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1.
知道我们人体内的消化器官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他们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
2.
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3.
认识到食物在人体内会按一定的顺序经过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和吸收。
2、
过程和方法
1.
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画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改和完善。
2.
在模拟食道、胃、小肠的实验过程中,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出它们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结果;
2.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
3.学生开始关注人体消化系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研究问题,纠正已有的错误和模糊观念。
教学难点:能够将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建立联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PPT出示食物图片。
2.
师:“这里大多数的食物我们平时都有吃过,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食物进入体内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
板书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2、
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的前概念
1.
PPT出示:食物为我们人体提供营养。我们需要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来获取其中的营养物质。
2.
师:“请你推测一下,食物从口腔开始,经过我们体内的哪些器官?”
3.
PPT出示一张人体轮廓图(画一画并标出器官的名称)
4.
展示学生的食物旅行图
提问:“从口腔进来直接去胃里了吗?”、“心脏有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吗”、“食物从哪里出去?”等。
注意:学生会出现将小肠、大肠的位置画错,消化器官的顺序颠倒等,不急于纠正,让学生间先讨论。
3、
探究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请学生吃饼干,要求是:先观察饼干的样子,放入口中咀嚼,去感受饼干发生什么变化,去了哪里。
2.
学生交流:在口腔中变碎,变湿,接着咽到食道。
注意:食管长什么样子呢?会弯弯扭扭的吗?食物是直接掉下来吗?(直的、滑的、肌肉收缩将食物慢慢送下来)
3.
PPT动画演示饼干从进入口腔到达食道时的变化
4.
提问:“食物通过食道后去哪里呢?”
5.
教师出示一袋装着水、米、蔬菜的袋子。“反复揉捏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怎么变化?这个袋子像我们体内的什么器官?”
6.
师:“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形成食糜。那么食糜要送到哪里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呢?”
7.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肠长什么样?”请学生上台拉水管(5.5m),模拟小肠。再将其取出5小段,内含有绒毛毛巾。学生观察其结构,可借助尺子量一量褶皱的毛巾和展开的毛巾长度。
8.
学生交流自己观察结果。小肠这种结构特点有什么用?
9.
PPT出示小肠的介绍。
10.
提问:“食糜经过小肠消化,小肠从中吸收营养,那么食物残渣还是这么湿哒哒的被排除人体吗?接着食物要去哪里?”
11.大肠:吸收水分,贮藏食物残渣。
4、
构建起食物在体内旅行的具体变化和路线
1.
播放视频
2.
修正自己的食物旅行图
3.
交流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内的变化
五、
巩固拓展
1.
PPT出示消化器官和消化腺的介绍
2.完成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