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速度
课后作业(解析版)
1.高铁车厢的前端上方都有电子显示屏,从郑州开往洛阳的高铁上一旅客看到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速度303
km/h”,“speed306
km/h”,以及室内外温度等信息,其中303
km/h指的是( )
A.瞬时速度
B.速率
C.平均速度
D.路程与时间的比
2.和谐号电力动车组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图是和谐号列车内部屏幕显示的相关信息。下列描述和谐号列车运动快慢的是( )
A.3
B.12:24
C.126km/h
D.+14℃
3.小明乘坐电梯,从一层到六层。他站在电梯里,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从一层升到六层电梯上升的高度为15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小明乘坐的电梯的平均速度为( )
A.1m/s
B.1.2m/s
C.5m/s
D.5.2m/s
4.小明爸爸驾车带小明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老司城遗址参观,出发前通过导航软件选择路线如图甲,沿途中发现高速公路上有很多如图乙所示的限速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备选方案二预计用时“2小时15分”为时刻
B.图甲备选方案二“预计下午2:25到达”为时间间隔
C.图乙限速标志“80”指的是通过该路段要求汽车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
D.图乙限速标志“80”指的是通过该路段要求汽车的平均速度不能超过
5.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缓堵的号召,某教师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手机导航(如图所示)显示有三种方案。方案一“30分钟,6.0公里”,方案二“33分钟,6.4公里”,方案三“36分钟,7.0公里”。关于该老师回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在骑行回家的过程中不能被当成质点
B.三种方案回家的位移相等
C.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率相等
6.在一次田径运动会上,下列几种关于比赛项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李同学的100m比赛成绩是12.8s,“12.8s”指的是“时刻”
B.张同学的铅球成绩是15.8m,“15.8m”指的是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C.在跳高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的跳高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处理
D.400m比赛中,处于第一道的王同学的成绩是55.0s,则他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0
7.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20km/h,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80km/h,这辆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50km/h
B.40km/h
C.30km/h
D.32km/h
8.在上午7:30开始的全程为的马拉松比赛中,某运动员用了跑完全程,以的速度冲过终点。关于题中出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30”是时间间隔
B.“”是时刻
C.“”是瞬时速度
D.“”是全程的位移
9.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历经36h、航行约8330km,护送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航线如图所示,“巢湖”舰属于903A型大型综合补给舰,舰长178.5m,宽24.8m,满载时排水量达20000多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求平均速度时可将“巢湖”舰视为质点
B.“8330km”指的是护航舰队全程的位移
C.此次护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31.4km/h
D.以“巢湖”舰为参考系,13艘货轮全程任何时刻都是静止的
10.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地球。23天中它飞行近100万公里,在环月轨道上历时21秒完成了首次轨道交会对接,进入月地轨道时速度最高达到11公里/秒,此时采用了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完成了这次太空之旅。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万公里指位移
B.21秒指时刻
C.11公里/秒指瞬时速度
D.11公里/秒指平均速度
11.人、车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集合,人沿斑马线直走,车要绕过护栏拐个弯,结果人比车早两分钟到达目的地,则( )
A.人的位移比车小
B.人的平均速度比车大
C.人与车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D.人的平均速度方向由甲指向乙,车的平均速度无方向
12.因为某次导航的路径,其推荐路线包含两个数据:19分钟、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分钟表示的是时刻
B.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13.小丽同学想在春节期间随父母自驾去上海博物馆参观,她利用百度地图进行了搜索,其结果如图所示。若采用图中的常规路线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小时17分指的是时间,12:15是指预计到达的时刻
B.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约为46km/h
C.105km指的是从出发到终点的总位移
D.在计算运动过程的总时间时,不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
14.下列对于运动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1-01-01
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
B.“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路程为零
C.“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平均速率
D.高架桥启用的“区间测速”系统,测的是汽车沿高架桥绕行的平均速度
15.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路程;
(2)质点的位移;
(3)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6.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求该质点
(1)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
(2)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
(3)t=0到t=4
s间平均速率。
17.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3m,5m,7m,求:
(1)小明前2s内的平均速度;
(2)小明前4s内的平均速度。
18.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示意图。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每隔1s向小汽车发出一个超声波脉冲信号,已知第一个超声波t0=0时刻发出,遇到小汽车后返回,t1=1.0s时刻接收到反射波同时发出第二个超声波,t2=1.9s时刻接收到第二个反射波。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102m/s,小汽车在这段时间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根据上述条件:
(1)请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运动?
