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余秋雨:“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结合材料: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
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1)收权,加强地方控制
1.措施
材料一
(宋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从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
①行政(削实权):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
(1)收权,加强地方控制
1.措施
②财政(制钱谷):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材料三
禁军聚之京师……皆一以当百。诸镇皆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制治于未乱故也。
——司马光《涑水记闻》
③军政(收精兵):
(1)收权,加强地方控制
1.措施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
特点: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①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
②财政(制钱谷):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
(1)收权,加强地方控制(笔记)
1.措施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财政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唐:三省六部
尚书省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枢密使(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军政
三司
枢密院
度支
盐铁
户部
台谏
御史中丞
知谏院
监察
御前会议
调兵权
(2)分散机构权力
①在中央:
二府三司制
从汉唐到宋朝
相权逐渐削弱
君权逐渐加强
1.措施
殿前司
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军司
三衙
统兵权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②地方: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目的:
四监司
(2)分散机构权力
1.措施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
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即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2)分散机构权力(笔记)
1.措施
①在中央:二府三司三衙一台谏
②地方:路一级设立“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特点:分化权力,机构众多
一、江山初立、尚文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