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声的利用
1.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B.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3.下列没有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
)
A.声呐
B.倒车雷达
C.超声导盲仪
D.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
4.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医生给病人做B超
D.超声波清洗眼镜
5.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产生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C.次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D.次声波的频率太低,人听见会感觉很刺耳
6.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D.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7.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回声
D.超声波
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
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__
__中传播;声音能传递__
__.
9.地震发生前往往会看到很多动物集体出逃,那是因为动物能听到地震来临前产生的__
__.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
__.在雪山上,禁止大声喧哗,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
__,容易引起雪崩.
10.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
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
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
400
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
__m,相当于__
__km.
11.
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像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
__,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__
_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2.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图1)和实验装置图(图2),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__
__.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2所示,已知s1=0.2
m,s2=0.8
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765×10-3
s,则此时声速约为__
__m/s.(结果取整数)
13.在汽车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5
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鸣笛一声,6
s后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设当时气温为15
℃)则:
(1)司机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多远?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A
7.B
8.空气
_能量
9.次声波
信息
能量
10.反射
2250
2.25
11.
信息
超声波
大于
12.
(1)0
(2)不变
(3)变小
(4)340
13.
解:(1)由速度公式得,在t=6
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5
m/s×6
s=90
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
m/s×6
s=2
040
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有:2s=s1+s2,所以,s===1
065
m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的距离:s′=s-s1=1
065
m-90
m=9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