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学习目标
1.掌握乘法的分配律,并能灵活的运用.(难点)
2.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重点)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3.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如何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1)定号(奇负偶正)
(2)算值(积的绝对值)
导入新知
第一组:
(2)
(3×4)×0.25=
3×(4×0.25)=
(3)
2×(3+4)=
2×3+2×4=
(1)
2×3=
3×2=
思考:上面每小组运算分别体现了什么运算律?
2×3
3×2
(3×4)×0.25
3×(4×0.25)
2×(3+4)
2×3+2×4
6
6
3
3
14
14
=
=
=
新知一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合作探究
5×(-4)
=
15-35=
第二组:
(2)
[3×(-4)]×(-
5)=
3×[(-4)×(-5)]=
(3)
5×[3+(-7
)]=
5×3+5×(-7
)=
(1)
5×(-6)
=
(-6
)×5=
-30
-30
60
60
-20
-20
5×
(-6)
(-6)
×5
[3×(-4)]×(-
5)
3×[(-4)×(-5)]
5×[3+(-7
)]
5×3+5×(-7
)
=
=
=
(-12)×(-5)
=
3×20=
结论:
(1)第一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2)第二组式子中数的范围是
________;
(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的算式,可以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数
有理数
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ab)c
=
a(bc)
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数的范围已扩充到有理数.
注意: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或省略,
如a×b可以写成a·b或ab.
归纳总结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乘法分配律:
a(b+c)
ab+ac
=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d
)=ab+ac+ad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85)×(-25)×(-4)
解:原式=(-85)×[(-25)×(-4)]
=(-85)×100
=-8500
计算:
(-8)×(-12)×(-0.125)×(-
)×(-0.1)
1
3
解:原式=-8×(-0.125)
×(-12)
×(-
)
×(-0.1)
=[-8×(-0.125)]
×[(-12)
×(-
)]
×(-0.1)
=1×4×(-0.1)
=-0.4
针对训练
(
+
-
)×12
例2 用两种方法计算
1
2
1
6
1
4
解法1:
(
+
-
)×12
3
12
2
12
6
12
原式=
1
12
=-
×12
=-1
解法2:
原式=
×12
+
×12-
×12
1
4
1
6
1
2
=3+2-6
=-1
解法有错吗?错在哪里?
?
?
?
__
__
__
(-24)×(
-
+
-
)
5
8
1
6
3
4
1
3
解:
原式=
-24×
-24×
+24×
-24×
5
8
1
6
3
4
1
3
计算:
=-8-18+4-15
=-41+4
=-37
观察与思考
正确解法:
特别提醒:
1.不要漏掉符号,
2.不要漏乘.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4)×(
-
+
-
)
5
8
1
6
3
4
1
3
=-8+18-4+15
=-12+33
=21
=(-24)×
+(-24)×(-
)+(-24)×
+(-24)×(-
)
1
3
3
4
1
6
5
8
①(-
)×(8-1
-4)
3
4
1
3
②(-11)×(-
)+(-11)×2
+(-11)×(-
)
2
5
3
5
1
5
计算:
答案
:
①-2;
②-22
针对训练
如何计算
?
拓展提升
提示:把
拆分成
答案:
1.计算(-2)×(3-
),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
A.(-2)×3+(-2)×(-
)
B.(-2)×3-(-2)×(-
)
C.2×3-(-2)×(-
)
D.(-2)×3+2×(-
)
A
课堂练习
2.计算:
(2)
;
(3)
.
答案:1.4.97
2.25
3.-6
3.计算:
解:
解: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
=
a(bc)
1.乘法交换律:
2.乘法结合律:
归纳新知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乘法分配律:
a(b+c)
ab+ac
=
1.(4分)下列各式结果的符号为负的是(
)
A.-2×(-2)×(-3)×(-4)
B.(-2)×3×(+4)×(-1)
C.(-5)×(-6)×3×(-2)
D.(+15.9)×(-2
018)×(-2
019)×0
2.(4分)五个数相乘的积为负数,则这五个数中负因数有(
)
A.1个
B.1个或3个
C.5个
D.1个或3个或5个
C
D
课后练习
B
C
解:原式=0
6.(4分)(-0.125)×20×(-8)×(-0.8)=[(-0.125)×(-8)]×[20×(-0.8)],运算中运用的乘法运算律为(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D
D
C
解:原式=-26
C
11.若整数a,b,c,d满足abcd=25,且a)
A.0
B.2
C.10
D.12
D
12.计算:(1-2)×(2-3)×…×(2
017-2
018)×(2
018-2
019)=____.
13.已知abc>0,a>c,ac<0,则a____0,b____0,c____0.(填“>”“<”或“=”)
14.(易错题)从-3,-2,-1,4,5中取3个不同的数相乘,可得到的最大的乘积记作a,最小的乘积记作b,则b-a=____.
1
>
<
<
-90
16.(12分)某儿童服装店老板以32元/件的价格买进30件连衣裙,针对不同的顾客,30件连衣裙的售价不完全相同,若以32元/件为标准,将超过的钱数记为正,不足的钱数记为负,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问:该服装店售完这30件连衣裙后,赚了多少钱?
解:7×14+7×12+10×7+6×(-7)=210(元).答:该服装店赚了210元
件数
7
7
10
6
售价/元
+14
+12
+7
-7
再
见(共43张PPT)
人教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4.1
有理数的乘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进行熟练地运算.(重点)
2.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难点)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甲水库
第一天
乙水库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导入新知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
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在l上的点O.
l
O
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2cm记为+2cm,那么向左爬行2cm应该记为
.
