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知识点一:软体动物
1.代表动物--双壳类动物(重点)
2.其他软体动物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重点)
1.代表动物--双壳类动物(重点)
(1)概念:河蚌、扇贝、文蛤、蛏等软体动物,它们的外面都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成为双壳类动物。
(2)生活环境及习性:双壳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在泥沙中,有的营固着生活。
1.代表动物--双壳类动物(重点)
(3)形态结构
①外套膜:身体表面的肉质膜,可分泌石灰质物质形成贝壳。
②教材第14页“观察与思考”:
1.代表动物--双壳类动物(重点)
(4)运动:用足缓慢地运动。
(5)摄食与呼吸:在吸水和排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其他软体动物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
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重点)
(1)海产养殖
(2)食用
(3)药用
(4)工艺用或装饰
(5)对人类的危害
知识点二:节肢动物
1.昆虫
2.其他节肢动物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昆虫
(1)代表动物--蝗虫
①身体分部:蝗虫的身体分头、胸和腹三部分。
a.头部--蝗虫的感觉中心。有眼、触角等感觉器官。蝗虫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仅能感光)和一对复眼(能成像)。触角分节,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b.胸部--蝗虫的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足分节,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翅适于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c.腹部--蝗虫的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是生殖和代谢中心。
1.昆虫
(1)代表动物--蝗虫
②呼吸--胸部后两节和腹部有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蝗虫的呼吸靠与气门相连的、位于身体内的气管完成。
③附肢--触角和足是蝗虫的附肢,节肢动物以附肢分节而得名。
④外骨骼--外骨骼不仅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的作用。(蜕皮: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发育时,昆虫就会蜕去原来的外骨骼。)
1.昆虫
(1)代表动物--蝗虫
1.昆虫
(2)其他昆虫
蚊、蝇、蜻蜓、蝴蝶等
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
2.其他节肢动物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虾、蟹等富含动物蛋白;
(2)蜜蜂等昆虫为植物传播花粉;
(3)蝎、蜈蚣等可以入药;
(4)某些蚊虫传播疾病,蝗虫过多危害农作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