合题意;
B.根据Q=cm△t可知,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的快慢时,必须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故B不合题意;
C.使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从而用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不合题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不同,会影响吸热效果,必须控制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的一个物理量,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热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故A不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在降温时可以放出很多的热量,从而保护秧苗,故C不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吸热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因为沙子升温快,所以沙子的比热容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比热容大,那么水升高的温度小,即末温低,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小,那么沙子升高的温度大,即末温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根据Q=cm△t可知,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的比热容,因此比热容等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这个比值是个恒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如果要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必须控制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吸热能力越强;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则吸热能力越弱,;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吸收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等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4)根据公式Q=cm△t分析物质吸热多少的决定因素。
【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的比热容小,即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误;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正确;
C. 根据公式Q=cm△t可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 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3)(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根据公式Q=cm△t可知,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且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题目没有限定质量相同,故A错误;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而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比热容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故A不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因为水吸热后会蒸发,从而生成大量的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因此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故C不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采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判断。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质量等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上升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小。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远远大于水,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和比热容有关,据此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即可。
【解答】A.质量越大,升温越慢;质量越小,升温越快,因此需要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故A不合题意;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那么它们的导热本领相同,受热面积相同,都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故B不合题意;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故C不合题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不一定要相等,只要能够满足需要即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温度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2)根据图像确定哪条曲线上一年内的气温差异更大,从而确定曲线和物质的对应关系。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在一年内,实线上的气温变化量远远大于虚线上的气温变化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实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肯定小于虚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实线对应的是砂石,比热容小,描述的是内陆地区的气温;虚线对应的是水,比热容大,描述的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变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20℃的水变成4℃的水,水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A不合题意;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B不合题意;
C.冰熔化成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比热容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水的温度改变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从纵轴上做横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同一热源,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
(4)从横轴上做纵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液体升高温度的大小。
【解答】如下图所示,
同一热源,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那么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此时乙液体温度的升高量大于甲液体。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甲液体的比热容,故A正确,C错误;
如下图所示,
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长,因此甲吸收的热量多,故B错误;
如下图所示,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液体升高的温度低,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确定二者都升高到60℃时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吸收的热量之比等于加热时间之比”计算出二者吸收热量的比,最后再根据公式Q=cm△t作比计算出物质甲的比热容。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甲和水都升高到60℃时,它们升高的温度△t甲=△t水;
甲和水需要的加热时间分别为10min和20min,
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Q甲:Q乙=10min:20min=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解得:c甲=2.1×103J/(kg·℃)。
故选A。
18.【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同,且m乙c丙,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且m乙=m甲,△t乙=△t甲,根据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c甲>c乙,故B正确;
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3000J,故C错误;
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与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相等;因为甲和乙都升高1℃时,乙比较甲吸收的热量少,所以它们都降低1℃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也少,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和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0.【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将水银的比热容与铜比较;
