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拔尖培优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正在进行,以下关于降水的诗句中,一般一年中出现最迟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答案】A
【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描述的是冬季的降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描述的是春季的降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诗句描述的是春季的降水,“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诗句描述的是秋季的降水。依据题意,故选A。
2021年4月30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在校园内给老师拍摄的四张从清晨到正午的背影照片,拍摄时双方站立位置不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导致影子从清晨到正午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3.与当天天气状况最相符的是(
)
A.
B.C.
D.
【答案】2.A
3.C
【解析】2.影子从清晨到正午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着地轴自转,以至于地球上的一点在不同时间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现象,A正确,跟公转、昼夜长短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无关,BCD错误,故选A。
3.4月30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季中后期,气候和暖,气温相对较高,A和D错误。图中老师的影子清晰可见,判断该日为阳光充足的晴天或多云天气,而B选项所示的是阴天,B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有关知识。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和五带等。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刘明同学将台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表示台风符号是(
)
A.
B.
C.
D.
5.台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
112°E
B.29°N
112°W
C.29°S
112°E
D.29°S
112°W
6.台风运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4.D
5.A
6.B
【解析】4.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雷雨,B表示沙尘暴,C表示大雨,D表示台风。所以选择D。
5.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得出A点的经纬度是.
29°N
112°E。故选A。
6.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判断台风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B。
7.读下图,等温线分布图,a、b代表不同的气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能在北半球且易发育河流
B.②处等温线可能向高纬凸出
C.①可能在南半球,为当地夏季陆地
D.②可能在北半球,为当地夏季海洋
【答案】C
【解析】假设①在北半球,等温线b>a,①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是山谷,容易发育河流,A叙述正确。②处等温线可能向高纬凸出,也可能向低纬凸出,B叙述正确。假如①在南半球,等温线b<a,当地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而①是向北凸出,C叙述错误。假如②在北半球,当地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D叙述正确。根据题意,答案选C。
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下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
A.甲地为-6℃
B.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
C.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西南部差异小
9.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河流
10.朝鲜半岛(
)
A.地势西高东低
B.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
C.丙地地处山地
D.丁地附近河流流速慢
【答案】8.D
9.A
10.C
【解析】8.读图可知,甲地1月平均气温为(-6℃)—(-8℃)之间,所以A错误;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所以B错误;由北向南气温逐渐升高,所以C错误;西南部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所以D正确。故选D。
9.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的海陆位置、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河流沿岸;乙地比甲地纬度高,1月平均气温低,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10.读图可知,朝鲜半岛的河流多自东向西流,地势东高西低,所以A错误;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河流有结冰期,所以B错误;丙地等温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部递减,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为山地,所以C正确;丁地附近等温线密集,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所以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判断气温特点: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受纬度因素影响,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地质研究发现,地球的面貌曾多次改变。它曾是个雪球,赤道地区覆盖着冰雪;它还是个水球,浩瀚的海洋将陆地分隔。下图为某地质历史时期世界冰川分布图(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川)。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示地质历史时期的冰川(
)
A.仅分布于高纬度地区
B.全部分布在北半球
C.大量形成于沿海地区
D.较现代分布范围广
12.世界冰川范围的扩张与收缩(
)
①将导致热带范围的变化
②会引起全球海陆的变迁
③可反映全球气候的变化
④能影响全球板块的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1.D
12.C
【解析】11.A项,图中可以发现冰川在青藏高原等中纬度地区仍然有分布。A错误。B项,冰川在南半球的南极等地仍然有分布,B错误。C项,图中可以发现冰川几乎覆盖了北美洲北部和欧亚大陆北部,在内陆有大分布,C错误。D项,图中冰川分布较现代冰川分布相比更广,如图中冰川在北美洲北部和亚欧大陆北部均有广泛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热带范围的变化与世界冰川范围的扩张与收缩关系不大,故①错误。冰川面积变化会影响海平面的上升与下降,影响海陆面积,故②正确。冰川分布情况恰是全球气候的写照,在冰期,平均气温低,冰川分布广,而在间冰期则相反。故③正确。世界冰川范围的扩张与收缩跟板块运动无关,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的有关知识。地球有寒冷期,也有温暖期,而且在不断的变换之中。第一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下左图“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海洋—东南风
B.甲海洋—西北风?
