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

文档属性

名称 林黛玉进贾府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7-27 2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林黛玉进贾府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课 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林黛玉进贾府 年级:高一 学期:下期
目标 1、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人物。
重点 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
思路 重点突破(林黛玉形象分析由形而神,把握人物性格)——分析探究其他主要人物形象
方法 阅读体会,合作探究 多媒体辅助,直观感受形象
资源 1、教师教学用书。2、《红楼梦》原著。3、电视《红楼梦》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预设(第二课时)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 导 入 1、 播放《枉凝眉》,展现宝黛相会的视频 2、 上一节课我们把握了课文的故事情节,知道黛玉起着串连情节的作用,作者借黛玉之眼给我们展现了贾府的全景,同时这一节中主要人物也集中登场,请同学从中找找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形象,并进行一下点评。 1、 学生随音乐进入故事氛围。 2、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1营造气氛,披情入境。 2了解学生初读课文对人物的把握情况。
二 看 其 容 在众多鲜明的形象中,既是线索人物又是主要人物的黛玉无疑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当作者借黛玉之眼给我们展现了贾府的全景时,我们从众人的眼中看到了怎样的一个黛玉? 1、众人眼中的黛玉: 只作初步勾画。众人关心的是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2、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3、 宝玉眼中的黛玉: 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学生细读课文,合作探讨,描述黛玉之容。 在比较中让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鉴赏人物。
三 观 其 形 在众人眼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病若西施的黛玉,那么容貌标致和气派不凡的黛玉又有着怎样的言行?又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黛玉?(这里可穿插一段黛玉改喝茶习惯的视频,通过87版和新版《红楼梦》的对比来直观感受细节的作用) 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相关细节,讨论分析这些细节分别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刻画,达到怎样的效果。 对人物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模式化的套话中,要学会从细微处把握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四 品 其 神 通过看其容,观其行欣赏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世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但在上一节课上我们也说了黛玉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贾府,从黛玉的感悟中我们又能发现黛玉的什么特点。 学生三读课文,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黛玉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学生透过众人的视角把握黛玉的形象可能不太难,但是学生难于发现在黛玉观察贾府的人物场景的同时凸显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为什么黛玉能看出他人之所不能见,听出他人之所不能听,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黛玉的视角反观其独特的身份立场、文化修养和个性特征。 对小说的阅读不仅要有直观的感受,也要有理性的分析,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从读到品的提升。
五 探究 探究《林黛玉进贾府》中哭和笑
文中共25处直接写笑,哪些人物笑了?他们为什么要笑?本文中几次写到哭?是哪些人在哭?从这笑与哭中塑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后派代表进行阐述。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作品某一共同特点加以对比,在对比中赏析人物。
六 作业 设计 课后请学生再读课文,赏析另外两位主要人物宝玉与王熙凤的出场,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赏析人物的方法,就其中一位人物写一篇赏析短文。
自我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最成功的是获得了不少鉴赏文学作品的经验,感受到从语言入手,从细节入手,引入体验学习方式,找到了解读文学作品的途径,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教学策划和教学过程的调控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还留下了很多遗憾。此外,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还存在概念化倾向,如何很好地保护学生的个性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