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课题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和分布地区。
2.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以及使用地区。
3.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以及典型建筑。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2.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3.查阅地图、观看视频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母语汉语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2.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存在的差异,培养正确的种族观念。
教学重点
1.世界上的人种和宗教的主要分布。
2.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
教学难点
1.三大人种和宗教的主要分布。
2.环境对世界人种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利用课件播放《龙的传人》歌曲引出中国人种的特征:“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导入新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自
主
学
习
一、三大人种
读教材第97页的“三大人种的区别”和“图5
-
2
-
1 三大人种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可以划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2.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印度主要分布白色人种。
3.除亚洲外,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属于黄色人种。
4.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等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自
主
学
习
二、多样的语言
阅读教材第99页的“图5
-
2
-
2 世界语言的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3.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4.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居民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5.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和亚洲东南部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亚洲的中部、欧洲东部法语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三、三大宗教
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图5
-
2
-
3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和第101页的阅读“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3.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统称穆斯林。
4.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
5.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是教堂、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佛教的代表建筑是佛塔。
6.根据所学知识填表。
基督教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区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斯里兰卡
合
作
探
究
探究点、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和宗教。
认真观察以下四幅图,小组合作讨论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和宗教,并共同总结。
1.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稀疏。
2.观察世界人种分布图,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主要属于白色人种。
3.观察世界语言分布图,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阿拉伯语为主。
4.观察世界宗教分布图,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伊斯兰教为主。
【教师小结】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极端干旱,人口密度非常小;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板
书
设
计
当
堂
演
练
1.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D )
A.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
B.居住地区和生活水平
C.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
D.肤色、眼色、毛发等体质特征
2.关于三大人种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C )
A.非洲只有黑色人种分布
B.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东部
C.印度南部分布着白色和黑色人种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南极洲
3.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 A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4.身穿长袍,手拿《古兰经》,用阿拉伯语与人们交流,推测他最可能来自
( D )
A.印度
B.日本
C.澳大利亚
D.埃及
5.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官方语言的是
( D )
A.西班牙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葡萄牙语
6.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 D )
A.法语
B.汉语
C.西班牙语
D.英语
7.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通行的语言是
( C )
A.法语
B.汉语
C.西班牙语
D.英语
课堂
总结
本节课各教学环节预设和生成与设计基本一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很高,完成各活动任务效果较好。也存在着部分学生在读图过程中空间感相对缺乏的问题,可在今后教学中多加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