C.乙海洋—东南风?
D.乙海洋—西北风
14.“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3.D
14.C
【解析】13.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读图可知,甲是日本本州岛东部相临的海洋太平洋,本州岛东部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破,乙是西部沿海日本海,本州岛西部处于西北风的迎风坡,东南风温暖湿润,不会形成雪墙,冬季西北风带来日本海的水汽,受山地阻挡,迎风坡降雪多。所以会形成雪墙。故选D。
14.读图可知,①
和
②处于东南季风的山地迎风破,夏季降水多,③处于西北风的山地迎风坡,冬季降雪多。所以选C。
读
“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甲岛比乙岛(
)
A.河流更多
B.气温更低
C.地势更高
D.纬度更低
16.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
A.周边高中部低
B.南部高北部低
C.中部高周边低
D.东部高西部低
【答案】15.B
16.C
【解析】15.气温受到纬度位置影响,从图中可知,甲岛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乙岛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故甲岛比乙岛气温低,B正确。
16.从图中可知,乙岛的中部是山脉,其河流都是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故乙岛的地势是中部高周边低,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知道纬度位置影响气温高低,学会通过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
下图是非洲局部地区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A、B两地同位于赤道附近,气候却有很大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为因素
18.非洲热带草原的很多动物具有周期性迁徙的特性,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答案】17.C
18.B
【解析】17.由图可知,A、B两地同位于赤道附近,A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水热条件较差,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分干湿两季,夏季草原地区草木丰茂,非洲的热带草原地区野生动物繁多,是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它们逐水草而居,很多动物具有周期性迁徙的特性,B正确。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躲避天敌及炎热天气无关,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是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逐水草而居,具有周期性迁徙的特性。
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冬春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20.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
【答案】19.B
20.B
【解析】19.读图分析可知:澳大利亚春夏季火灾分布的范围最广,故A错误;澳大利亚冬春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故B正确;澳大利亚火灾发生区主要在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故C错误;澳大利亚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地区,属于印度洋沿海,故D错误。故选B。
20.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达尔文地区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全年高温,5﹣9月份为南半球的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降水少,这里由位于热带地区,容易发生火灾,故B符合题意。故选B。
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夏季
2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M地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1.A
22.C
【解析】21.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根据地图所示,地图中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因此判断为冬季,B、D错误。由图可知北部气温较低,南部气温较高,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判断南部纬度较低,北部纬度较高,因此北半球符合,A正确,C错误。故选A。
2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内陆地区,B错误。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符合图中的条件,C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下图为亚欧大陆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一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鹿特丹
B.华沙
C.赤塔
D.呼玛
24.亚欧大陆北纬50°~60°地区
A.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
B.欧洲的冬季比亚洲冷
C.欧洲部分比亚洲部分降水少
D.欧洲的夏季比亚洲热
25.亚欧大陆北纬50°-60°的自然景观,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
A.草原-荒漠-森林
B.森林-荒漠-草原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森林-草原
【答案】23.A
24.A
25.C
【解析】23.读图中四城市的一月气温可知,鹿特丹一月气温是0摄氏度,华沙一月气温约为-10℃,赤塔的一月气温约为-25℃,呼玛的一月气温约为-30℃。所以根据题意选A。
24.比较亚欧大陆北纬
50°~60°地区的东西两岸地区可知,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欧洲的冬季比亚洲温暖,欧洲部分比亚洲部分降水多,欧洲的夏季比亚洲凉爽。所以正确的是A。
25.比较亚欧大陆北纬
50°~60°地区的东西两岸地区可知,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受降水的影响,有沿海向内陆的植被变化是森林-草原和荒漠。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对应在图二中气候资料是数字_____________。东台所在的乙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2)丙地分布有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丁地是________气候,对应图二中①气候资料,该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温和多雨。
(3)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亚热带季风
(2)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
(3)纬度因素
【解析】世界上的气候复杂多样,根据气温和降水分为热带四种气候类型,温带五种气候,寒带一种和高原山地气候。
(1)根据使节恰好类型的分布可知,图中甲地所代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多雨;常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丙位于非洲北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丁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与①的气温和降水相对应。
(3)赤道地区纬度低,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该题主要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点以及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结合气候分布图记住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和会分析气候特点是考查的重点。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l)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面积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