(2)将水和冰的比热容比较;
(3)根据公式Q=cm△t分析;
(4)根据公式Q=cm△t计算即可。
【解答】A.将水银和铜比较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将水和冰比较可知,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变化,故B错误;
C.根据公式Q=cm△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故C错误;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Q=cm△t=4.2×103J/(kg ℃)×2kg×50℃=4.2×105J,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1)=
(2)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这些热量被液体吸收,因此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高,根据公式Q=cm△t可知,乙的比热容比甲小一些。
22.【答案】升高的温度;<;甲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2)根据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那么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液体的吸热能力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3)从表格中找到加热到42℃时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确定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
(4)根据(2)中的方法比较吸热本领的大小。
【解答】(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3)根据表格可知,甲升高到42℃用了3min,而乙升高到42℃用了4min,因此吸收的热量Q甲(4)根据表格可知,加热2min时,甲升高了:38℃-30℃=8℃,乙升高了:26℃-10℃=16℃,即△t甲<△t乙。根据Q=cm△t可知,c甲>c乙,即甲的吸热本领大。
23.【答案】快;多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的越快;
(2)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即比热容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快;
(2)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4.【答案】(1)B
(2)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A和B都从20℃升高到80℃时,B需要加热20min,A需要加热1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二者质量相同时,B的比热容大;
(2)根据乙图可知,A和B都从20℃升高到80℃时,B需要加热20min,A需要加热1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二者比热容相同时,B的质量更大。
25.【答案】小于;2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内能越大;
(2)根据AB段和CD段的时间确定物质的吸热之比,再确定二者的升高温度之比,最后根据公式Q=cm△t计算二者比热容之比。
【解答】(1)因为加热6min比8min时间短,所以吸收的热量少,因此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2)根据图像可知,CD段与AB段的吸热之比:Q:Q'=(12min-8min):(4min-0min)=1:1;
二者的质量之比:m:m'=1:1;
升高的温度之比:△t:△t'=5℃:10℃=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
那么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26.【答案】(1)水
(2)由于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小于海面(水)的比热容,所以白天时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近地面低压,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则相反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加入相同的时间,那么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当吸收的热量、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小,它的吸热本领越大;
(2)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分析白天陆地气温和海面气温的高低,进而确定气压的大小,然后根据“风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分析风向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时间为4min时,质量相同的水升高到27.1℃,沙子升高到40℃。因为水升高的温度小于沙子升高的温度,所以水的吸热本领强。
(2)形成海陆风的原因:由于沙土的吸热本领小于水的吸热本领,即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小于海面(水)的比热容,所以白天时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近地面低压,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则相反。
27.【答案】(1)质量
(2)大于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如果要根据吸热多少判断物质的吸热本领大小,就要控制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相同;
(2)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那么通过时间的长短可以知道吸热的多少,根据乙图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乙图可知,当水和煤油都升高到60℃时,煤油需要加热4min,而水需要加热8min;因为水的加热时间长,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8.【答案】(1)加热时间
(2)B
(3)两种液体的沸点不一定相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Q=W=Pt可知,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3)一般情况下,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那么就无法控制升高的温度相同,因此就无法进行比较。
【解答】(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乙图可知,A、B两种液体都从20℃升高到60℃,A需要10min,而B需要2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因此B液体的比热容大;
(3)在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两种液体的沸点不一定相同。
29.【答案】1:1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必然,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得到:
甲、乙的比热之比:。
30.【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多,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变化的温度和质量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31.【答案】(1)所需加热时间
(2)大于
(3)沙子
(4)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它们的热量被水和沙子吸收,所以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热的多少。
(2)(3)分析表格中任意一组数据得出结论。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水的吸热本领远远大于沙子的吸热本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此实验中,用所需加热时间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根据表格中第三列数据可知,当沙子和水都升高10℃时,沙子需要64s,而水需要96s,则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那么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根据表格中第三列数据可知,加热96s时,水升温10℃,那么当加热64s时,水上升的温度肯定低于10℃,然后与上面沙子的数据比较可知,当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沙子升高的温度更多。
(4)根据上面的结论可知,水的吸热本领大于沙子的吸热本领。
A.烈日下,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吸热本领大,所以它升高的温度小;砂石的吸热本领小,温度升高的大,则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故A符合题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题意;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是因为煤和地面之间发生了扩散,故C不合题意。
故选A。
32.【答案】(1)质量
(2)加热时间
(3)
(4)较大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时间内必然放出相同的热量,而沙子和水必然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题目的描述作图即可;
