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17 22:14:54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的变化,常表现为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是 有其他物质生成 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常表现为 颜色改变 、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
2.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是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等。?
(2)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 决定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反映 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C)
A.化学变化速度快,物理变化速度慢
B.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物理变化则不需要
C.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现象,而物理变化没有发光、放热现象
3.(2020·福建中考)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D)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4.美丽生活劳动创造,小明喜爱劳动,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D)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用自来水淘米
C.用清水擦洗家具
D.用醋清洗水垢
5.下列做法或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戴一次性防护口罩
C.酒精厂用玉米生产出75%的医用酒精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6.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7.(2021·漳州期中)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农药、消毒剂和燃料等的原料,人体接触过多的甲醛易致癌。下列属于甲醛的化学性质的是
(C)
A.无色气体
B.有刺激性气味
C.具有毒性和可燃性
D.易溶于水和乙醇
8.(2020·台州中考)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C)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9.(2021·莆田月考)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④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 ,属于用途的是 ③⑤ 。?
10.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A.西瓜榨汁
B.菜刀生锈
C.瓷碗破碎
D.湿衣晾干
11.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C)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
D.品红能溶于水
12.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A.制作泥塑
B.扎制风筝
C.编中国结
D.烧制瓷器
13.下列有关物质变化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酒精挥发——化学变化
B.汽油易燃烧——化学性质
C.铁片生锈——物理性质
D.冰雪能融化——物理变化
14.(2021·福州检测)《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D)
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水泉必香——选择优质的水
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
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
15.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B)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1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⑤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③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④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② 。?
①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铜绿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④氧气不易溶于水
⑤木棒受力折断
17.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小龙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的资料,得知:①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剧毒,④能溶于水,⑤能与水、石灰水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①②④ (填序号下同),氯气的化学性质有 ③⑤ 。?
(2)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C (填序号)?
A.立即用浸过石灰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B.逃生时应往高处跑
C.逃生时应往低处跑
(3)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
 石灰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PAGE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是
的变化,常表现为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的改变。?
(2)化学变化是
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常表现为

、生成沉淀等。?
2.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是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等。?
(2)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
A.有新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
A.化学变化速度快,物理变化速度慢
B.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物理变化则不需要
C.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现象,而物理变化没有发光、放热现象
3.(2020·福建中考)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4.美丽生活劳动创造,小明喜爱劳动,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用自来水淘米
C.用清水擦洗家具
D.用醋清洗水垢
5.下列做法或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戴一次性防护口罩
C.酒精厂用玉米生产出75%的医用酒精
D.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知识点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6.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7.(2021·漳州期中)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农药、消毒剂和燃料等的原料,人体接触过多的甲醛易致癌。下列属于甲醛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无色气体
B.有刺激性气味
C.具有毒性和可燃性
D.易溶于水和乙醇
8.(2020·台州中考)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9.(2021·莆田月考)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10.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西瓜榨汁
B.菜刀生锈
C.瓷碗破碎
D.湿衣晾干
11.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氧气
D.品红能溶于水
12.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制作泥塑
B.扎制风筝
C.编中国结
D.烧制瓷器
13.下列有关物质变化或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酒精挥发——化学变化
B.汽油易燃烧——化学性质
C.铁片生锈——物理性质
D.冰雪能融化——物理变化
14.(2021·福州检测)《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水泉必香——选择优质的水
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
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
15.下列各选项对颜色的描述,体现物质真实物理性质的是
(
)
A.大量塑料垃圾导致的“白色污染”
B.含有丰富资源的“蓝色海洋”
C.健康卫生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D.青少年要坚决抵制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书籍”
16.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②铜绿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③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④氧气不易溶于水
⑤木棒受力折断
17.化工厂一液氯罐发生泄漏,造成多人中毒。小龙同学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氯气的资料,得知:①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剧毒,④能溶于水,⑤能与水、石灰水等物质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下同),氯气的化学性质有
。?
(2)液氯泄漏时,下列防御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立即用浸过石灰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B.逃生时应往高处跑
C.逃生时应往低处跑
(3)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
以减少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