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课件
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
目录
前言
一
炎黄联盟
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三
尧舜禹的禅让
前言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后来的尧、舜、禹,都是著名的部族首领。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本课将结合考古发现,揭示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
炎黄联盟
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也有关于早期社会的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
炎黄联盟
盘古开天
尤等部落。部落之间展开攻伐,又不断合并,进而结成部落联盟,并推出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
涿鹿之战
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答: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和融合、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没有历史上多次民族大互动、大迁徙、大融合,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形成,中国也就不可能长期保持统一和稳定。从历史角度看,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
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证明当时已有较高的制陶技术。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湖南炎陵炎帝陵庙里的炎帝像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答: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虽说都是古人的传说,有些内容近乎神话,但无一不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近年来大量的考古材料,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并非完全虚有。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衣、食、住、行、医的变化。总之,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比如传说黄帝开始挖掘水井,就有考古资料作为证明。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发现的古代第一口井是距今约7
000年前河姆渡遗址的水井。还有距今约4
000年前,河南汤阴白营遗址
的水井,以及洛阳矬李遗址的一口圆形水井水井的出现,说明人们定居生活已经较稳定,具有了利用水源的能力。
又如炎帝发明砭石疗法。砭石疗法又名热法,顾名思义就是把石头或砂土加热,用植物茎叶、织物、毛皮包裹后,敷于身体疼处,可消除或减轻疼痛。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讲焚烧的植物、药物进行局部适宜温热刺,医治效果更臻完美,这就是针灸法的开端。热熨时所用的石子,古代医家称之为“砭石”。砭石在湖南长沙下麻战国墓地曾被发现。砭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医学在炎帝时期已开始有了萌芽。
考古学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距今8
000—6
000年前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这是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黃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向周围地区施加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关史事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甘肃秦安出土的彩陶盆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中原地区及周围地区的彩陶
三
尧舜禹的禅让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尧年老时,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年老时让位于禹。
尧舜禹的禅让
山西临汾尧庙
禹的父亲鲧(
gǔn
)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大禹治水像
问题思考
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
答: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1.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答:两者之间既有联系:远古传说中有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是真实的历史,并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两者之间又有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张;历史事实,则完全真实的存在的客观事实。
课后活动
2.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拜祭。平日到这里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对游客如何介绍黄帝的事迹?
答: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曾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陶寺都城遗址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15千米,距今4
300-4
000年,1999年发现,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这座大型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以及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陶质建筑残料。城内有两处高等级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有学者从陶寺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认为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知识拓展
①
礼器,用于祭祀等各种礼仪活动的器物。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彩绘龙纹陶盘和朱书符号陶壶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国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