(4)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水和沙子的初温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沙子的温度比水高。首先在纵轴上找到一个点作为水和沙子的初温;加热相同时间,即从横轴上找一个点,从这个点作纵轴的平行线;沙子的温度高于水,即在这条线上选两个点,上面的点为沙子的温度,下面的点为水的温度,最后将它们与初温的点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较大。
33.【答案】(1)天平
(2)加热时间
(3)如下表(任选写一个)
表1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表2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热量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分析两个方案可知,无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还是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都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据此确定所需器材;
(2)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此通过加热时间可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时,第一行为项目行,第一列通常记录实验次数,然后根据实验要记录的数据确定剩余的列数;实验的行数由实验的次数决定,据此画出表格即可。
【解答】(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天平。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解法一:让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需要记录物质的种类、种类和升高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因此表格需要5列;实验进行三次,因此表格由4行,如下所示: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解法二:让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需要记录的为:物质种类、质量、加热时间、初温和末温和升高的温度,因此需要7列;实验要进行三次,因此表格有4行,如下图所示: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34.【答案】(1)质量
(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公式为: c=Q/(m·△T)
【解答】(1)由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T)可知实验中除了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外,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质量相等。
(2)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装有装有干泥土的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故答案为:(1)质量;(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35.【答案】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修建人工湖和内河,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4节 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诸暨期末)小明同学阅读了课本“图4-35比较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D.质量相等的钢铁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比砂石吸收热量多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质提高温度所需热量的能力,而不是吸收或者散热能力。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解答】A、水银是液体,但其比热容在图中最小;故A错误;
B、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C正确;
D、钢铁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小,所以质量相等时,升高相同的温度,钢铁吸收的热量比砂石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0九上·镇海期末)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夜间,在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沿海地区水的面积较大,而内陆地区主要是泥土。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那么白天时吸热,水上升的温度小;晚上向外放热,水下降的温度小,那么一天中沿海地区的温差就小于内陆地区,故A不合题意;
B.夜间,空气温度下降,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更多的热量,保证秧苗的温度变化不大,故B不合题意;
C.有人中暑时,在额头上擦冷水,水吸收人体热量而蒸发,从而降低人体温度,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那么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2020七上·缙云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判断哪个物理量会影响测量结果即可。
【解答】A.温度计的型号虽然不同,但是都是合格产品时,它们的测量结果都是准确的,因此没必要控制温度计的型号,故A符合题意;
B.根据Q=cm△t可知,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的快慢时,必须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故B不合题意;
C.使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从而用时间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故C不合题意;
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不同,会影响吸热效果,必须控制相同,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20七上·临海期末)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 (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的一个物理量,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可以携带更多的热量,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故A不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在降温时可以放出很多的热量,从而保护秧苗,故C不合题意;
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2020七上·柯桥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大小”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比热比水小
B.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较慢,末温低
C.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比热小,末温高
D.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则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吸热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因为沙子升温快,所以沙子的比热容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比热容大,那么水升高的温度小,即末温低,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小,那么沙子升高的温度大,即末温高,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根据Q=cm△t可知,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0九上·西湖月考)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关于其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的比热容,因此比热容等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这个比值是个恒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20七上·滨江月考)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如果要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必须控制物质的种类和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2020七上·滨江月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吸热能力越强;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则吸热能力越弱,;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吸收热量和物质的质量相等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热量越多;
(4)根据公式Q=cm△t分析物质吸热多少的决定因素。
【解答】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的比热容小,即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误;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二者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正确;
