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5课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16: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变化
教学内容
书本第49-51页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1.
知道声音可以用音量大小、音高高低来描述。2.
认识到声音的强、弱、高、低是可以变化的。3.
能运用声音强、弱、高、低来描述发出的声音。4.
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提高目标:1.
认识到声音的强弱是物体的振动幅度变化引起的。2.
会分辨声音的强、弱、高、低。3.
初步认识到声音的高低是物体的振动快慢变化引起的。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大小、音高高低是可以变化的。
教学难点
会分辨音量大小、音高高低。
课前准备
(师)课件、视频、音频、木片琴、鼓、敲击棒;(生)(每一小组)橡皮筋、实验记录表、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个别化教学、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机动)
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声音。我们上课应该注意什么?导语:我们先来听听这一段声音,你能说出这2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播放视频1:(同一个钢琴3,发出音量大小的声音,不出现钢琴结构)板书:音量小音量大导语:我们再来听听看第2段声音,能发现这2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播放视频2:(钢琴1、7发出的声音,不出现钢琴结构。)板书:音高低音高高导语:刚才我们听到的2组声音有强弱的变化,声音高低的变化,声音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研究声音的变化。板书:声音的变化
预设:1.做实验时,要轻声讨论,不能影响其他小组;2.其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听,同学说完后再举手。(导语:当听到这个音乐,播放音频0,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拍手)学生听视频1。预设:1.强、弱2.响、轻3.重、柔(导语:看来同学们能用很多词语来描述声音,今天,为了方便我们交流,我们统一一下,播放视频1,把刚才听到的声音称为音量小、音量大。一起说说看,播放视频1)(音量小、音量大)4.高、低(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下也要进行研究。)学生听音频2。预设:1.声音低、高2.清脆、沉闷3.尖、细4.粗、细(在这节课上,播放视频2,我们把这种声音称为音高低,音高高。我们一起说说看,播放视频2)(音高低,音高高)
设计意图:营造科学研氛围,使学生能感受到声音有不同的变化。同时,为了方便本节课的交流,规定了学生描述声音的用语,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开展。
音量的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15min
导语:我们来看看第一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播放视频1:(钢琴弹出音量大小不同的3,出现钢琴的结构)提问:为什么我按同一个钢琴键,音量大小会不一样?导语:谁还想试试,第一下敲得重,第二下敲得轻,看看能不能敲出音量大和音量小2个声音?导语: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会振动而且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出示:橡皮筋课件:“音量的大小和振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导语:我们现在用橡皮筋来研究“音量的大小和振动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你想怎么做?有没有什么困难?课件: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困难,你有以下3种途径来寻求帮助。1.寻求已完成实验的同学的帮助;2.打开平板电脑中
“图库”的实验视频;3.询问老师。最后,请把你们的发现记在实验记录单上。提问:有没有什么发现?哪一组愿意上来分享你的发现?导语:振动的大小我们称为幅度。板书:振动幅度大小
预设:1.用力大小不同2.按的位置不同(导语:我这里有一个鼓,我们能不能敲出音量大、音量小的2个声音?请学生上来敲,请台下的同学说说他敲得2个音是怎么样的,请他说自己是怎么敲出来的。预设:敲得重,敲得轻)学生敲。(追问: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预设:鼓在振动。)(追问:既然它都在振动,为什么2次声音会不一样呢?)(预设:一个振动的厉害点,一个不太厉害。)(追问:你们看得清楚吗?)(预设:不太清楚。)预设:想。预设:(学生出现问题,先让其他学生帮忙回答,最后再教师回答。)学生拿出实验单。学生开始实验。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单预设:振动大,声音大
振动小,声音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做一做来体验音量的大小变化,并通过橡皮筋这一实验,认识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个别化教学:
实验的设计对于后进生来说是一个困难。可以通过其他同学帮忙、视频引导、教师引导来帮助其进行实验探究。
研究音高的变化与振动之间的关系25min
导语:我们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其他变化。播放视频2:(钢琴弹出音高不同的1、7,琴弦结构出现)提问:音高的变化是?提问:为什么钢琴能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提问:声音的高低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老师这里有一个新乐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闭上眼睛,我们再来听听它发出的音高高低,同学们可以用1234567来帮助自己分辨。谁愿意上来帮老师?提问:音高怎么变?提问:那你能猜猜他是怎么敲出来的吗?导语:我们请他再敲一遍。提问:你目前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板书:物体长短导语:那音高的高低到底跟什么有关呢?我们可以从网上查找一些资料。导语:我们来看看吉他的琴弦,你们觉得拨动哪一根琴弦发出的音高一点呢?它有什么特点?风铃管呢?哪一根音发出来高一点?等等。你能找到规律吗?导语:今天,老师已经把一些视频资料放在了平板电脑里,同学们可以打开观看,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课件:“音高的高低变化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板书:粗细大小
预设:1.低、高
2.高、低(如果学生分不清声音的高、低,播放视频3:钢琴弹出1234567,琴弦结构出现,提问:音高的变化是?让学生唱一唱1234567)预设:1.按的键不同。2.琴弦的粗细。3.琴弦的长短。一个学生敲木片琴(一个一个、中间敲过来)预设:声音从低到高预设:1.从长木片到短木片
2.从短木片到长木片
3.一个个敲过来学生再敲一次。预设:长木片,音高低;短木片,音调高。学生思考,个别回答。学生打开平板电脑,观看视频。预设:1.
跟物体的粗细
2.
跟物体的大小
设计意图:由钢琴能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引发学生的好奇与猜测。借助木片琴的研究,学生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长短有关。继而,吉他、风铃管、音叉、小提琴这些乐器的研究,发现音高的高低还与物体的大小、粗细有关,发现指向振动的幅度。个别化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好奇的地方不同,因此,在视频中放入了吉他、风铃管、音叉、小提琴4种乐器,供学生挑选、研究。
:拓展延伸(机动)
提问:为什么声音有高低不同的变化?播放视频4:木片琴发声的慢视频。导语:声音还有很多变化,等待同学们课后去研究。
预设: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导语: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称之为频率)
设计意图:
如果学生对音高高低的现象还有所好奇,可以通过慢视频揭示音高和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声音研究的进一步需要。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振动幅度振动频率
作业设计
查找关于声音变化的有关资料。如:音高。


音量小
音量大


音高低(短、粗、大)
音高高(长、细、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