(2)从A点出发沿赤道向东行进,直至回到原地,依次要经过大西洋,____洲,___。洋,亚洲,大洋洲,____洋,____洲,大西洋。
(3)根据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①地比②地气温____。
(4)由“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得知,从③地到④地年降水量逐渐增多,由此推断____________纬度内陆地区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____地区年降水量较多。
(5)阅读教材和图册相关地图,列表比较两城市差异。
城市比较项目
巴马科
悉尼
五带位置
气候类型
主要人种
官方语言
主要宗教
【答案】(1)大
北冰洋
南极洲
(2)非
印度
太平
南美
(3)低
(4)中
沿海
(5)
城市比较项目
巴马科
悉尼
五带位置
热带
南温带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人种
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
官方语言
法语
英语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
(l)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面积大,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从A点出发沿赤道向东行进,直至回到原地,依次要经过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3)根据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①地比②地气温低。
(4)由“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得知,从③地到④地年降水量逐渐增多,由此推断中纬度内陆地区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较多。
(5)见答案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上图中40°N纬线穿越亚洲和____洲,穿过的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图中40°N沿线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____(夏/冬)季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1000-2000米,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请简要分析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4)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春旱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请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该地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
【答案】(1)欧洲
高原
海陆位置
(2)B
冬
(3)光照、热量充足,灌溉水源充足等
(4)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较少,风速较大,蒸发量较大,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易发生春旱。
【解析】本大题以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大洲分布,海陆位置不同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中海气候特点及对农作物的影响,新疆长绒棉生长的有利条件,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等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
(1)读图可知,图中40°
N线穿越亚洲和欧洲,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图中三幅景观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不同。
(2)根据无花果的生长条件可知,图中B最适宜种植无花果,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
冬季降水多,冬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3)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在1000-2000米之间,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这里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源充足。
(4)读材料分析可知,冬小麦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较少,风速较大,蒸发量较大,而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所以易发生春旱。
【点睛】读地形图总结地形分布特点;知道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9.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可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
13
15
17
19
23
25
26
23.5
19.5
16
13
降水/mm
80
56
78
61
23
9
2
4
33
76
90
87
(1)图一中①所示黑粗线圈的作用是____,它是由____线圈组成。
(2)甲地、乙地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甲地明显比乙地____,造成甲、乙两地降水不同的影响因素是____。
(3)根据图中信息丙地的气候特征可描述为____,此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大洲是____。
(4)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我们可知某地年平均气温为____,某地气候特点可描述为____。
(5)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在图二中绘制某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答案】(1)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经
(2)少
海陆位置
(3)全年高温多雨
南美洲
(4)18.5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作图如下:
【解析】该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为背景材料,设置了五道小题,涉及了经线圈、世界气候的差异、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分布以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读图,图一中①所示组成黑粗线圈的两条线叫经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2)读图,图中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是乙地距海近,降水多,甲地距海远,降水少,造成甲乙两地降水不同的因素是海陆位置。
(3)根据资料,丙地的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其中分布最广的大洲是南美洲。
(4)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可以看出该地某地的年平均气温为(12+13+15+17+19+23+25+26+23.5+19.5+16+13)÷12=18.5℃,该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类型。
(5)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可以看出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参照答案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拔尖培优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正在进行,以下关于降水的诗句中,一般一年中出现最迟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021年4月30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在校园内给老师拍摄的四张从清晨到正午的背影照片,拍摄时双方站立位置不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导致影子从清晨到正午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3.与当天天气状况最相符的是(
)
A.
B.C.
