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综合性学习
一轮复习
历年真题
考题
分值
考点
考查内容
题型
素养要求
2020
河南,6
8
分
语言表达
“
老家河南”
文化旅游
简答
语言建构与运用
2019
河南,6(
2)
6
分
语言表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简答
语言建构与运用
2018
河南,6
8
分
语言表达
诚信
简答
语言建构与运用
2017
河南,6
8
分
语言表达
二十四节气
简答
语言建构与运用
2016
河南,7
7
分
语言表达
数字化阅读
简答
语言建构与运用
命题规律与趋势
1.语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考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给一段材
料,提取关键性词语;
②用一句话概括新闻或材料主要内容;
③为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④从语段或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
2.图文转换题主要包括两大类:
一类是图画解读题,一般要求给各种类型的图画取名、介绍画面、概括画面内容、分析图画
蕴含的道理和揭示的社会现实,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内容谈自己的看法、得到的启示,等等。
另一类是图表分析题,这类试题要
求考生或介绍图表内容;或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
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或对图表内容进行探究;或对图表所反映
的社会现实发表看法。
1.语言的综合运用
综合性实践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如:给活动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给栏目取名,写一段串词;探究相关材料间的信息;审读图表;等等。
2.文学文化常识的运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常会涉及众多文学文化常识,学生学习时,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展示自我,彰显个性,给出独到见解。
3.跨学科渗透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综合性学习常考知识点
4.热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百姓生活,关注生存环境,对身边的人、
事、物多一些关心,对家乡的山、水多一些了解。
5.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综合性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对学生主动参与精神
的培养。
6.相同、相异知识的规律性探究
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综合性学习常考知识点
一、图表概括
表文概括题
2020年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新成果在“云”上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某班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前瞻
01
综合性知识常考题型
表文概括题
01
综合性知识常考题型
[材料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中,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手段的支撑。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
[材料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观看手机中的天气预测。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R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
[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人工智能可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分)
答案 (1)未来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人工智能可在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天气预测、交通出行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答题技巧:
(1)对表格内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表格,不要想
象或虚构。
(2)分析总结从该表格中得出的观点或结论。
答案包括调
查的目的、比较数据后得出的结果或此结果所蕴含的意义。
图文概括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
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
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
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
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
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02
综合性知识常考题型
材料三????漫画(见下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2分)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6分)
答案 (1)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诚信都很重要。(意思对即可。2分)
(2)(画面内容示例)画面的主体内容是一个人被关在牢笼里。他手抓栏杆,表情痛苦,左脚的铁链上连着一个写有“失信”字样的铁球。牢笼上压着许多写有“禁止”“限制”字样的标牌。(“人”“牢笼”“失信”“标牌”,一点1分,共4分;顺序合理,1分;共5分)寓意:失信者会受到惩戒。(意思对即可。1分)(共6分)
答题技巧:
(1)概括主题的方法: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通常要采用联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描述画面的原则: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
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7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
(1)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03
综合性知识常考题型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4分)
答案 (1)①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
②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③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
(2)(示例1)数字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利。
(示例2)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字化阅读。既要用它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答题技巧:
(1)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注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注意题目中的句式要求和字数限制。
(2)仔细分析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如找出比较对象、
比较角度、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
二、材料整合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
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
材料四:“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人间烟火抚疫后人心。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地摊经济之烟火气又回到熟悉的景象里!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
材料五: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综合选自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
(1)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2)请结合材料,从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角度谈谈你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4分)
答案????(1)“地摊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有助于中国经济复苏),(2分)
但需对它加强管理和引导。(2分)
(2)管理者:出台相应的管理法规,为经营“定规矩”;划定经营地点和时间段,不影响城市交通和环境卫生;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审慎执法、人性执法等。(2分)经营者:商家摊贩应自觉遵守管理法规;主动配合主管部
门的管理;诚信经营,保证商品质量;创新经营方式,持续长久经营等。(2分)(每个角度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1)材料一阐释了“地摊经济”的含义,揭示其解决就业压力的优点;材料二强调了“地摊经济”在解决就业方面的作用;材料三指出了各地“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材料四指明了“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以烟火气抚人心的积极作用;材料五点出“地摊经济”的问题和弊端。然后,将各材料要点进行整合,要注意题干中“不超过30个字”的限制。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概括和再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所涉及的关于“地摊”经营与管理中出现的弊端,选择从“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方面消除弊端、优化发展提出建议。