C. 根据公式Q=cm△t可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水的比热容大,水吸收的热量多,故C错误;
D. 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B。
9.(2020七上·兰溪期中)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3)(4)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根据公式Q=cm△t可知,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且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题目没有限定质量相同,故A错误;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与吸热、升高的温度和物体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C正确,而B、D错误。
故选C。
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哪个与比热容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故A不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是因为水吸热后会蒸发,从而生成大量的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因此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故C不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采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热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比热跟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C.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判断。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温度的变化量、质量等无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2.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则(  )。
A.水上升的温度较大 B.砂石上升的温度较大
C.水和砂石上升的温度相同 D.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质的质量相同且吸收相同的热量时,上升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的越小。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砂石升高的温度远远大于水,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了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与吸收的热量、质量和比热容有关,据此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即可。
【解答】A.质量越大,升温越慢;质量越小,升温越快,因此需要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故A不合题意;
B.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那么它们的导热本领相同,受热面积相同,都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故B不合题意;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故C不合题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不一定要相等,只要能够满足需要即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温度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
(2)根据图像确定哪条曲线上一年内的气温差异更大,从而确定曲线和物质的对应关系。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在一年内,实线上的气温变化量远远大于虚线上的气温变化量,根据公式Q=cm△t可知,实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肯定小于虚线对应物质的比热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所以实线对应的是砂石,比热容小,描述的是内陆地区的气温;虚线对应的是水,比热容大,描述的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变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5.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20℃的水变成4℃的水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冰熔化成水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答案】C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A.20℃的水变成4℃的水,水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A不合题意;
B.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形状变化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B不合题意;
C.冰熔化成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因此比热容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把开水倒入冷水中,水的温度改变不会影响比热容的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分析;
(2)从纵轴上做横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同一热源,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
(4)从横轴上做纵轴的平行线,据此判断液体升高温度的大小。
【解答】如下图所示,
同一热源,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那么甲和乙吸收的热量相等。此时乙液体温度的升高量大于甲液体。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甲液体的比热容,故A正确,C错误;
如下图所示,
升高相同的温度,甲需要的加热时间长,因此甲吸收的热量多,故B错误;
如下图所示,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液体升高的温度低,故D错误。
故选A。
1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答案】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确定二者都升高到60℃时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吸收的热量之比等于加热时间之比”计算出二者吸收热量的比,最后再根据公式Q=cm△t作比计算出物质甲的比热容。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甲和水都升高到60℃时,它们升高的温度△t甲=△t水;
甲和水需要的加热时间分别为10min和20min,
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Q甲:Q乙=10min:20min=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解得:c甲=2.1×103J/(kg·℃)。
故选A。
18.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Q=cm△t分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乙和丙吸收的热量相同,且m乙c丙,故A错误;
根据图像可知,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且m乙=m甲,△t乙=△t甲,根据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c甲>c乙,故B正确;
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3000J,故C错误;
物质升高1℃吸收的热量与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相等;因为甲和乙都升高1℃时,乙比较甲吸收的热量少,所以它们都降低1℃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也少,故D错误。
故选B。
19.由c=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减至原来的
C.若加热前后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比热容的特性分析。
【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和质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0.小明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沙石 0.92×103
煤油 2.1×103 铝 0.9×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答案】D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将水银的比热容与铜比较;
(2)将水和冰的比热容比较;
(3)根据公式Q=cm△t分析;
(4)根据公式Q=cm△t计算即可。
【解答】A.将水银和铜比较可知,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
B.将水和冰比较可知,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会变化,故B错误;
C.根据公式Q=cm△t可知,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故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低,故C错误;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Q=cm△t=4.2×103J/(kg ℃)×2kg×50℃=4.2×105J,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1.(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5 27 29 31 33 35
