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0: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这节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和释放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为目的来设计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9页
[教材简析]
教材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的安排具有如下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一方面,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一些图案作为观察和操作的材料,便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丰富对称图形的认识,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教材通过提供不同国家的国旗图案、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世界上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等素材,使学生在感受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的同时,拓宽了知识视野。
2.设计形式多样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把一个图形对折,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启发学生采用剪纸等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创造才能,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形状各异的轴对称图形,并且最后还让学生尝试去摆轴对称的造型,使得学生有机会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结合观察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欣赏有关图案、图片的对称美,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热情。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认识和探索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知“对称美”
(一).欣赏中国剪纸。
师:欢迎来到数学王国,一起去看看小精灵为大家准备了什么。
师:请边看边思考:每一幅剪纸作品的左右两边或者上下两边有什么特征?(课件放剪纸图片,并且配上琵琶曲《一枝花》,美图配上优美古典的音乐,更容易升华学生对于对称美的认识。)
师:你们发现每一幅剪纸作品的左边和右边,或者上边和下边,有什么特征了么?(生:一样。)
师:可以具体的说一说么?哪几幅作品是左右两边一样的,哪几幅作品是上下两边一样的?(让学生上黑板指着说。)
师:我们把这种左右或者上下两边完全一样的现象,用一个词来表示,叫做?(生:对称。)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也具有这种对称的特征呢?
师:这样对称的物体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对称方面的知识。
(二)、从剪纸中发现轴对称现象。
师:付老师也带来了3幅自己的剪纸作品,比较简易的剪纸,看看它们都是对称的么?(生:是对称的。)
师:那我们用什么办法就能知道它们是不是对称的呢?(生:对折。)
师;对折——是一个好办法。(板书:对折)
师:请用学具袋中的这三种剪纸,折一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现。完成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对折的,对折后发现了什么?
1、爱心
师(以爱心为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对折的?(生:沿中间左右对折。)
师: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生1:对折后,爱心只剩下一半了,另一半被遮住了。生2:对折后,我发现爱心的左右两边一样大了。生3:对折后我发现爱心的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你怎么知道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了呢?(学生用手描着对折后爱心图形的边线:大家看,爱心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叠到一起了,边上不多也不少,说明两边的大小一样,形状也相同。)
师:他说的完全重合是因为?(生:两边的大小一样,形状也相同。)这个词用得真准确。(板书:两边完全重合。)
2、小树
师:小树你是如何对折的?(生:沿中间左右对折。)
师: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生:对折后,发现小树的两边完全重合了。)
3、葫芦
师:葫芦你是如何对折的?(生:沿中间上下对折。)
师:对折后有什么发现?(生:对折后,发现葫芦的两边完全重合了。)
4、引出对称轴,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发现爱心、小树和葫芦,沿中间左右或者上下对折后,他们的两边都会?(生:完全重合。)
师:再把对折的图形展开看,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么?(生:中间有一道折痕。)
师:这道折痕是怎么来的?(生:对折折出来的。)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给他取个名字叫做?(生: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那么,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猜猜他们叫做?(生: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师:那么这三个图形都是?(生:轴对称图形。)
师:爱心是沿对称轴左右对称的。那么小树是?葫芦是?
5、画对称轴
师:你们知道葫芦的对称轴在哪里么?(生:上下对折后中间的一条横线)(如果出不来,就说请向老师这样说,上下对折后中间的一条横线。)
师:仔细看老师是如何画对称轴的?首先拿一把——直尺,然后把直尺比在——折痕上,最后画一条点画线——这条直线由点组成,所以叫做点画线,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虚线。
师:你们认为在画对称轴时,必须注意什么?(生:1、画的是点画线。2、对称轴的两端必须延伸到图形以外。)
师:一起来看大屏幕上演示的对称轴的画法,你们可以跟着大屏说一说。
师:(总结):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注意:1、对称轴要画成点画线。2、对称轴的两端必须延伸到图形以外。
师:谁来说说小树的对称轴在哪里?请上来边指边说。(生:左右对折中间的一条竖线。)
师:你能找到爱心的对称轴么?请上来边指边说。(生:左右对折中间的一条竖线。)
师:请翻开数学书第29页,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划下来,全班齐读一遍。然后看概念上面的小树和爱心,请拿出你们的直尺和铅笔,为小树和爱心划上对称轴。(找学生的书上来展示,全班评价。)
(三)练习
1、判断,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用手势打“√”,不是的用手势打“╳”。
师:蜻蜓是轴对称图形么?在脑子里把蜻蜓对折一下。
师:为什么说蜻蜓是轴对称图形?(生:沿中间左右对折,对折后发现蜻蜓的两边完全重合,所以蜻蜓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说说蜻蜓的对称轴在哪里么?(生:左右对折后中间的一条竖线。)
……
2、想一想: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下面请用你们学具袋中的这些图形,通过折一折,完成下面的活动目标。
(目标:1、折一折,看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是轴对称图形的,试着找出他的所有对称轴。
3、完成活动目标的,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师:最喜欢魏梦洁,完成以后,能迅速把所有学具收到座位洞里面,用最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师:通过对折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有没有对称轴?
……
3、小小剪刀手
师:学了这么久,你们知道该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了么?(生:沿中间/对称轴对折后,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
师:如果,给你一张像这样的彩纸,你打算如何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先?(生:沿中间对折)。
师:为什么要对折?(生:保证两边完全一样。)
师:然后呢?(生:在对折后的纸上画图。)
师:最后?(生:沿着画得图剪下来,再展开就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看看我们的电脑小博士给我们提的几点要求吧。(要求:1、剪一个轴对称图形。2、为了方便展示,请剪得大一些。3、剪好后,检查剪得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收集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大家边欣赏,边判断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说出他们的对称轴。)
(四)欣赏
师:轴对称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示蜻蜓、飞机,介绍轴对称图形不仅有对称美,而且具有科学性。
A、蜻蜓的对称是平衡的需要,人们受到启发,设计出来的对称的飞机,平衡的飞翔在蓝天之上。
B、脸谱里面也藏着轴对称。他们都是左右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的一条竖线。
C、许多国家的国旗也是对称的,这是——加拿大的国旗,它是——左右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的一条竖线……
D、还有轴对称的建筑。(故宫、大清真寺、伊犁大桥……)
E、自然界中的景物和它的倒影中也有轴对称的影子。
……
五、全课小结,升华“对称美”
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当然不止这些,还等着同学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更多,去创造更多,好么?
预备习题:
2.
说一说下面的数字图案,哪些是轴对称的?
(3和8重点分析。)
3.
连一连,打开后是怎样的图形。
(两种方法:想出第一排图形的另一半,或者想出第二排图形的一半。)
4.
想想它的另一边,猜一猜这是什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