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气的性质
(1)氢气是
、
、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
(2)氢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
,同时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水的电解
(1)实验现象: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该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
,该气体是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
(2)文字表达式:
。?
(3)实验结论:分析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
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
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化合物。?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
C.接触罩在火焰上的烧杯感到发烫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倒置并迅速加入少量石灰水后,石灰水一定变浑浊
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知识点二:水的电解
3.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产生氧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
4.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出氢气10
mL,则同时产生氧气的体积是
(
)
A.5
mL B.10
mL C.15
mL D.20
mL
5.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
(填“正”或“负”)极。?
(2)正负极所得的气体体积比值约为
。?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其目的是
。?
(4)通过此实验我们知道水由
组成。?
(5)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
·知识点三: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氯酸钾
B.水
C.氧气
D.空气
7.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8.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①液态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高锰酸钾 ④红磷 ⑤5%的过氧化氢溶液
9.
(2021·仙游期末)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甲仪器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均产生气泡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仪器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10.(2020·威海中考)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
11.(2021·福州月考)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
)
12.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管接电池
极(填“正”或“负”)。?
(2)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
(3)某学生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A、B
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A试管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5
75
85
B试管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实验数据,1~4
min
内A、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
2∶1,可能的原因是
。
从第8
min开始,每分钟内A、B
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可能的原因是
。?
PAGE课题3 水
的
组
成
1.氢气的性质
(1)氢气是 无色 、 无臭 、 难 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小 。?
(2)氢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 淡蓝 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到有 小水珠 ,同时放出热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水 。?
2.水的电解
(1)实验现象: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和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该气体是 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被 点燃 ,该气体是 氢气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2)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
(3)实验结论:分析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说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 组成的。?
3.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1)单质:由 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 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 两种 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的化合物。?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知识点一:水的合成
1.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下列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D)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珠生成
C.接触罩在火焰上的烧杯感到发烫
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倒置并迅速加入少量石灰水后,石灰水一定变浑浊
2.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知识点二:水的电解
3.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D)
A.正极产生氧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
4.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出氢气10
mL,则同时产生氧气的体积是
(A)
A.5
mL B.10
mL C.15
mL D.20
mL
5.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 负 (填“正”或“负”)极。?
(2)正负极所得的气体体积比值约为 1∶2 。?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其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
(4)通过此实验我们知道水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5)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
·知识点三: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6.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B)
A.氯酸钾
B.水
C.氧气
D.空气
7.空气的组成成分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B)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8.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⑤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③④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②③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② ;属于单质的是 ④ 。(填序号)?
①液态空气 ②二氧化碳 ③高锰酸钾 ④红磷 ⑤5%的过氧化氢溶液
9.
(2021·仙游期末)下列关于电解水(如图所示)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电解时,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
B.甲仪器中的气体是最清洁的能源
C.该实验应该接入直流电源,两电极均产生气泡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仪器中收集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10.(2020·威海中考)下列对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B)
11.(2021·福州月考)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C)
12.小兰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自己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D)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C.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管接电池 负 极(填“正”或“负”)。?
(2)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
(3)某学生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A、B
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A试管气体体积/cm3
6
12
20
29
39
49
55
65
75
85
B试管气体体积/cm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仔细分析实验数据,1~4
min
内A、B
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
2∶1,可能的原因是 相同的条件下,氧气溶于水的量大于氢气 。
从第8
min开始,每分钟内A、B
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2∶1,可能的原因是 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都达到饱和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