乙的温度/℃ 25 28 31 34 37 40
(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   (选填“>”、“=”或“<”)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从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乙升高的温度高,乙的比热容比甲   (选填“大”或“小”)一些。
【答案】(1)=
(2)小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这些热量被液体吸收,因此可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物体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时间,甲吸收的热量=乙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散失)。
(2)相同质量的甲和乙加热5分钟后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高的温度高,根据公式Q=cm△t可知,乙的比热容比甲小一些。
22.(2020七上·杭州期末)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
⑴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⑵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⑶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分别达到42℃,甲、乙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   Q乙。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⑷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答案】升高的温度;<;甲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2)根据W=Pt可知,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那么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液体的吸热能力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3)从表格中找到加热到42℃时的时间,通过比较时间确定吸收热量的大小关系;
(4)根据(2)中的方法比较吸热本领的大小。
【解答】(2)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3)根据表格可知,甲升高到42℃用了3min,而乙升高到42℃用了4min,因此吸收的热量Q甲(4)根据表格可知,加热2min时,甲升高了:38℃-30℃=8℃,乙升高了:26℃-10℃=16℃,即△t甲<△t乙。根据Q=cm△t可知,c甲>c乙,即甲的吸热本领大。
23.(2020七上·西湖月考)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   (填“快”或“慢”);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   (填“多”或“少”)的热量。
【答案】快;多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即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的越快;
(2)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即比热容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电暖气充入的是比热容小的液体,是为了通电后升温速度快;
(2)而暖手宝要充入比热容大的液体,是为了使它在一次通电加热后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24.某同学分别用图甲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A.B两杯中的液体加热,绘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如果A、B两杯中的液体的质量相同,那么   杯中液体的比热较大。
(2)如果A、B两杯中是同种液体,那么   杯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答案】(1)B
(2)B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A和B都从20℃升高到80℃时,B需要加热20min,A需要加热1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二者质量相同时,B的比热容大;
(2)根据乙图可知,A和B都从20℃升高到80℃时,B需要加热20min,A需要加热1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二者比热容相同时,B的质量更大。
25.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6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
【答案】小于;2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物质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内能越大;
(2)根据AB段和CD段的时间确定物质的吸热之比,再确定二者的升高温度之比,最后根据公式Q=cm△t计算二者比热容之比。
【解答】(1)因为加热6min比8min时间短,所以吸收的热量少,因此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2)根据图像可知,CD段与AB段的吸热之比:Q:Q'=(12min-8min):(4min-0min)=1:1;
二者的质量之比:m:m'=1:1;
升高的温度之比:△t:△t'=5℃:10℃=1:2;
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
那么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2倍。
26.(2020·余姚模拟)小科去海边玩,赤脚走在沙滩上时感觉沙子很烫,但走入海水却是凉凉的。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除了物质种类不同外,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沙子 24.1 31.4 40.0 47.8 55.8 64.7
水 24.1 25.2 27.1 29.2 30.9 33.6
(1)分析数据可知,   的吸热本领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形成海陆风的原因。   。
【答案】(1)水
(2)由于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小于海面(水)的比热容,所以白天时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近地面低压,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则相反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加入相同的时间,那么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当吸收的热量、质量相同时,物质升高的温度越小,它的吸热本领越大;
(2)根据上面得到的结论分析白天陆地气温和海面气温的高低,进而确定气压的大小,然后根据“风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分析风向即可。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时间为4min时,质量相同的水升高到27.1℃,沙子升高到40℃。因为水升高的温度小于沙子升高的温度,所以水的吸热本领强。
(2)形成海陆风的原因:由于沙土的吸热本领小于水的吸热本领,即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小于海面(水)的比热容,所以白天时陆地温度升温比海面快,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形成近地面低压,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则相反。
27.(2019九上·慈溪期末)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   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答案】(1)质量
(2)大于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如果要根据吸热多少判断物质的吸热本领大小,就要控制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相同;
(2)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那么通过时间的长短可以知道吸热的多少,根据乙图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乙图可知,当水和煤油都升高到60℃时,煤油需要加热4min,而水需要加热8min;因为水的加热时间长,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8.(2020九上·北仑期末)为比较不同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小科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   (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更大。
(3)在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   。
【答案】(1)加热时间
(2)B
(3)两种液体的沸点不一定相同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Q=W=Pt可知,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
(2)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3)一般情况下,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那么就无法控制升高的温度相同,因此就无法进行比较。
