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
一年级上
我
学
习
我
快
乐
1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我们一起去参观吧。
作者:吴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
注意生字的读音。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同桌合作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了解吗?
你认识这些
吗?
族
民
傣(dǎi)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
德昂族,也称“崩龙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
德昂族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
景颇族
语
词
认读
renduciyu
那这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老师?
意
词
了解
liaojieciyi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鲜明而美丽
意思是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
偏旁都是“提手旁,这些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
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呢?边读边想将相关的词语画出来。
小学生
凤尾竹
小鸟
猴子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蝴蝶
山狸
松鼠
小学生
凤尾竹
小鸟
猴子
国旗
大青树
铜钟
蝴蝶
山狸
松鼠
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
),有(
),有(
),还有(
)
的凤尾竹
的小鸟
的猴子
的国旗
的大青树
的铜钟
的蝴蝶
的山狸
的松鼠
我们再去认真的渎课文,想一想,这些事物都有哪些特点?可以找到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也可以用自己的词语形容。(完成练习)
认真观察,这些字在书写的时候,左半部分,右半部分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左宽右窄
书写指导:
上边扁小下边宽大,厂字下边两横中下横要长,竖提在下横处起笔。
字
生
书写
shuxieshengzi
竖提
撇捺组合有笔画,撇低捺高
书写指导:
戈字横起笔稍向上拉、位置靠上,注意里边是短横、一撇,不要写成其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作者吴然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描写大青树下一所富有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小学,展现了孩子们快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文章层次清晰,先写上学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在写课上和课下的情景,最后表达了自豪和赞美之情。语言优美、表达富有特色是本课的一大特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有一定识字量,具备基本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联系以识生字和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教师适当提示。
三年级开始练写习作,因此在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时,要鼓励学生尝试进行迁移运用。联系生活说一说写一写。
教学目标:
1.
通过借助拼音、利用汉字构字规律等方法正确认读坝、汉、艳”等10个生字,学写“绒、球、汉、艳”等13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近义词等方法理解“鲜艳、绚丽多彩”等词语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有新鲜感句子,体会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1.
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中相关句子学习表达。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书写生字。
1、能够读准字音/语言连贯/节奏准确的读通文章
1、能够找出有新鲜感的优美语句,想象画面,体会到校园生活的美好和作者的情感
1、仿照例句:“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出自己的学习模样,学校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课后反思
1.
欣赏歌曲,激趣导入(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选段。出示歌词:“五十六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2)激发阅读期待,引入新课学习。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这样一所小学,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在这所学校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我们一起去参观吧。2.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读音。(2)出示生字,指名读。(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火车,一人读一段。
齐读(3)看图片,猜名称。出示第一段,教师引读——
这么多少数民族,你了解吗?出示各民族服装图片,学生猜猜是哪个民族。认读词语: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4)理解词语联系上述图片和文中句子“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理解词语“鲜艳、绚丽多彩”。同学们,看。这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是如此的鲜艳,把学校打扮的绚丽多彩。那这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老师?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表示这些意思的?给他们找个近义词吧。提示: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5)联系偏旁和形声字构字规律学习字词。出示“打扮、飘扬、摔跤”。提示:观察“扮、扬、摔”,
“摔跤”一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形声字构字规律,将这两个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说到打扮呀,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些字的偏旁都是“提手旁,通过思考得出这些字都和手的动作有关。摔跤是一种竞技运动,先手臂相架,摔得部首就是“提手旁”,再伸出一条腿,脚脚相交,就是“跤”)(6)思考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里有什么?不出声音的读文章,将小学里出现的事物圈出来。????
a.
用大青树下“有……有……”的句式,说话???
?b.
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呢?再去书上找一找吧。????
c.
用大青树下“有……有……”的句式,说话。(7)
复习生字词,齐读第1段
(完成目标2)
3.观察比较,规范书写生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分类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出示“绒、球、汉、艳、服、扮、读、静、停、粗影”这11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除了“影”,其余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2)出示“晨、装”2个上下结构的字,这两个字在书写时上半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2.教师在示范书写时重点指导“晨、绒”提示:学生在写“晨”字时,下半部分“辰”字中提左边容易多写一撇,教师范写时注意提醒学生第9笔是竖提。“绒”的笔顺为:撇折、撇折、提、横、横、撇、斜钩、撇、点。(完成目标一)
说出意思相近的词语,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意思(评价任务一)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的读通顺句子;能够根据自己理解,读出语言的停顿/节奏/带有一定的韵律。(评价目标三)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新词。(评价目标一)
环节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书写汉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