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练习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2.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
胃溃疡等疾病。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
)
①NaOH ②Na2CO3 ③NaHCO3 ④肥皂水 ⑤Al(OH)3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⑤
3.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4.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5.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
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铜溶液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
8.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混合,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混合后的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CO2
B.AgNO3
C.Cu(OH)2
D.BaCO3
9.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0.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0--50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60--100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
D.?100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11.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
?)
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
C.在打开活塞
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
12.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璨物质,冷却到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13.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
A.
NaCl、H2O
B.
NaClO、H2O
C.
NaCl、NaClO
D.
NaCl、NaClO、H2O
14.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15.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右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这些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Na2CO3
B.Fe
C.Ba(OH)2
D.CuO
16.现有如下药品:NaOH溶液、浓H2SO4、Na2CO3溶液、Fe、Mg、酚酞试液、蒸馏水,用来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请回答:
(1)实验时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小试明进行酸碱中和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振荡,最后滴加2滴酚酞试液,振荡,溶液不变色。小明据此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①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
②请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选用提供的药品继续实验,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方案为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酸和碱之间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在图甲中,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实验2: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往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图乙所示。请判断A点时溶液的酸碱性为
性。
②若改为将等量稀盐酸往氢氧化钠固体中滴加,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远高于图乙中的最高值。请做出合理解释:
18.烧碱是常用的消毒剂,因烧碱价廉而被广泛地应用,工业烧碱中常常因含有Na2CO3杂质而不纯.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来探究工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
【探究一】
甲同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
可以在滤液中加入?????
(填代号),用来判断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
A.C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酚酞试液
(2)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用BaCl2溶液会使测定更精确.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因Ca(OH)2溶解度较小,加入CaCl2溶液后,可能产生Ca(OH)2沉淀.
B.等质量的Na2CO3生成的BaCO3的质量比CaCO3的质量大,称量更准确.
C.加BaCl2溶液现象更明显.
【探究二】乙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测定CO2的体积来计算工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假设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
[查阅资料]
①在标准状况下,每44?CO2的体积为22.4L
②═.
(3)丙同学说:“因CO2可溶于水,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应将B装置中的水换成?
.”
A.NaOH溶液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
(4)丁同学说:“装置中还有一错误,应改正。”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
(5)戊同学说:“除按丙、丁的修正外,还应将装置A的双孔橡皮塞改成三孔橡皮塞,在装置A的前面增加一个盛N2的气囊,将A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入装置B中.”你认为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结论与应用]
(6)如果测得工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0%,则用该烧碱配制NaOH的质量分数为8%的消毒液1?000,需这种烧碱
g
19.某科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现象也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二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和HCl。
猜想二:________。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Zn
C.AgNO3?
?D.Na2CO3
参考答案
1---15
CDCDB
CDADD
BBDCB
16.
17.
18.(1)A
(2)AB
(3)C
(4)装置B中导管连接错误,应该是短管进,长管出
(5)不需要
(6)100g
19.(1)有蓝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铜[或Cu(OH)2](2)红;Na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