答题技巧:
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特别要注意有没有表达方式的要求、修辞手法的要求以及字数的限制等。
②阅读材料,捕捉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用无用、
主要次要,把有针对性的信息筛选出来。
③比较归类,整合信息。
一般从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归纳。
④依据题目,规范表述。
表述的语言要准确,不能出现语病;要保证所答语句合乎题目要求。
与名著阅读结合
与地域文化联系
与口语交际结合
三、综合运用
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
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
显家乡精神。
进行劝说或辩论
起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
创刊词、导游词,拟标语、广告语、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
方案,提建议,等等
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
绍名著内容
语文实践活动。(6分)
(1)看下面几则热点新闻材料,谈谈你对“青年人应该崇拜什么人”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说出理由。(4分)
为抗击疫情,84岁的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一边
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
“在我的心中,我的爸爸就是英雄,就是明星,就是我一生的榜样。”提起父亲,山东威海市城里中学的姜姝
冰同学总是自豪满满,不仅因为父亲对自己的爱和教育,更因为新冠肺炎暴发后,父亲身披白色战袍逆流而
上的举动。
疫情暴发后,国内许多明星纷纷携家带口出国避难,国外不少地方还出现了明星扎堆的“盛况”。他们用在国内赚的钱在国外惬意地吃着牛排,喝着卡布奇诺,不时还悠闲地发个微博“你们还好吗”。而当疫情
被基本控制后,他们又纷纷跳了回来,准备继续捞金。
01
02
(2)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2分)
假如你是该班班长,听到了图中老奶奶孙子——小明的话,你想怎样劝说他?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答案????(1)我们应该崇拜像钟南山专家、姜姝冰同学父亲一类的专家、医护人员等,理由是:①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心里想的首先是国家、集体、人民。②他们有担当精神,能担当大任。③他们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危险。
(2)小明,你不能埋怨奶奶啊。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她,我们要体谅、孝顺老人(或:要感谢奶奶)。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或:应该自己背书包)。
解析????(1)本题考查准确分析表达的能力。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材料第一、二段来阐明理由。第一段,钟南山院士只身赴武汉,姜姝冰的父亲逆流而上,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甚至生死之上,具有担当精神。第三段是反面事例,可分析其不可取之处,如有些明星,在国家有难时出国避难,疫情被基本控制后又马上回国捞金,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然后对比钟南山院士和姜姝冰的父亲等人的做法,综合作答。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观察漫画中的人物特点:奶奶拄着拐杖,背着书包,满头大汗,满脸愧疚;孙子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进行埋怨。答题时,注意要以同辈——班长的口吻进行劝说,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推卸责任,要体谅、感谢奶奶;二是要独立,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
九年级(1)班班委会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8分)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3分)
欧阳修宴饮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名人的“字”:A.幼安 ????B.子美 ????C.孔明
③在“戏曲文化展厅”,大屏幕正在播放鲁迅小说《社戏》中演戏场景的视频,视频里有一个涂成黑脸挂
着长胡子的男子,还有一个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这两个角色分别是“小旦”“老生”中的哪一个?
请你回答。(2分)????
涂成黑脸挂着长胡子的男子是 ????;咿咿呀呀唱戏的年轻女子是 ????。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
格。(3分
答案 (1)①敬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亲爱的同学们)(2分。每空1分)
②将“尊重”改成“遵守”。(或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③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2分)
(2)①醉翁亭 幽州台 黄鹤楼(3分。每空1分)
②C B A (3分。每空1分)
③老生 小旦(2分。每空1分)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语文知识的运用及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第(1)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
能力。①“敬爱”一般是对长辈或上级的敬语,这是班委会发的通知,对象是同学们,用“敬爱”不得体,应
改为“亲爱的同学们”或者直接称呼“同学们”。②画线的句子搭配不当,应该将“尊重”改为“遵
守”。③应用文中,一定要注意日期和署名的格式问题:署名在上,日期在下。故末尾的落款部分,应该是
署名“九年级(1)班班委会”在上,日期“2019年10月15日”在下。
第(2)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①联系课内诗文《醉翁亭记》《登幽州台歌》《黄
鹤楼》作答。②三位文化名人的“字”在教材的注释中均有介绍。③生,扮演的是男性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班级开展主题为“我爱家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3分)
【识城标,了解家乡】
杭州城标
◆城标由汉字“杭”的篆书演变而成,巧妙地将航船、城郭、建筑、拱桥等诸多要素(róng)入其中。
◆“杭”字古义即为“方舟”“船”,“杭”又通“航”,反(yìng)____了杭州之名源自“大禹舍舟登船”的历史典故。
◆城标以翘屋角与(yuán)_____拱门为表现形式,右半部分隐含了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的形象。
◆城标强调了字体的独特性,字体与图形相结合,
。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3分)
(róng)___入其中 反(yìng)___? (yuán)____拱门
(2)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惟妙惟肖
B.巧夺天工
C.栩栩如生
D.浑然一体
【写对联,宣传家乡】
(3)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2分)?(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学公约,爱护家乡】
(4)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4分)
【诵美文,歌赞家乡】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_________________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答案 (1)融 映 圆
(2)D
(3)A
(4)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
(5)C
解析
(2)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浑然一体:成为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句中指城标的字体与图形融为一体,所以D选项正确。
(3)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根据“仄起平收”原则,可以排除B、D选项。根据“词性相同”原则,“晴好”对“雨奇”,“一湖”对“千岛”,“照明镜”对“洗青螺”,对仗工整,故答案选A。
(4)本题考查口语表达技巧及分析对比能力。解答本题,先要比较“村民公约”与某小区的公约的不同,再从语言表达上探究这种不同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某小区的公约多用“不得”“严禁”“禁止”等具有命令意味的词语,语气更加强烈;而“村民公约”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语气更加委婉、亲切。另外,较之“某小区的公约”,“村民公约”更能让村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语境进行语句衔接与排序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语段,了解语段内容,然后梳理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借助关键词语正确排序。从内容上看,②句承接上文“航行需借风力”,再由“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可知,“借风力”在前,“人工拉纤”在后,故④③相连。①句是对④③句的总结。综合分析,正确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
本节完
感谢观看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