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1:36:52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均一 、 稳定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溶质是指 被溶解 的物质,可以是固体、 气 体或 液 体,溶剂指 能溶解其他物质 的物质, 水 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乳化现象
(1)乳浊液: 小液滴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乳化: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 乳化 功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3)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 溶解 原理,而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 乳化现象 。?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 降低 ,而当NaOH溶解时,正好相反,表现为溶液的温度 升高 。?
·知识点一:溶液
1.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C)
A.食盐     B.蔗糖     C.菜籽油      D.味精
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3.(2021·福州质检)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D)
A.氯霉素眼药水
B.3%双氧水消毒液 
C.75%消毒酒精
D.碘酒
4.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则
(A)
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
D.无法判断
·知识点二:溶解吸热或放热现象
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A)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6.如图,向盛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某固体,U形管内的液面发生的现象为A处升高,B处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aOH
B.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H4NO3
C.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OH
D.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Cl
·知识点三:乳化现象
7.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D)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很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8.(2021·厦门质检)下列是厦门人民的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C)
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均相同
C.物质溶解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0.(2020·湘西州中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11.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B)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水和硝酸铵
C.水和氢氧化钠
D.稀盐酸和石灰石
12.(2021·福州质检)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
g
酒精10
g
全部溶解
20
碘2
g
水10
g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
A.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名称。
(1)盐酸中的溶质 氯化氢 。?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 酒精 。?
(3)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溶质 植物油 ,溶剂是 汽油 。?
15.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硫酸铜 溶液,不是无色的。?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酒精 可作溶质,但是是液体; 氯化氢 可作溶质,但是是气体。?
PAGE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组成:包括溶质和溶剂两部分。溶质是指
的物质,可以是固体、
体或
体,溶剂指
的物质,
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乳化现象
(1)乳浊液: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2)乳化: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
功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3)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
原理,而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
。?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NH4NO3溶解时,表现为溶液的温度
,而当NaOH溶解时,正好相反,表现为溶液的温度
。?
·知识点一:溶液
1.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菜籽油      D.味精
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3.(2021·福州质检)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氯霉素眼药水
B.3%双氧水消毒液 
C.75%消毒酒精
D.碘酒
4.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则
(
)
A.ρ1=ρ2=ρ3
B.ρ1>ρ2>ρ3
C.ρ1<ρ2<ρ3
D.无法判断
·知识点二:溶解吸热或放热现象
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硝酸铵
D.蔗糖
6.如图,向盛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某固体,U形管内的液面发生的现象为A处升高,B处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aOH
B.该物质溶于水吸热,可能是NH4NO3
C.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OH
D.该物质溶于水放热,可能是NaCl
·知识点三:乳化现象
7.洗涤剂能够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
)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很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8.(2021·厦门质检)下列是厦门人民的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
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的密度均相同
C.物质溶解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0.(2020·湘西州中考)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11.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B.水和硝酸铵
C.水和氢氧化钠
D.稀盐酸和石灰石
12.(2021·福州质检)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使用的溶质
使用的溶剂
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20
碘2
g
酒精10
g
全部溶解
20
碘2
g
水10
g
部分溶解
从上表中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B.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C.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D.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的质量有关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名称。
(1)盐酸中的溶质
。?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
。?
(3)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溶质
,溶剂是
。?
15.请你各举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2)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
可作溶质,但是是液体;
可作溶质,但是是气体。?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