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2.5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 会用定义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1:直线与圆有哪些位置关系?如何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与圆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
问题2:如何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探索新知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要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联立它们的方程,通过判定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得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进而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若相交,可以由方程组解得两交点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弦长.
例1 已知直线和圆心为C的圆,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直线l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
解法1:联立直线l与圆C的方程,得,
消去y,得,解得.
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把分别代入方程①,得.
所以,直线l与圆C的两个交点是.
因此.
解法2:圆C的方程可化为,因此圆心C的坐标为,半径为,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
所以,直线l与圆C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如图,由垂径定理,得.
例2 过点作圆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
解法1:设切线l的斜率为k,则切线l的方程为,即.
由圆心到切线l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1,得,解得或.
因此,所求切线l的方程为,或.
解法2:设切线l的斜率为k,则切线l的方程为.
因为直线l与圆相切,所以方程组只有一组解.
消元,得.①
因为方程①只有一个解,所以,解得或.
所以,所求切线l的方程为,或.
过一点作圆的切线,切线的条数由该点的位置确定:若点在圆外,则切线有两条;若点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若点在圆内,则无切线.
例3 一个小岛的周围有环岛暗礁,暗礁分布在以小岛中心为圆心,半径为20 km的圆形区域内. 已知小岛中心位于轮船正西40 km处,港口位于小岛中心正北30 km处. 如果轮船沿直线返港,那么它是否会有触礁危险?
解:以小岛的中心为原点O,东西方向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为了运算的简便,我们取10 km为单位长度,则港口所在位置的坐标为,轮船所在位置的坐标为.
这样,受暗礁影响的圆形区域的边缘所对应的圆的方程为. 轮船航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为,即.
联立直线l与圆O的方程,得.
消去y,得.
由,可知方程组无解.
所以直线l与圆O相离,轮船沿直线返港不会有触礁危险.
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时,先用坐标和方程表示相应的几何元素:点、直线、圆,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然后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最后解释代数运算结果的几何含义,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这就是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要素,如点、直线、圆,把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的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三)课堂练习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
A.相切 B.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C.直线过圆心 D.相离
答案:B
解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因为,故直线与圆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故选B.
2.圆截直线所得的弦长等于( )
A. B. C.1 D.5
答案:A
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则圆的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3.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则( )
A. B.1 C. D.或1
答案:D
解析: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根据题意,得,即,解得或.故选D.
4.过点且和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圆心为,半径,则圆心到切线的距离.若切线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与圆相切,符合题意;若切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即,此时有,解得,此时直线的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或.
5.已知圆,直线.
(1)求证:直线过定点,且直线与圆相交;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最短时的方程.
答案:(1)将点的坐标代入直线的方程,
得左边右边,所以直线过定点.
因为,所以点在圆内,
所以对任意的实数,直线与圆恒相交.
(2)由平面几何的知识可得,被圆截得的弦最短时与直径垂直,
因为,所以此时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四)小结作业
小结: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作业:
四、板书设计
2.5.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与圆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与圆相离,没有公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