【解答】(1)在该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
(2)根据乙图可知,A、B两种液体都从20℃升高到60℃,A需要10min,而B需要20min,因此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因此B液体的比热容大;
(3)在没有温度计时,某同学提出可以比较“A、B两种液体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比热容大小。而小科认为这个方案不可行,小科的理由是:两种液体的沸点不一定相同。
29.(2019九上·萧山月考)有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4:3,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是   。
【答案】1:1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必然,然后作比即可。
【解答】根据得到:
甲、乙的比热之比:。
30.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大;不变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质量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多,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热量、变化的温度和质量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解答】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三、解答题
31.(2020七上·仙居期末)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升温10℃所需时间/s 升温20℃所需时间/s 升温30℃所需时间/s
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 96 163 220
(1)在此实验中,用   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烈日下,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答案】(1)所需加热时间
(2)大于
(3)沙子
(4)A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而它们的热量被水和沙子吸收,所以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判断吸热的多少。
(2)(3)分析表格中任意一组数据得出结论。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水的吸热本领远远大于沙子的吸热本领,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在此实验中,用所需加热时间来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根据表格中第三列数据可知,当沙子和水都升高10℃时,沙子需要64s,而水需要96s,则水需要加热的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那么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根据表格中第三列数据可知,加热96s时,水升温10℃,那么当加热64s时,水上升的温度肯定低于10℃,然后与上面沙子的数据比较可知,当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时,沙子升高的温度更多。
(4)根据上面的结论可知,水的吸热本领大于沙子的吸热本领。
A.烈日下,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吸热本领大,所以它升高的温度小;砂石的吸热本领小,温度升高的大,则溪边的砂石烫脚,而溪水却是凉凉的,故A符合题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合题意;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是因为煤和地面之间发生了扩散,故C不合题意。
故选A。
32.(2020七上·吴兴期末)小强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吸热能力”。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实验结束后,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他发现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比水升高得多,请你在图2中画出沙子温度升高的大致图像。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   。(选填“较大”“较小”)
【答案】(1)质量
(2)加热时间
(3)
(4)较大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温度越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
(2)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时间内必然放出相同的热量,而沙子和水必然吸收相同的热量,因此可以用加热时间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题目的描述作图即可;
(4)根据公式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越大的物质放出的热量越多。
【解答】(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水和沙子的初温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沙子的温度比水高。首先在纵轴上找到一个点作为水和沙子的初温;加热相同时间,即从横轴上找一个点,从这个点作纵轴的平行线;沙子的温度高于水,即在这条线上选两个点,上面的点为沙子的温度,下面的点为水的温度,最后将它们与初温的点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4)小强得到实验结论后与小英交流,他们猜想“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和水一样比热容较大。
33.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a、b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答案】(1)天平
(2)加热时间
(3)如下表(任选写一个)
表1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表2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热量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1)分析两个方案可知,无论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热量,还是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都要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据此确定所需器材;
(2)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因此通过加热时间可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3)在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时,第一行为项目行,第一列通常记录实验次数,然后根据实验要记录的数据确定剩余的列数;实验的行数由实验的次数决定,据此画出表格即可。
【解答】(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天平。
(2)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解法一:让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需要记录物质的种类、种类和升高的温度以及加热时间,因此表格需要5列;实验进行三次,因此表格由4行,如下所示: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分)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解法二:让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需要记录的为:物质种类、质量、加热时间、初温和末温和升高的温度,因此需要7列;实验要进行三次,因此表格有4行,如下图所示:
次数 物质 质量(克) 加热时间(分) 初温t1(℃) 末温t2(℃) 升高的温度(℃)
1 食用油 50 10      
2 食用油 100 10      
3 水 50 10      
34.(2020七上·吴兴期末)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   相等。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到   ,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
【答案】(1)质量
(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公式为: c=Q/(m·△T)
【解答】(1)由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Q/(m·△T)可知实验中除了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外,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质量相等。
(2)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干泥土在相同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小,因此装有装有干泥土的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故答案为:(1)质量;(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四、综合说理题
35. 六盘水近年来大力整治城市环境,开发了明湖湿地公园,修建人工湖,全力打造美丽凉都.作为凉都人,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修建人工湖可以调节气温的主要原因.
【答案】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
【知识点】比热容
【解析】【分析】修建人工湖和内河,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