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能力巩固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
B.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东向西的方向
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
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
3.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反映的地势变化符合哪个国家的地势特点(
)
A.印度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
5.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进入该国陆地上空的湿润气流来自大西洋
B.地势高低差异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使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于该国内地与沿海联系
D.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给该国东部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根据文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下面小题。
6.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第十三届中国(珠海)航展于2019年11月16日至21日在珠海举行,家住哈尔滨的李先生搭乘火车到珠海观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李先生出发时,哈尔滨已是寒意明显的初冬时节,而到达珠海时,这里还是一派夏季景色。造成两地差异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差异
D.人类活动的差异
9.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是图中哪一地区的地理景观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气象学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季的开始。读气象意义上的全国最新季节分布示意图(2020年5月12日),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说明我国(
)
A.纬度跨度大
B.地形复杂多样
C.海陆差异显著
D.干湿状况差异大
11.此时,A地仍处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高
C.距海远
D.寒潮影响
2020年10月26日,黄河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探寻黄河之美”启动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举行。结合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两农业区位于干旱地区,但却是西北地区的粮食基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B.黄河上游河段水源
C.阴山山脉冰雪融水
D.南水北调东线水源
13.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
B.黄河在山东省注入乙海海域
C.甲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
D.西安位于渭河沿岸,渭河含沙量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降雨
C.跨流域调水
D.湖泊水
15.塔里木河的汛期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脉
B.②城市—重庆
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④河流—湘江
17.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A.甲处流速较慢
B.乙处流量较小
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乙处有结冰期
下图为2018年第12号台风“云雀”的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8月2日23时台风中心到达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9.此次台风登陆给我国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地震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泥石流流动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时,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地区其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2.下列省区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是
A.新疆
B.内蒙古
C.黑龙江
D.四川
12月21日
“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蔬菜的生长环境一般在南方显得更为优势。我国通过“南菜北运”工程,为北方市民冬季新鲜蔬果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冬季最为繁忙。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3.和“南菜北运”冬季最为繁忙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
B.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菜生长需求
C.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高
D.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
24.下列城市属于“南菜北运”目的地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成都
25.下列省份最不易发生寒潮的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江苏省
D.福建省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扶贫发电园区,由于有光伏板的覆盖,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不过,如果草长得太高,则会遮光伏板,也会影响发电效率,于是电站动员周边的牧民,在这里养起了几千只“光伏羊”(左图)。右图为“中国脱贫攻坚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1)从图中可知,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和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
(2)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脱贫,图中能将“多民族文化与长征文化”相结合的脱贫攻坚主战场是
、
。
(3)在下图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27.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和“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中,位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最主要来自的大洋是________,盛行风向是___
,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
(4)简述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
(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
28.读“我国沿36°N纬线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我国地势特点是
.当河流流经甲处时,水能资源丰富,原因在于
。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①
平原,②
高原。
(3)③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原因是
。
(4)黄海是不是我国的内海?
。
29.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是环________沿岸的山脉带,以及横贯________大陆南部和________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台湾多地震的原因。
(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哪些前兆?
(4)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能力巩固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
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2.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A.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中上游
B.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东向西的方向
C.诗句中的季节当地降水较多
D.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和缓
3.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
【答案】1.B
2.D
3.A
【解析】1.A阅读材料及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故A错误。读材料可知,李白行走的足迹多在我国季风气候区,故B正确。.李白行走的足迹地跨秦岭一淮河南北两大地区,故C错误。该区域主要由汉族人口构成,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故D错误。选B。
2.通过诗句“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扬州位于江苏省,描绘的景观位于长江下游的景观,A错误。诗中的“下”应该是指由西向东的方向,B错误。诗句中的季节是春季,当地降水不多,C错误。
诗中的河段流经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其地形平坦,水流和缓,D正确。选D。
3.,蜀是四川省的简称,“蜀道难”是指四川省境内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故A符合题意。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读图分析解答。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反映的地势变化符合哪个国家的地势特点(
)
A.印度
B.美国
C.澳大利亚
D.中国
5.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进入该国陆地上空的湿润气流来自大西洋