(2)小汽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19.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s,A、B两地相距900m;在B处停留30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20.下表是在北京西与长沙区间运行的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假设列车准点到达和准点开出,且做直线运动求:
北京西长沙次
自北京西起里程
站名
北京西长沙次
17:00
0
北京西
8:14
23:29 23:35
690
郑州
1:40 1:39
5:01 5:09
1226
武昌
20:12 20:04
7:12 7:18
1441
岳阳
17:58 17:56
8:38
1588
长沙
16:36
列车由长沙开出到达武昌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表示
列车由郑州开出到达岳阳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表示
次列车在5:05时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单位均以表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303km/h是对应这个时刻,这列列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表示此时的速率,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间,温度,车厢号都与运动快慢无关。
故选C。
3.A
【详解】
小明乘坐的电梯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A。
4.C
【详解】
A.图甲备选方案二预计用时“2小时15分”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图甲备选方案二“预计下午2:25到达”为时刻,故B错误;
CD.图乙限速标志“80”指的是通过该路段要求汽车的瞬时速度,即最高速度不能超过,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
老师在骑行回家的过程中能被当成质点,A错误;
B.
三种方案的初末位置相同,回家的位移相等,B正确;
C.
三种方案位移相同,运动时间不相同,回家的平均速度不相等,C错误;
D.
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率分别为
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率不相等,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100m比赛的成绩是12.8s,其12.8s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
B.张同学的铅球成绩为15.8m,其15.8m为铅球在地面上的直线距离,不是路程,故B错误;
C.在跳高比赛中,要研究运动员的跳高技术要领时,不能将其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动作了,故C错误;
D.处于第1跑道的同学正好跑了完整一圈时,400m比赛的位移是0,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此过程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设总位移为2x,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D。
8.C
【详解】
A.“7:30”是一个瞬间,为时刻,故A错误;
B.“”是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故B错误;
C.“”是通过终点一个瞬间的速度,所以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
D.“”是马拉松比赛全程的路程,而不是位移,因为不可能为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择:C。
9.A
【详解】
A.由于航程很长,所以求平均速度时可以将“巢湖”舰视为质点,故A正确;
B.“8330km”是护航舰队全程轨迹的总长度,指的是路程,故B错误;
C.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
但此时的v是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故C错误;
D.13艘货轮不是任何时刻速度都是相同的,所以以“巢湖”舰为参考系,13艘货轮不是全程任何时刻都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23天中它飞行近100万公里,100万公里指的是路程,A错误;
B.历时21秒完成了首次轨道交会对接,21秒是一段时间间隔,B错误;
CD.进入月地轨道时速度最高达到11公里/秒,是瞬时速度,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
A.人和车的位移相等,A错误;
B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相同,所以人的平均速度大,B正确,C错误;
D.人和车的平均速度方向都由甲指向乙,
C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
A.19分钟表示运动所用的时长,即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
B.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与形状可忽略,则可看成质点,故B正确;
C.由于汽车运动的轨迹不是直线,则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路程,故C错误;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题意无法知道位移大小,则无法求出平均速度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13.A
【详解】
A.2小时17分指的是时间,12:15是指预计到达的时刻,故A正确;
B.平均速度是运动的位移除以相应的时间,由于去博物馆的位移未知,故平均速度不可求,而46km/h是利用路程除以相应的时间计算出来的,显然运动的路线是曲线,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相等,故B错误;
C.105km指的是从出发到终点的总路程,故C错误;
D.在计算运动过程的总时间时,由于汽车的大小相对运动的路程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把汽车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14.AD
【详解】
A.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1-01-01
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选项A正确;
B.“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选项B错误;
C.“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瞬时速率,选项C错误;
D.“区间测速”测量的是某一过程的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率,故D正确;
故选AD。
15.(1)3πm;(2)2m,方向为由A点指向B点;(3)
m/s
【详解】
(1)质点的路程
(2)质点的位移
方向为由A点指向B点。
(3)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16.(1);(2);(3)
【详解】
(1)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
当t=2
s时
负号说明此时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
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
当t-0时
当t-2s时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说明平均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
t=4
s时
当速度为零时
v=6-6t2=0
可求得
当时
t=0到t=4
s时间物体运动路程
物体该段时间内平均速率
17.(1)2m/s;(2)4m/s。
【详解】
(1)
小明前2s内的平均速度
(2)小明前4s内的平均速度
18.(1)靠近;(2)
17.9m/s
【分析】
根据题意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测速仪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运动物体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小汽车是靠近还是远离测速仪,物体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运动物体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可知,运动物体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运动物体的时间,根据运动物体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
【详解】
(1)第一次超声波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接触小汽车时超声波测速仪与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所以小汽车靠近测速仪。
(2)汽车在向着超声波测速仪前进,前进的位移:
经过的时间:
小汽车的速度:
【点睛】
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已知,但物体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来回时间。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
19.(1)(2)
【分析】
此题关键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抓住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1)前60s
的平均速度为:
(2)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为:
20.(1)104.3km/h
(2)98.6km/h
(3)0,101.6km/h
【详解】
(1)由题表可知,由长沙到武昌的过程中,
位移为:???km
时间为:小时分?h
所以有:??.
(2)由题表可得,由郑州到岳阳的过程中,
位移为:???km
时间为:小时分?h,
所以平均速度为:?.
(3)T1次列车在5:05时在武昌站停车,所以此时的瞬时速度为0.
在全程中,位移为:?km,
时间为:小时分?h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点睛】
本题关键是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道火车的运行时间等于火车从出发至到达地点的时间差,包括在中间站的停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