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第一章地球活动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第一章地球活动课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7 20: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课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课题
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用手电筒演示直射、斜射光线,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知识。
2.通过观察一天中清晨、正午、傍晚的太阳高度,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用手电筒演示直射、斜射光线,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一天中清晨、正午、傍晚的太阳高度,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实验技能。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我们每天都沐浴在太阳光下,它对我们影响巨大,地球表面的热量与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大小密切相关。那么,太阳光的直射、斜射对地球表面获得热量的多少有何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吧!




一、观察一:太阳光照射角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读教材第21页的“图1
-
4
-
5 手电筒光线模拟太阳光照射状况”和第22页的“图1
-
4
-
6 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观察的结果填表。
2.根据观察的结果填表。
【观察结论】 太阳光直射、斜射与地面获得热量的关系: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热量多。阳光斜射,地面获得热量少。
二、观察二: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小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阅读教材第23页的“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观察的结果填表。




【观察总结】 一天中,太阳高度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正午太阳高度大,地面获得的热量多。
三、观察三: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对不同季节气温高低的影响。
阅读教材第24页“图1
-
4
-
7
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观察的结果填表。
【观察总结】 1.一年中,北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地面获得热量最多;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地面获得热量最少。
2.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主导因素是太阳高度。




探究点、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和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
认真观察以下图片,小组合作讨论,并共同总结。
1.如果我们分别在有甲、乙、丙这样的太阳光照的地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大小的顺序依次是丙、乙、甲。
2.
一天之中,正午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最热。
1.楼间距的设计主要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填季节)。
2.按采光要求,北京、哈尔滨
、南京、广州四个城市楼间距设置最大的应该是哈尔滨。
【教师小结】 “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获得的热量有多有少;同一时间,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都与太阳照射角度的大小密切相关。








1.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多少的主导因素是
( B )
A.白昼的长短
B.太阳高度
C.海陆因素
D.季风
2.一天中,我们这里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
( B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一样大
3.五带中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照最多的是
( C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南寒带
4.某房地产开发商欲在北纬40°某城市建造商品住宅楼,要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楼间距的设计主要考虑    日影子的长短
( A )?
A.冬至
B.春分
C.夏至
D.秋分




5.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探究。
活动材料:
1米长木杆
1根、卷尺1个、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1)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2)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3)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和绘图。
观测结果:
上图是我市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区分一下:甲图是冬季测绘的;乙图是夏季测绘的。
归纳分析:
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拓展延伸:
若甲、乙两图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乙图;北方同学测绘的是甲图。
原理应用:
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下图)。
请你分析:
(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冬、夏)季的光照情况。
(2)青岛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青岛大于广州(填大于或者小于)。
课堂
总结
本节课通过观测了解太阳光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本课设计引导学生从工具的准备、观察、记录,到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整个过程中都充分参与。开展地理观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培养学生规范详实的观察记录,科学缜密的分析推断能力,养成科学严谨的实践风格。
教案使用建议: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与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在两种不同运动的体现,不论是观察时间的确定还是观察数据的记录,或是观察结果的最终推论,都应该有不同的观测时段、记录形式,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