2.如果3分钟以后记为+3分钟,那么3分钟以前应该记为
.
-2cm
-3分钟
新知一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合作探究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为了区分方向与时间:
思考
探究1
2
0
2
6
4
l
结果:3分钟后在l上点O
边
cm处
表示:
.
右
6
(+2)×(+3)=
6
(1)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2
-6
-4
0
-2
2
l
结果:3分钟后在l上点O
边
cm处
左
6
表示:
.
(-2)×(+3)=
(2)
-6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3
2
-6
-4
0
-2
2
l
结果:3分钟前在l上点O
边
cm处
表示:
.
(+2)×(-3)=
-6
左
6
(3)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
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探究4
2
0
2
6
4
-2
l
结果:3钟分前在l上点O
边
cm处
右
6
表示:
.
(-2)×(-3)=
(4)
+6
答:结果都是仍在原处,即结果都是
,
若用式子表达:
探究5
(5)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0×3=0;0×(-3)=0;
2×0=0;(-2)×0=0.
0
O
1.正数乘正数积为__数;负数乘负数积为__数;
2.负数乘正数积为__数;正数乘负数积为__数;
3.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
正
正
负
负
积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
4.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结果是
.
零
根据上面结果可知:
(+2)×(+3)=+6 (-2)×(-3)=+6
(-2)×(+3)=-6 (+2)×(-3)=-6
2×0=0
(-2)×0=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讨论:
(1)若a<0,b>0,则ab
0
;
(2)若a<0,b<0,则ab
0
;
(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
>
a、b同号
a、b异号
例1
计算:
(1)9×6
;
(2)(?9)×6
;
解:
(1)
9×6
(2)
(?9)×6
=
+(9×6)
=
?(9×6)
=
54
;
=
?
54;
(3)
3×(-4)
(4)(-3)×(-4)
=
12;
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
积的绝对值
(3)3
×(-4);
(4)(-3)×(-4)
=
?(3
×4)
=
+(3×4)
=
?12;
典例精析
判断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7.8×(-8.1)×0×(-19.6)
负
正
负
正
零
思考: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有一因数为
0
时,积是多少?
议一议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_决定.
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_____个时,积为正.
要点归纳: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_________
负因数的个数
奇数
偶数
积等于0
}
奇负偶正
例2
计算:
解:(1)原式
(2)原式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
(1)
×2; (2)(-0.25)×(-4)
要点: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a≠0)的倒数是什么?
(a≠0时,a的倒数是
)
新知二
倒数
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1,
,-
,5,-5,0.75,-
1,
-1,
3,
-3,
练一练
例3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
新知三
有理数的乘法的应用
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5元,售出60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
练一练
解:(-5)×60=-300(元)
答:销售额减少300元.
被乘数
乘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结果
-5
7
15
6
-30
-6
4
-25
1.填表:
-
35
-35
+
90
90
+
180
180
-
100
-100
课堂练习
解:
2.计算:
3.计算(1)
(2)
(3)
4.气象观测统计资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km,气温下降6℃.已知甲地现在地面气温为21℃,求甲地上空9km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解:(-6)×9=-54(℃);
21+(-54)=-33(℃).
答:甲地上空9km处的气温大约为-33℃.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几个不是零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时积为负数
偶数时积为正数
归纳新知
3.几个数相乘若有因数为零则积为零.
4.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
B
课后练习
3.(2分)若两数之和小于0,且两数之积大于0,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一正一负
D.不能确定它们的符号
4.(4分)1同任何数相乘,仍得____,而-1与任何数相乘,得到的是原数的_________.
B
原数
相反数
5.(12分)计算:
(1)15×(-6);
(2)(-2)×5;
解:原式=-90
(3)(-8)×(-0.25);
(4)(-0.24)×0;
解:原式=2
解:原式=-10
解:原式=0
C
D
8.(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
C.互为倒数的两数的符号相同
D.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
A
10.(4分)用正数或负数填空:
(1)若利民商店平均每天可盈利120元,则一个月(按30天计算)的利润是____元;
(2)若利民商店每天亏损20元,则一周(7天)的利润是____元.
11.(3分)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下降6
℃,现在地面的气温是25
℃,某飞机在该地上空6千米处,则此时飞机所在高度的气温是____
℃.
3600
-140
-11
12.(大庆中考)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
)
A.a>0,b>0
B.a<0,b>0
C.a,b同号
D.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13.已知|x-1|+|y+2|=0,则(x+1)(y-2)的值为(
)
A.8
B.-8
C.0
D.-2
D
B
15
11
16.按如图程序计算,如果输入的数是2,那么输出的数是_________.
-558
解:原式=6
18.(8分)若定义一种新的运算“
”,规定有理数a
b=4ab,如2
3=4×2×3=24.
(1)求3
(-4)的值;
(2)求(-2)
(6
3)的值.
解:(1)3
(-4)=4×3×(-4)=-48
(2)(-2)
(6
3)=(-2)
(4×6×3)=(-2)
72=4×(-2)×72=-576
19.(9分)(教材P39习题T11变式)一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上
行驶,这辆出租车连续送客10次,其中6次向东行驶,4次向西行驶,
向东每次行驶7
km,向西每次行驶8
km.
(1)该出租车连续10次送客后,停在何处?
(2)该出租车一共行驶了多少路程?
解: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
(1)6×7+4×(-8)=10(km).
答:停在出发点东边10
km处
(2)6×|7|+4×|-8|=74(km).
答:一共行驶了74
km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