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2课时)(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2:12:44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以2H2+O22H2O为例)
(1)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 点燃 。?
(2)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氢气∶氧气∶水=1∶8∶9 。?
(3)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氢气∶氧气∶水=2∶1∶2 。?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
(1)质: 氢气 和 氧气 在 点燃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水 。?
(2)量:每 4 份质量的氢气与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
(3)粒子数:每 两 个氢气分子与 1 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 两 个水分子。?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C)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下列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C)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化学方程式C+O2CO2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1)质的方面:反应物是 碳、氧气 ,生成物是 CO2 ,反应条件是 点燃 。?
(2)量的方面:①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②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粒子个数比为 1∶1∶1 。?
4.(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从化学方程式“N2+O22N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B)
A.反应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快
C.反应条件是放电
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5.(2021·高州质检)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C)
6.现有三个化学反应:①S+O2SO2 ②2CO+O22CO2 ③4Al+3O22Al2O3
(1)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从反应类型上看都是 化合反应(或氧化反应) ;从反应条件上看都是 点燃 ;从反应的能量来看都是 放热反应 ;从物质类别来看生成物都是 氧化物 。我也能写出另外一个符合这三点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
(2)某同学课外学习Cu2(OH)2CO32CuO+H2O+CO2↑,他发现这个反应和上述三个反应也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是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
PAGE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选用: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否则反应在
装置中进行。?
2.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数目
﹐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与探究
1.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B.蜡烛受热熔化后,质量保持不变
C.1
L氢气和1
L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
L水
    
D.1
g水受热蒸发变成1
g水蒸气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0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
)
A.10
B.8
C.4
D.0
3.(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4.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
A.CO2
B.Cl2
C.O2
D.N2
5.
(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同学们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氧气,绘制了实验过程中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该图像的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则纵坐标是
(
)
A.物质的总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二氧化锰的质量   D.氯酸钾的质量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6.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点石成金”可以让普通金属变成贵金属
B.完全电解20
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然是20
g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我们身体上不可能存在着几十万年前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
9.
(2020·章丘模拟)在实验桌上放好实验仪器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气球中的碳酸钙全部倒入锥形瓶(如图)。一段时间后,不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碳酸钙逐渐溶解
B.气球鼓起来
C.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D.溶液没有颜色
10.(2021·莆田质检)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0
1.2
2.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0
3.6
0.5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 B.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a的质量为3.4
g D.a一定是化合物
11.
(2021·厦门质检)某密闭容器中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
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
g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2.(2021·龙岩质检)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13.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要用如图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举一例)。?
PAGE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选用: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否则反应在 密闭 装置中进行。?
2.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 没有增减 ﹐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反应前后,元素种类 没有改变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与探究
1.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A.木炭燃烧后质量变小了
    
B.蜡烛受热熔化后,质量保持不变
C.1
L氢气和1
L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2
L水
    
D.1
g水受热蒸发变成1
g水蒸气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
36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0
0
31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C)
A.10
B.8
C.4
D.0
3.(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4.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A.CO2
B.Cl2
C.O2
D.N2
5.
(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同学们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氧气,绘制了实验过程中物质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该图像的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则纵坐标是
(B)
A.物质的总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二氧化锰的质量   D.氯酸钾的质量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6.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通过“点石成金”可以让普通金属变成贵金属
B.完全电解20
g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然是20
g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我们身体上不可能存在着几十万年前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
9.
(2020·章丘模拟)在实验桌上放好实验仪器调节天平平衡后,把气球中的碳酸钙全部倒入锥形瓶(如图)。一段时间后,不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C)
A.碳酸钙逐渐溶解
B.气球鼓起来
C.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D.溶液没有颜色
10.(2021·莆田质检)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0
1.2
2.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0
3.6
0.5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 B.d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a的质量为3.4
g D.a一定是化合物
11.
(2021·厦门质检)某密闭容器中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a的值为12
B.丁属于化合物
C.当丁为5
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
g
D.当甲为2
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2.(2021·龙岩质检)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B 。?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答:
13.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
(2)要用如图装置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铁与硫酸铜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举一例)。?
PAGE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以2H2+O22H2O为例)
(1)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
。?
(2)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
。?
(3)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
。?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2+O22H2O为例)
(1)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2)量:每
份质量的氢气与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水。?
(3)粒子数:每
个氢气分子与
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
个水分子。?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下列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
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3.化学方程式C+O2CO2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相对原子质量:C-12,O-16)
(1)质的方面: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条件是
。?
(2)量的方面:①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②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粒子个数比为
。?
4.(2021·厦门湖里区校级月考)从化学方程式“N2+O22NO”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物有两种
B.反应速率很快
C.反应条件是放电
D.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
5.(2021·高州质检)如图中的四位同学对H2+Cl22HCl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6.现有三个化学反应:①S+O2SO2 ②2CO+O22CO2 ③4Al+3O22Al2O3
(1)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从反应类型上看都是
;从反应条件上看都是
;从反应的能量来看都是
;从物质类别来看生成物都是
。我也能写出另外一个符合这三点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课外学习Cu2(OH)2CO32CuO+H2O+CO2↑,他发现这个反应和上述三个反应也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是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