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6-04 20:50:25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2)
为什么山区公路多沿等高线修筑?  
答:山区地势陡峭,往往造成公路的坡度比较大,行车不安全。而沿等高线修筑可以使地形相对平坦,减小公路坡度。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判断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⑵ 山峰A和B哪个较高
⑶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属于(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山顶
山谷
鞍部
峭壁
B
B
根据如图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判断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⑵图中的山峰海拔最高不超过 _____米。
(3)如果要在A、B之间修一条公路, 选择怎样的线路较为合理
山谷
山脊
鞍部
400
答:沿等高线方向
盆地
高原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各表示何种地形?
地形的变化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而在它的东段有一条深深的刻痕,即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该地区由于受到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的影响不断抬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雅鲁藏布江河水的不断冲击。
地形的改变因素
1、内 力
2、外 力
火山
地震
地壳运动
流水侵蚀
泥沙堆积
生物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想一想:瀑布会对岩石产生什么影响?
黄土高原为何沟壑纵横?
想一想:河流中的小岛是怎么长大的?
想一想:
溶洞是怎样形成的
想一想:海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受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而逐渐崩解、疏松或改变化学成分,变成岩屑和砂土,这种现象称为风化,这种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的岩石
风蚀景观
冰川地貌
流水冲刷
流水沉积
风的吹蚀
冰川作用
流水冲刷
桂林溶洞
流水侵蚀
科罗拉多大峡谷
流水冲刷
风的吹蚀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请你来小结: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哪些?
思考:
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外 力
泥沙堆积
生物因素
火山
地震
地壳运动
风力
海浪
冰川
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
使地球表面处于平坦。
主导
塑造师
流水侵蚀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思考: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
请你来诊断:
北京大学登山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阿尔卑斯高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可证明这里曾经 。
海洋
陆地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煤炭层,
说明这里曾是 。
思考:
1、沧海变桑田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2、“海枯石烂”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飞沙走石
水滴石穿
下列成语或诗词分别属于什么作用?
——风力搬运
——流水侵蚀
请你来选择:
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
A
1: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 )
A: 火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风力的作用 D:地震
D
B
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C
4: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5: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D
流水
6: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7: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C
A
地球上的各种地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中其实还包含我们人为的因素,为了使我们的地球美丽“健康”,让我们一起爱护地球!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