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复习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复习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7 18:56:46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
1.
(2019·自贡)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陈独秀、蔡元培
B.
李大钊、康有为
C.
鲁迅、魏源
D.
胡适、梁启超
B
2.
(2019·呼和浩特)右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
A.
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
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
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
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A
3.
(2019·济宁)“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B.
《文学改良刍议》
C.
《狂人日记》
D.
《劳动界》
B
知识点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4.
(2018·眉山)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  )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C
5.
(2018·扬州)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
平等、自由
B.
自由、民主
C.
民主、科学
D.
科学、平等
B
6.
新文化运动中,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鲁迅的白话小说(  )
A.
《敬告青年》
B.
《狂人日记》
C.
《文学改良刍议》
D.
《文学革命论》
D
7.
(2019·连云港)某学者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  )
A.
提倡民主
B.
提倡科学
C.
提倡新道德
D.
提倡新文学
C
8.
(2019·孝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
A.
原因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A
9.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但生肖都属兔,因此他们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陈独秀受蔡元培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B.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倡白话文
D.
李大钊把民主与科学形象地比喻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D
10.
(2019·泸州)在中国古文中没有第三人称的女性代词。提倡白话文以后,刘半农勇于破旧立新,以一句话为例,创造了“她”字。他说:“他来了,诚然很好;不过我们总要等她。”“她”字的创造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B.
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度
C.
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
D.
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D
11.
(2019·广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
A.
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
B.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
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
D.
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D
12.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B.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
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D.
对东西方文化做了客观的评价
1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5年9月,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的刊物——
《青年杂志》,以后迁到北京出版,改名《新青年》。这个杂志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主办的,他写过一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他说:“……这几条罪状,本社同人(仁)当然直认不讳,但是追本溯源,本社同人(仁)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有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
(1)文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陈独秀在哪次运动中提出来的?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3)简述这场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4.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20世纪初,在中国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毁灭——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说法对不对,并说明理由。
不对。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拯救——新文化运动的历程】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宣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民主与科学。
(3)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在语言文学方面力倡白话文,开展了文学革命,并影响至今。请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例代表作品。提倡白话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等。
开启民智,推动文化平民化,传播新思想等。(共22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的爆发
A
1.
(2019·郴州)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
辛亥革命的爆发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
2.
(2019·盐城)“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中国存亡,就在此举!”材料中的“此举”指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C
3.
(2018·日照改编)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取消“二十一条”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取消对德和约
A
知识点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
4.
(2019·济宁)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
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
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
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B
5.
如图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报纸中有“免曹(汝霖)令已下”等字样。该报纸最能说明(  )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
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
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
A
6.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高呼着口号的青年学生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毫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直接目标实现的表现不包括(  )
A.
取消“二十一条”
B.
撤销卖国贼曹汝霖的职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
知识点三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C
7.
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因为(  )
A.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C.
它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它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B
8.
(2019·无锡)“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B
9.
(2019·福建)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A
10.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召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材料所涉及的运动的性质是(  )
A.
一次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
B.
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C.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
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
11.
(2018·莱芜)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
A.
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
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
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
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C
12.
(2019·衡阳)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掲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
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
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3.
(2020·湖南娄底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年(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习近平还强调,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1)口号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精神意志的体现。请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的是什么?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明确表达了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正确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呢?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14.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在不断推进的历史长河中,青年始终以其活跃的思维和勃勃的生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走在时代的最前列。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感知历史 提取信息】
材料一 如图
(1)结合漫画,指出巴黎和会所作出的什么决定导致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
巴黎和会上通过《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搜集材料 积累知识】
材料二 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明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
1919年5月4日下午,3
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
(2)据材料二,指出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青年学生。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
【深入探究 获得认识】
材料三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3)据材料三,指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
爱国、民主、科学、进步。(根据材料概括,意思相近即可)
【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
(4)为弘扬五四精神,某校团委拟向全体学生征集题为“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请你积极参与,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段誓词。(30字左右)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等。(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国第一个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  )
A.
鲁迅
B.
胡适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C
2.
(2019·株洲)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文章介绍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
胡适
B.
鲁迅
C.
李大钊
D.
陈独秀
D
3.
(2018·贺州)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B.
积极倡导文学革命
C.
对传统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偏向
D.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
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B.
由俄国传入中国
C.
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D.
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B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2018·自贡)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
A.
新文化运动诞生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人民军队的创建
D.
国民大革命发动
A
6.
(2020·福建龙岩新罗区期中)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领导工人运动
B.
统一中国
C.
推翻帝国主义
D.
打倒军阀
知识点三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C
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了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作为党公开从事工人运动的总机关。这一机构是(  )
A.
中华全国工人组织部
B.
中国工人劳动委员会
C.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D.
中华工人劳动书记部
D
8.
(2020·福建龙岩新罗区期中)使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转向低潮的事件是(  )
A.