B.地势高低差异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使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于该国内地与沿海联系
D.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给该国东部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
【答案】4.D
5.A
【解析】4.印度的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间低,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分布,读图可知:图中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故该图反映的地势变化和我国的地势特点相符,故选D。
5.由第一小题可知:该国为中国,进入中国陆地上空的湿润气流来自太平洋,故A描述错误,符合题意。地势高低差异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故B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我国大江大河滚滚东流,便于该国内地与沿海联系,故C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海洋上的湿润气流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故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地势等相关知识。
“我最爱北国的秋天,枯黄的杨树叶和鲜艳的枫树叶随风飘舞;果园里,山楂正红,苹果正香;田野里,棉花白、玉米黄”根据文中对秋天的描述,完成下面小题。
6.文中景观最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地形区(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7.下列气候类型与该地区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6.A
7.B
【解析】6.根据文中提到的树种、水果和农作物,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在南方地区,塔里木盆地分布在西北地区。结合题意,故选A。
7.由上题可知,该地区为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分布在7、8月份,可排除A、C,D最冷月气温低于-15℃更符合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故选B。
【点睛】华北平原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
第十三届中国(珠海)航展于2019年11月16日至21日在珠海举行,家住哈尔滨的李先生搭乘火车到珠海观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李先生出发时,哈尔滨已是寒意明显的初冬时节,而到达珠海时,这里还是一派夏季景色。造成两地差异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差异
D.人类活动的差异
9.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是图中哪一地区的地理景观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答案】8.A
9.B
【解析】8.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越往北气温越低,越往南气温越高,珠海纬度低气温高,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哈尔滨已是寒意明显的初冬时节,而到达珠海时,这里还是一派夏季景色。造成两地差异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选A。
9.读图可知,甲是青藏地区,乙是西北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南方地区。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经筋疲力尽,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所以根据题意选B。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的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气象学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季的开始。读气象意义上的全国最新季节分布示意图(2020年5月12日),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说明我国(
)
A.纬度跨度大
B.地形复杂多样
C.海陆差异显著
D.干湿状况差异大
11.此时,A地仍处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
B.纬度高
C.距海远
D.寒潮影响
【答案】10.A
11.A
【解析】根据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10.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南北跨纬度大(约49°),因此导致我国气温差异大,东部地区三季并存,A正确。故选A。
11.读图可知,A地地处青藏高原,该地海拔高,受地势的影响,气温低,其他地方进入春季和夏季的时候,该地依然是冬季,A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因素。
2020年10月26日,黄河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探寻黄河之美”启动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举行。结合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两农业区位于干旱地区,但却是西北地区的粮食基地,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A.祁连山脉冰雪融水
B.黄河上游河段水源
C.阴山山脉冰雪融水
D.南水北调东线水源
13.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
B.黄河在山东省注入乙海海域
C.甲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
D.西安位于渭河沿岸,渭河含沙量大
【答案】12.B
13.C
【解析】12.读图可知,图中①农业区是位于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农业区,②农业区是位于宁夏的宁夏平原农业区。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均位于黄河上游沿岸,其发展农业所需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上游河段水源。故选B。
13.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A不符合题意。黄河在山东省注入图中乙渤海海域,B不符合题意。图中甲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C符合题意。西安位于渭河沿岸,渭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最大的咸水湖是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降雨
C.跨流域调水
D.湖泊水
15.塔里木河的汛期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4.A
15.B
【解析】14.由图可知,塔里木河是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内,这里降水稀少,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故选A。
15.由上题可知,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在夏季时、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快,所以河流的水位最高,水量最丰富,河流会进入汛期。故选B。
【点睛】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流是外流河,内流河主要集中在西北内陆地区,其中位于塔里木盆地境内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图中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山脉—巴颜喀拉山脉
B.②城市—重庆
C.③水利枢纽—三门峡
D.④河流—湘江
17.长江干流上甲、乙两处的差异是
A.甲处流速较慢
B.乙处流量较小
C.甲处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乙处有结冰期
【答案】16.B
17.C
【解析】根据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进行分析解答。
16.读图可得,①是唐古拉山是长江的发源地,②是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③是三峡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④是赣江,B正确。故选B。
17.甲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A错误,C正确。乙处河流流量大,故B错误。乙位于长江下游,无结冰期,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概况。
下图为2018年第12号台风“云雀”的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8月2日23时台风中心到达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9.此次台风登陆给我国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地震
【答案】18.C
19.B
【解析】18.从图中看8月2日23时台风中心点所在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以南,属于东海海域,选项C正确。
19.台风过境常伴随的自然灾害是狂风暴雨,易引发洪涝灾害,选项B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的海域和自然灾害。读图解答即可。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表示泥石流流动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时,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图中等高线所示的地区其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22.下列省区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是
A.新疆
B.内蒙古
C.黑龙江
D.四川
【答案】20.B
21.C
22.D
【解析】20.泥石流是一种地质灾害,当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泥石流运动的垂直方向逃生,图中游客应该沿②路线逃生,故选B。
21.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山谷当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的等高线是凸向高处,图中所示的是山谷地形,故选C。
