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政府
经济政策
民众
我叫乔,1915年生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市,现在已经快百岁了。我的父母生前都是公司普通职员,我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和我一样都比较长寿。我的妻子已经去世了,有一对子女,也都是公司的普通职员。
下面是我的故事……
我叫乔,1915年生于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市,现在已经快百岁了。我的父母生前都是公司普通职员,我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和我一样都比较长寿。我的妻子已经去世了,有一对子女,也都是公司的普通职员。
下面是我的故事……
故事一:
我母亲的这张照片应该是她一生中最出名的。那时父母没有了工作,一家人挤在“胡佛村”中,所以我已经不上学了,一是节约开支,二是帮父母捡些垃圾维持家用……当年我16岁……
以乔一家为代表的广大民众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对政府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开端 对美国影响
根源
特点
1929年10月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范围大、破坏力大、持续时间长
金融、信贷领域危机严重
工、农业生产下降
失业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出现政治危机
古典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吴于廑 《世界史·近代史编》
鱼塘主:资本家
鱼塘护卫:政府
鱼儿:普通民众
鱼儿多多吃、快快长,给我利润!
我保卫你,付我报酬!
金鱼效应之“放任”图一:
﹒
﹒
﹒
﹒
﹒
鱼塘主:资本家
鱼塘护卫:政府
鱼儿:普通民众
上帝!我的利润!
主啊!我的报酬!
金鱼效应之“放任”图二:
我终于被撑死了!
故事二:
我21岁那年,父母重新有了工作,我也获得了到附近的水利工程队工作的机会,全家生活有了些改善。
一天,母亲问父亲:“我们选谁?”父亲没有犹豫的问答:“这家伙干的挺好,再给他四年看看!”
不久之后,妹妹同她的朋友领到了她们的失业保险卡……
乔一家的生活状况有何变化?对政府的态度又有何变化?源于什么?
阶段目标 措施 主要内容 作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阶段目标 措施 主要内容 作用(特点)
第一阶段
(1933年3月-1935年初) 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整顿银行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调整农业 《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
稳定农产品价格
恢复工业
《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防止盲目竞争
举办救济公共工程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第二阶段
(1935-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保护劳工权利 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鱼塘主:资本家
全职饲养员:政府
鱼儿:普通民众
好吧,只要有利润!
你一边待着,我来喂养……
金鱼效应之“干预”图:
故事三:
新世纪了,我也85岁了。早就不工作了,但生活还可以,有政府照顾……子女来给我过生日,孙子送给我一套“视窗”软件,是他们公司的新产品,不知我还学得会吗……这十年变化好快,这个家伙还算有些办法!
老年乔的生活状况怎样呢?从其生活中看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哪些新变化?对政府又是什么态度呢?
新经济 时间 20世纪90年代
总统 比尔·克林顿
政策
措施
特点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
缩减政府开支、适当增税、鼓励消费;
加大投资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文卫环保
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则逐年走低
鱼塘主:资本家
鱼塘顾问:政府
鱼儿:普通民众
您是专家,请随时给予指导!
再交给你来,注意它的生存!
金鱼效应之“调整”图:
重视市场自由调节,过分强调资本家个体利益,忽视作为整体的广大民众
重视政府计划经济,过分强调国家整体制度问题,忽视作为个体的广大民众
实行政府干预、调节经济,提供广大民众的整体利益保障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满足广大民众的个体财富需求
活了近百年,经历的许多,看透了很多……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所要求的不过是一个自已的家、一个安稳的工作、一个温饱的晚年……够了!
——乔
政府
经济政策
民众
和谐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市场经济。
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成效: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特征:政府对市场的调节远远大于市场。
成效: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课 题: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课标
1.新课标: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本节课知识结构: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阶段、内容、评价。
二、导入新课(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美国有一年失业率很高。 一个人找了很久的工作,也没找到。一天他在街上转悠,忽然一个人从建筑工地的楼上掉了下来。他急忙跑到工头那儿问:“那个刚掉下来的人的工作我可以接替吗?”工头说:“不行,他的工作已经有人接替了。”“谁呀?”“就是把他推下来的那个人呗。”
提问:1、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发生在什么时候?
3、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德意日为摆脱危机,先后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从而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美国作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1932年经济危机期间迎来了美国总统大选,两位候选人分别是当时的现任总统胡佛,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双方展开了PK。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1、胡佛落选的原因是什么?2、罗斯福当选的原因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板书:背景)
三、新政经过
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他的新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自的特征是什么?(提问)
四、新政内容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是他一个人在为美国战斗吗?(提问)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作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提问:你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总统出谋划策呢?板书:内容1、金融 2、工农业 3、救济和公共工程4、劳工权利 5、社会保障体系
假如你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恢复银行的信誉,促进金融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假如你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假如你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蓝鹰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课本117页的知识链接)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救济委员会成员,你将怎么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政府举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课本117页的知识链接)
假如你是智囊团劳工委员会成员,你将怎么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假如你是智囊团社会保障委员会成员,你将如何解决产品过剩,恢复工业生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结: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1)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2)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3) 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
五、新政评价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变革,下面我们从新政的特点、实质、作用、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1.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2.实质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
3.作用
师: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它本是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初衷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以迅速地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对后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⑴积极作用:
①经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社会变革: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的改造。那这种改造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前提下进行的呢?
生: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师:那么这个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呢。
生:不能,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师:这就是新政的局限性所在。
⑵局限性
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六、合作探讨
问题一: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经济理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2.新的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问题二: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爱国、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
七、巩固练习(讲解教学案)
八、课堂总结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