D.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台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刘明同学将台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表示台风符号是(
)
A.
B.
C.
D.
5.台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
112°E
B.29°N
112°W
C.29°S
112°E
D.29°S
112°W
6.台风运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7.读下图,等温线分布图,a、b代表不同的气温值,①、②两地同纬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下图为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
A.甲地为-6℃
B.大部分地区在0℃以上
C.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西南部差异小
9.甲、乙两地1月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河流
10.朝鲜半岛(
)
A.地势西高东低
B.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
C.丙地地处山地
D.丁地附近河流流速慢
地质研究发现,地球的面貌曾多次改变。它曾是个雪球,赤道地区覆盖着冰雪;它还是个水球,浩瀚的海洋将陆地分隔。下图为某地质历史时期世界冰川分布图(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川)。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示地质历史时期的冰川(
)
A.仅分布于高纬度地区
B.全部分布在北半球
C.大量形成于沿海地区
D.较现代分布范围广
12.世界冰川范围的扩张与收缩(
)
①将导致热带范围的变化
②会引起全球海陆的变迁
③可反映全球气候的变化
④能影响全球板块的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左图“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海洋—东南风
B.甲海洋—西北风?
C.乙海洋—东南风?
D.乙海洋—西北风
14.“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
“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甲岛比乙岛(
)
A.河流更多
B.气温更低
C.地势更高
D.纬度更低
16.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
A.周边高中部低
B.南部高北部低
C.中部高周边低
D.东部高西部低
下图是非洲局部地区气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A、B两地同位于赤道附近,气候却有很大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为因素
18.非洲热带草原的很多动物具有周期性迁徙的特性,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敌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热天气
D.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冬春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火灾发生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大西洋沿岸
20.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
℃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
℃左右
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2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
A.北半球冬季
B.北半球夏季
C.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夏季
2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M地的气候最有可能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亚欧大陆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一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鹿特丹
B.华沙
C.赤塔
D.呼玛
24.亚欧大陆北纬50°~60°地区
A.沿海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多
B.欧洲的冬季比亚洲冷
C.欧洲部分比亚洲部分降水少
D.欧洲的夏季比亚洲热
25.亚欧大陆北纬50°-60°的自然景观,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
A.草原-荒漠-森林
B.森林-荒漠-草原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森林-草原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甲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对应在图二中气候资料是数字_____________。东台所在的乙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2)丙地分布有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气候。丁地是________气候,对应图二中①气候资料,该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__,冬季温和多雨。
(3)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极地地区终年寒冷,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l)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面积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
(2)从A点出发沿赤道向东行进,直至回到原地,依次要经过大西洋,____洲,___。洋,亚洲,大洋洲,____洋,____洲,大西洋。
(3)根据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①地比②地气温____。
(4)由“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得知,从③地到④地年降水量逐渐增多,由此推断____________纬度内陆地区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____地区年降水量较多。
(5)阅读教材和图册相关地图,列表比较两城市差异。
城市比较项目
巴马科
悉尼
五带位置
气候类型
主要人种
官方语言
主要宗教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上图中40°N纬线穿越亚洲和____洲,穿过的地区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东西跨经度约180°,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2)图中40°N沿线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中最适宜种植无花果的气候类型是____(填字母),该气候类____(夏/冬)季出现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
(3)阿拉尔农垦区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海拔高度的范围为1000-2000米,年降水量不足150mm,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补给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请简要分析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4)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春季进入幼苗旺盛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春旱是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请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该地发生春旱的主要原因。
29.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可循。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
13
15
17
19
23
25
26
23.5
19.5
16
13
降水/mm
80
56
78
61
23
9
2
4
33
76
90
87
(1)图一中①所示黑粗线圈的作用是____,它是由____线圈组成。
(2)甲地、乙地两地纬度相近,但降水甲地明显比乙地____,造成甲、乙两地降水不同的影响因素是____。
(3)根据图中信息丙地的气候特征可描述为____,此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大洲是____。
(4)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我们可知某地年平均气温为____,某地气候特点可描述为____。
(5)根据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在图二中绘制某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