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2:01:02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中



1.中和反应
(1)概念: 酸与碱 作用生成 盐和水 的反应。?
(2)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 H+ 和碱中的 OH- 结合生成 水 的过程。?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改变土壤的 酸碱性 ,如农业上常用 熟石灰 来改良酸性土壤。?
②利用中和反应可以处理工厂的 废水 ,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Ca(OH)2+H2SO4CaSO4+2H2O 。?
③中和反应常用于医药,如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2.盐的概念
盐是由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 酸根离子 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 酸根离子 。?
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下列物质间,发生了中和反应的是
(C)
A.铁和稀盐酸
B.氧化铁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稀盐酸
2.(2020·泸州中考改编)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D)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
D.一氧化碳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D)
A.SO2+2NaOHNa2SO3+H2O
B.CaO+2HClCaCl2+H2O
C.CaO+H2OCa(OH)2
D.KOH+HClKCl+H2O
4.
(2021·莆田质检)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 H+ ;?
(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OH- 结合生成水分子;?
(3)由图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离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请另外再写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H2SO4+2NaOHNa2SO4+2H2O 。?
5.(2020·福建中考)请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现象
说明、解释或结论
i.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ⅱ.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观察现象。
步骤ⅱ中观察到 溶液变红色 。?
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 使反应充分(或“使反应物充分混合”等其他合理答案) 。?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6.(2021·厦门月考)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C)
A.用肥皂水涂在被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7.(2020·常州中考)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8.不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
A.生石灰
B.熟石灰
C.KOH
D.烧碱
9.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B.N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时溶液呈红色
D.P点时,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两种溶质
10.(2021·三明质检)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定溶液电导率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电导率减小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少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11.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12.
(2021·三明质检改编)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图甲、乙两物质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SO4Na2SO4+H2O
B.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D.反应前后的离子个数没有改变
13.下列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B)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14.(2020·金华中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D)
1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16.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
ABC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 ① (填序号)?
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
(3)若A、B、C是不同类型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可以是 CaO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1所示。
(1)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集气瓶内压强增大,也会使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 。?
(2)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 。?
PAGE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度
1.溶液酸碱度与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表示,其范围通常为 0~14 。 pH<7 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 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pH=7 时,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玻璃棒 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标准比色卡 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3.测定雨水的pH,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 5.6 ,pH小于 5.6 的降雨称为酸雨。?
1.能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C)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pH试纸
D.紫色甘蓝提取液
2.(2020·天津中考)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D)
物质

酱油
食盐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5
7
12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3.(2020·衡阳中考)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表列出了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
体液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A.胃液  
B.唾液  
C.胆汁 
D.胰液
4.下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D)
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
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
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
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
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食物是
(D)
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6.(2020·郴州中考)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
物质
白醋
橘子汁
料酒
炉具清洁剂
pH
2~3
3~4
6~7
12~13
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D)
A.白醋
B.橘子汁
C.料酒 
D.炉具清洁剂
7.下面有一些食物的pH范围,适合胃酸过多的人吃的食物是
(C)
A.西瓜汁(5~6)
B.橘子汁(3~4)
C.玉米汁(7~8)
D.苹果汁(2~3)
8.(2021·龙岩质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正深入人心。为防范“污染在水中,问题在岸上”,环境监测人员适时对河水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悬浮物、pH、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1)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实验室中除去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是 过滤 。?
(2)实验室用pH试纸检测河水pH的操作是 将玻璃棒蘸取河水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9.
(2021·莆田月考)如图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等于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氢氧化钙溶液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盐酸 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CaCl2和HCl 。?
10.(2021·南安质检)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C)
A.苹果汁
B.牛奶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11.(2021·福州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12.
(2021·漳州期中)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13.
(2021·南平质检)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溶液的温度a点比b点高 
C.b点对应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D.b点到c点生成的NaCl质量不断增加
14.(2021·厦门月考)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定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
15.(2021·泉州质检)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选项
A
B
C
D
图象
16.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稀醋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肥皂水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l(OH)3+3HClAlCl3+3H2O 。?
(4)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然后滴入2滴该黄色花汁,接着逐滴滴入白醋,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C )
A.黄色变成绿色最后变成红色  
B.绿色变成红色最后变成黄色
C.绿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红色  
D.红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绿色
(5)某溶液pH是13.5,如果要使溶液的pH降低,可以选择上述的 稀盐酸(合理即可) 试剂。(写一种即可)?
17.(2020·铁岭中考)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 。?
(2)能产生气泡的是 BE (填字母序号)。?
(3)写出C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4)D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 无 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进一步对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对其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有一种溶质;猜想二:含有两种溶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得出结论
用玻璃棒蘸取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猜想 二 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是? NaCl、HCl(或氯化钠、氯化氢) 。?
小组同学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证明了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H+(或氢离子) 。?
PAGE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1课时 中