长辛店工人罢工
B.
省港工人大罢工
C.
上海工人大罢工
D.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遭到镇压
B
9.
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在中华大地上,李大钊第一次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由此判断(  )
A.
李大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B.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C.
李大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李大钊主张学习俄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
10.
烟雨楼旁有条红船。习近平曾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A
11.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  )
A.
确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B.
确定了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
C.
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确定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
D
12.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  )
A.
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B.
必须开展武装斗争
C.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
李达、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
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
陈公博、包惠僧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旅日
周佛海
武汉
董必武、陈潭秋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材料二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都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聚在一起?
(2)材料二中的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与中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4.
(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第一簇革命星火。随后不久,在浙江嘉兴南湖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几个栏目,请你参与。
【成立条件】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积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准备。1920年,教育家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同年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1)陈望道等人的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会议代表】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2)陈独秀是否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没有。因为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典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
项目
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A________
中心工作
B________
选举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3)请你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简表》中的A、B处填写完整。
A:共产主义;B: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大意义中,你是如何理解其中的“新”字的?
“新”指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坚定的领导者;从此中国开始了真正的革命新时代,工农运动日益高涨。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符合题意即可)(共3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时间轴
陈独秀在
中共一大
陈独秀
胡适发表李大钊发
上海建立
召开,中国
创办《青
《文学改表《麻民
五四运
共产党早
共产党
中共
京汉佚路工
年杂志》
良刍议》的胜利》
动爆发
期组线
成立
大召开
人大罢工
1915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5月4日
7月
7月
2月
单元网络建构
原因:新旧思想冲突
兴起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主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学革命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积极性: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意义(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
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时间、地点:1919年6月、上海
五四运动扩大主力:工人、商人、学生
新民主主义
斗争形式:罢工、罢市、罢课
革命的开始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评价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条件「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中国共产
日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党诞生
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党的成立
意义: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中共二大
最低纲氯:打倒军阀,推淘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共32张PPT)
第四单元综合提优测评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C
1.
(2018·北京)某校排练了一部历史剧,其中一句台词是:请“民主”和“科学”两位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据此判断在这部历史剧中表现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北伐战争
C
2.
(2020·河北石家庄高邑县期末)“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
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
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
A
3.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100多年前在陈独秀眼中,合格的时代新人应(  )
A.
具有民主科学思想
B.
支持中华民国政府
C.
宣传儒家传统道德
D.
主张变法维新运动
D
4.
(2020·辽宁锦州黑山县期中)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5.
(2020·山西临汾侯马期末)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它们分别指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
6.
(2019·江西)“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一二·九运动
B
7.
(2018·阿坝州)“参加游行的有来自北京十三所大专院校的大批学生,人数激增到五千人,巨大的横幅上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和‘诛卖国贼曹汝霖’的字样。”这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
C.
武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D
8.
某电视台举办了以“青春梦想,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五四青年节晚会。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始 
②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③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9.
(2019·菏泽)五四运动爆发后,有学者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观点主要肯定了五四运动的(  )
A.
爱国主义精神
B.
民主科学精神
C.
民主法治精神
D.
民主革命精神
A
10.
(2019·宁波)“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11.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发表(  )
A.
《敬告青年》
B.
《狂人日记》
C.
《文学改良刍议》
D.
《文学革命论》
D
12.
李大钊认为写作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是(  )
A.
首倡使用白话文
B.
呼吁并推动维新变法
C.
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D.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A
13.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浙江嘉兴,瞻仰嘉兴红船。与红船有关的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
A
14.
(2020·安徽池州东至县期末)“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A
15.
(2020·河南三门峡陕州区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次会议(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
16.
(2020·福建龙岩新罗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它是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启蒙开始逐步发展为全国各阶层人民参加的政治运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中国》
材料三 1921年7月,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召开会议,后来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从此,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徐云根《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空前”的表现,并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关系。(4分)
民主与科学。
广泛的群众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材料三中“会议”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4分)
(4)请为以上三则材料所述史实总结出一个主题。(4分)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党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新时代的曙光。
17.
(2020·福建龙岩永定区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变法的主要内容(部分)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业,提倡开办实业
政治方面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文教方面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
军事方面
整顿陆海军,裁减冗兵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运动倡导者的梦想”。(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改革对中国历史的主要影响。并概括这次改革的性质。(6分)
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归纳“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4分)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与科学,使青年人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4分)
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材料一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参加了一次重要大会。
材料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1)材料一中的“大会”于哪一年在什么地方召开?(4分)
(2)有利于这次大会召开的思想条件是什么?(2分)
1921年;上海。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3)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4分)
(4)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3分)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材料三 1923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汉口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林祥谦被俘,英勇就义。
(5)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什么部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2分)
(6)1923年2月,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哪次工人运动?这次运动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以怎样的教训?(6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或二七大罢工)。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