2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自然灾害是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往往发生在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有一定的坡度的山区,以上四个省区中,最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是四川省,新疆和内蒙古降水少,黑龙江地势平坦,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12月21日
“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蔬菜的生长环境一般在南方显得更为优势。我国通过“南菜北运”工程,为北方市民冬季新鲜蔬果的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冬季最为繁忙。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3.和“南菜北运”冬季最为繁忙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
B.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菜生长需求
C.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高
D.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
24.下列城市属于“南菜北运”目的地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昆明
D.成都
25.下列省份最不易发生寒潮的是(
)
A.黑龙江省
B.西藏自治区
C.江苏省
D.福建省
【答案】23.C
24.B
25.B
【解析】23.读图和材料可知,南方冬季气温较高,适合冬菜生长,南方冬季较为湿润,降水能满足冬季生长需求,北方冬季地表冻结,无法种植冬菜,北方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较低。所以ABD正确,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24.根据四个城市的分布可知,上海、昆明、成都都是南方地区的城市,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地区。故根据题意选B。
25.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寒潮不易发生,黑龙江省、江苏省和福建省位于开东部,地势低平,大多都能受到寒潮影响。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分析解答。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的光伏扶贫发电园区,由于有光伏板的覆盖,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植被得到了恢复。不过,如果草长得太高,则会遮光伏板,也会影响发电效率,于是电站动员周边的牧民,在这里养起了几千只“光伏羊”(左图)。右图为“中国脱贫攻坚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
(1)从图中可知,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和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
(2)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脱贫,图中能将“多民族文化与长征文化”相结合的脱贫攻坚主战场是
、
。
(3)在下图空格处填上正确答案。
【答案】(1)高原
山地
二
(2)滇桂黔石漠化区
乌蒙山区
(3)①高
②太阳能
③畜牧业
【解析】(1)从图中可知,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根据三级阶梯的分布可知,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
级阶梯。
(2)读图可知,我国位于长征文化地区有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这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区。所以能将“多民族文化与长征文化”相结合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3)我国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大气稀薄,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所以有利于建设太阳能发电,草场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发展畜牧业。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和民族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7.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和“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季风区与非季风分界线中,位于我国青藏地区的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最主要来自的大洋是________,盛行风向是___
,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
(4)简述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
(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简要分析其对我国农作物生产的有利条件。
【答案】(1)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太平洋;东南季风;旱涝灾害;
(4)远离海洋,再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5)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根据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部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到来时,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较多,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进行分析解答。
(1)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此界线位于青藏地区的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最主要来自的大洋是太平洋,盛行风向是东南季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
(4)B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
(5)在我国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点睛】该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季风,分析后理解解答即可。
28.读“我国沿36°N纬线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我国地势特点是
.当河流流经甲处时,水能资源丰富,原因在于
。
(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①
平原,②
高原。
(3)③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原因是
。
(4)黄海是不是我国的内海?
。
【答案】(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位于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2)华北;黄土;
(3)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高寒缺氧,不利于人类生存;
(4)不是。
【解析】(1)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故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水能丰富的原因是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2)图中是沿36°N的地形剖面,经过我国36°N的地形区自西向东有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故①是华北平原,②是黄土高原。
(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光线多,故青藏高原的太阳能资源丰富,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不适于居住,故青藏高原人口少的原因是这里高寒缺氧。
(4)我国的两大内海是指渤海和琼州海峡,故黄海不是我国的内海。
29.读“世界火山地震带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是环________沿岸的山脉带,以及横贯________大陆南部和________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台湾多地震的原因。
(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哪些前兆?
(4)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答案】(1)太平洋
亚欧大陆
非
(2)台湾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
(3)动物反映异常;地下水异常;出现地光和地声等。(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保持冷静,及时到户外空旷地处;躲在坚固的家具下;保持体力,等待救援等。
【解析】(1)世界上有上地震和火山最剧烈的地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一般板块内部较为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较为活跃,我国台湾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多地震活动。
(3)地震发生时会出现许多前兆,如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4)当地震发生时,切记不能慌张,应该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选择出最佳逃生避难措施。在学校听从老师安排,室内学生不撤出,室外学生不要回教室,就近“蹲下、掩护、抓牢”。在家中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立即关闭煤气及电源开关,打开房门,如是平房,可逃出房外,外逃时注意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室内安全地点有: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承重墙(注意避开外墙)。在户外要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尽快到空旷地处,不要躲避在电线杆、路灯、烟囱、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玻璃建筑物、大型广告牌、悬挂物、高压电设施、变压器附近。不要在石化、煤气等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及影响,地震来临时,正确的保护措施,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