1.中和反应
(1)概念:
作用生成
的反应。?
(2)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
和碱中的
结合生成
的过程。?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①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改变土壤的
,如农业上常用
来改良酸性土壤。?
②利用中和反应可以处理工厂的
,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中和反应常用于医药,如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化学方程式为
。?
2.盐的概念
盐是由

构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
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下列物质间,发生了中和反应的是
(
)
A.铁和稀盐酸
B.氧化铁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稀盐酸
2.(2020·泸州中考改编)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
D.一氧化碳
3.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SO2+2NaOHNa2SO3+H2O
B.CaO+2HClCaCl2+H2O
C.CaO+H2OCa(OH)2
D.KOH+HClKCl+H2O
4.
(2021·莆田质检)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
;?
(2)请根据如图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分子;?
(3)由图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请另外再写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
。?
5.(2020·福建中考)请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现象
说明、解释或结论
i.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ⅱ.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观察现象。
步骤ⅱ中观察到
。?
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是
。?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6.(2021·厦门月考)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
A.用肥皂水涂在被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7.(2020·常州中考)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
)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
8.不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
A.生石灰
B.熟石灰
C.KOH
D.烧碱
9.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B.N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时溶液呈红色
D.P点时,溶液中除酚酞外还含有两种溶质
10.(2021·三明质检)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定溶液电导率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对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电导率减小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少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11.如图所示实验,将稀盐酸滴到含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最终烧杯内溶液呈现无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
B.溶液中所有物质均以离子形式存在
C.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H+
D.烧杯内显示无色,说明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氢
12.
(2021·三明质检改编)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如图甲、乙两物质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NaHSO4Na2SO4+H2O
B.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
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
D.反应前后的离子个数没有改变
13.下列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铁钉
14.(2020·金华中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
)
1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16.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表示一步反应的转化):
ABC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含量过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写出一个符合B→C的化学方程式:
。?
(2)若B为密度最小的气体,A、C的化学式可以是
(填序号)?
①HCl、H2O ②H2SO4、NaOH ③H2O2、H2CO3
(3)若A、B、C是不同类型的化合物,B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C发生中和反应,则A可以是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1所示。
(1)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
(2)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
PAGE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度
1.溶液酸碱度与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其范围通常为

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时,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3.测定雨水的pH,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
,pH小于
的降雨称为酸雨。?
1.能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
)
A.酚酞溶液
B.石蕊溶液
C.pH试纸
D.紫色甘蓝提取液
2.(2020·天津中考)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
)
物质

酱油
食盐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5
7
12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3.(2020·衡阳中考)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表列出了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体液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A.胃液  
B.唾液  
C.胆汁 
D.胰液
4.下图关于四种液体的pH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
B.a点对应的液体是水
C.b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
D.b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
5.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食物是
(
)
A.苹果汁2.9~3.3
B.葡萄汁3.5~4.5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6.(2020·郴州中考)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表:
物质
白醋
橘子汁
料酒
炉具清洁剂
pH
2~3
3~4
6~7
12~13
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
A.白醋
B.橘子汁
C.料酒 
D.炉具清洁剂
7.下面有一些食物的pH范围,适合胃酸过多的人吃的食物是
(
)
A.西瓜汁(5~6)
B.橘子汁(3~4)
C.玉米汁(7~8)
D.苹果汁(2~3)
8.(2021·龙岩质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正深入人心。为防范“污染在水中,问题在岸上”,环境监测人员适时对河水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悬浮物、pH、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1)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实验室中除去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是
。?
(2)实验室用pH试纸检测河水pH的操作是
。?
9.
(2021·莆田月考)如图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写出化学方程式
。?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
10.(2021·南安质检)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
)
A.苹果汁
B.牛奶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11.(2021·福州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H为零的溶液既不显酸性又不显碱性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性溶液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D.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塞,就可以看到白雾
12.
(2021·漳州期中)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向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13.
(2021·南平质检)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 
B.溶液的温度a点比b点高 
C.b点对应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 
D.b点到c点生成的NaCl质量不断增加
14.(2021·厦门月考)在学习酸和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用传感器测定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C.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减小
15.(2021·泉州质检)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图象
16.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稀醋酸
蔗糖水
蒸馏水
肥皂水
烧碱溶液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绿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蚊子叮咬人时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
。?
(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然后滴入2滴该黄色花汁,接着逐滴滴入白醋,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
A.黄色变成绿色最后变成红色  
B.绿色变成红色最后变成黄色
C.绿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红色  
D.红色变成黄色最后变成绿色
(5)某溶液pH是13.5,如果要使溶液的pH降低,可以选择上述的
试剂。(写一种即可)?
17.(2020·铁岭中考)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2)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写出C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
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进一步对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对其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有一种溶质;猜想二:含有两种溶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得出结论
用玻璃棒蘸取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猜想
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是?
。?
小组同学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证明了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