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训练6: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021·福州质检)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2.如图中曲线为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M、N、P三点分别表示三份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温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其他条件不变,加水稀释N点溶液可使其至M点
B.M、N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P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
C.其他条件不变,将P点或N点溶液降温40
℃后溶液均可至M点
D.维持溶液原温度蒸发溶剂时,M、N点均不动,P点垂直上移可至N点
3.
(2020·福建模拟)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100
g水中加入120
g固体,充分搅拌,在不同温度下存在①②③④四种状态。对这四种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四种状态均为饱和溶液
B.状态①降温至10
℃,有110
g晶体析出
C.质量分数:状态③>状态②
D.状态④升温再蒸发掉部分水,质量分数可能与状态①相同
4.(2020·无锡中考)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t1
℃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相等
B.t2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t1
℃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D.t2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2021·厦门质检)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
℃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将t3
℃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C.t1
℃时,等质量的甲、乙恰好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的质量甲大于乙
D.t3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6.
(2020·东莞中考)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t2
℃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B>C>A
C.t1
℃时,30
g固体A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
g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40
℃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降温到20
℃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40
℃时烧杯a、b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图丙烧杯a中的固体移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
g
D.20
℃时烧杯b中溶液达到饱和
8.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1)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
℃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
(填字母)。?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9.
(2021·泉州质检)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
℃时,把50
g甲加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
(3)稍微加热丙的饱和溶液即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
(4)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5)当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分数(w)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①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一定相等
②t2
℃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2
℃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
℃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t1
℃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溶解度都变大
10.(2021·福州质检)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40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3)20
℃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
℃,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20
℃时,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PAGE专项训练6: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021·福州质检)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
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
D.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
2.如图中曲线为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M、N、P三点分别表示三份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温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A.其他条件不变,加水稀释N点溶液可使其至M点
B.M、N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P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
C.其他条件不变,将P点或N点溶液降温40
℃后溶液均可至M点
D.维持溶液原温度蒸发溶剂时,M、N点均不动,P点垂直上移可至N点
3.
(2020·福建模拟)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100
g水中加入120
g固体,充分搅拌,在不同温度下存在①②③④四种状态。对这四种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四种状态均为饱和溶液
B.状态①降温至10
℃,有110
g晶体析出
C.质量分数:状态③>状态②
D.状态④升温再蒸发掉部分水,质量分数可能与状态①相同
4.(2020·无锡中考)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t1
℃时,KNO3的溶解度与NH4Cl的溶解度相等
B.t2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t1
℃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肯定无晶体析出
D.t2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2021·厦门质检)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t2
℃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将t3
℃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C.t1
℃时,等质量的甲、乙恰好完全溶解形成的溶液的质量甲大于乙
D.t3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6.
(2020·东莞中考)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t2
℃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B>C>A
C.t1
℃时,30
g固体A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
g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固体,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40
℃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降温到20
℃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40
℃时烧杯a、b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图丙烧杯a中的固体移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
g
D.20
℃时烧杯b中溶液达到饱和
8.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1)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小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大压强 。?
(2)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t1
℃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 a (填字母)。?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9.
(2021·泉州质检)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把50
g甲加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不饱和溶液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5% 。?
(3)稍微加热丙的饱和溶液即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4)除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步骤是加水溶解、加热浓缩、 降温结晶 、过滤、洗涤、干燥。?
(5)当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分数(w)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③④ (选填序号)?
①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一定相等
②t2
℃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将t2
℃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
℃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t1
℃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溶解度都变大
10.(2021·福州质检)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20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
g 。?
(2)40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 乙(填“>”“=”或“<”)。?
(3)20
℃时,将6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
℃,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20
℃时,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A、C (填序号,下同), E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