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基础过关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的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技术
下图示意我国某种农作物在三个地区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农产品可能是(
)
A.小麦
B.柑橘
C.水稻
D.天然橡胶
3.与②、③地相比,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有利条件是(
)
A.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
C.光照充足
D.热量丰富
4.西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5.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建立甜菜生产基地
B.西北地区全面发展淡水养殖
C.青藏高原大力推广水稻种植
D.华北平原大面积种植小麦
6.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二熟
D.一年三熟
7.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8.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目前我因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白色家电工业区分布的特点是(
)
①沿海分布
②沿湖分布
③靠近工业基地
④靠近内陆边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趋势是(
)
A.由重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B.由东部沿海向长江沿岸省区转移
C.由东南沿海向西南内陆转移
D.由人口稀疏区向人口密集区转移
11.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汽车工业
B.电子计算机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电力工业
12.下列工业城市全部在京津唐地区的是(
)
A.上海
武汉
宜昌
B.北京
天津
唐山
C.南京
苏州
福州
D.上海
南京
武汉
13.下列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是(
)
A.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B.上海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中关村科技园区
D.新竹科技园区
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方地区,树木四季常绿
B.地处华北平原,耕地以旱地为主
C.北部和西部有山脉阻挡,不易受冬季风影响
D.河网密布,赛龙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上运动
15.图中阴影部分为京津唐工业区,下列关于其工业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校集中,人才众多
B.海陆交通便利
C.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D.能源和水资源丰富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7.台湾水果运到福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海上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18.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最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内河运输
C.海洋运输
D.铁路运输
19.下图是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的判断确的是(
)
A.①-兰新线
B.②-京九线
C.③-京广线
D.④-京沪线
20.我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分布均匀
B.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C.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D.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21.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下列工程最能充分体现的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南水北调
D.“三北”防护林
22.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的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23.下列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最合理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管道运输
B.从武汉向南京运粮用铁路运输
C.10万吨铁矿石从内蒙古运往北京选用载重卡车运输
D.重庆朝天门市场向杨家坪发送两箱服装用飞机运输
24.我国横跨黄河、长江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依次是(
)
A.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宝成线
B.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陇海线
C.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成昆线
D.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25.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下题。
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
B.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
C.服务于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D.提高电商平台的货物流通效率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某学校开展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研究过程记录如下。据此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6分)
课题: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思路:案例分析一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I.案例分析
(1)甲、乙两区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耕作制度甲是
,乙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2)从农业类型看,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发展畜牧业和
农业。
(3)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4)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5)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机械??
C.土壤???
D.市场
II.归纳总结:
(6)结合以上案例,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地形、
、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技术、交通、
、
政策等。
III.迁移应用:
(7)当地政府计划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档花卉基地,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并说出理由(至少两点)。
27.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C工业基地的名称: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
(2)图中连接B、C两工业区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
(3)发展A工业基地有什么有利条件?(至少答两点)
28.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读组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图a中铁路F线或铁路枢组名称:乌鲁木齐棉花产量大品质优,要将大量棉花运往上海加工,依次经过东两铁路干线——___________线,在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转人南北铁路干线——_________线。
(2)读图b,①-④工业基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位于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写图b中数学序号),如今,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碰谷”,驰名海内外。试简述中关村有哪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至少两点)
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铁路线A为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
(2)游客由济南到大连旅游,最佳路线是:先乘列车到港口城市_______,再乘船经________海到达大连。
(3)目前,山东半岛东部地区(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增长迅速,“外向型”渐显,请你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黄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5)每年的夏季,黄渤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你认为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增加渔业收入???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渔业资源???
D降低海水污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基础过关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的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技术
【答案】D
【解析】技术不是自然条件,而是社会经济条件,光照、热量、水分是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大,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某种农作物在三个地区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该农产品可能是(
)
A.小麦
B.柑橘
C.水稻
D.天然橡胶
3.与②、③地相比,①地生产该农产品的有利条件是(
)
A.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
C.光照充足
D.热量丰富
【答案】2.A
3.C
【解析】2.读图①位于青藏高寒区,②③位于暖温带,三地都可以种植的只有小麦,故A正确;柑橘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故B错误,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青藏高寒区没有,故C错误;天然橡胶主要分布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3.①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地势高,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B错误,C正确;①地降水较少,气温较低,A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气候跨度大,从我国东北到南方,从西北到东部沿海地区都有小麦分布,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热量能够满足小麦的生长;水稻
为喜湿热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我国南方分布最为集中。
4.西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答案】B
【解析】结合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可知,该题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适合发展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所以西北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是畜牧业。故选B。
【点睛】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5.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建立甜菜生产基地
B.西北地区全面发展淡水养殖
C.青藏高原大力推广水稻种植
D.华北平原大面积种植小麦
【答案】D
【解析】甜菜是一种性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到北疆地区;A错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适合淡水养殖,可以发展畜牧业;B错误。青藏地区地高天寒,冰川广布,不适合大力推广水稻种植;C错误。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商品率高,该地主要种植春小麦;D正确。故D符合题意。选D。
6.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二熟
D.一年三熟
【答案】A
【解析】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不足,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作物熟制就是根据某地的积温数来确定一个年度内需要种几茬作物、各自是种什么作物,以达到最好的种植效果。
7.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小麦、玉米主要分布在(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小麦、玉米等一年一熟的农作物,A正确。西南青藏高原河谷地区可以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B错误。西北地区主要是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以发展畜牧业为主,C错误。东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是我国水稻和渔业生产地区,D错误。故选A。
8.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答案】B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水稻生长对气候尤其是热量条件要求较高,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引起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条件的改善,B正确。故本题选择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目前我因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白色家电工业区分布的特点是(
)
①沿海分布
②沿湖分布
③靠近工业基地
④靠近内陆边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趋势是(
)
A.由重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B.由东部沿海向长江沿岸省区转移
C.由东南沿海向西南内陆转移
D.由人口稀疏区向人口密集区转移
【答案】9.A
10.C
【解析】9.由图可知,白色家电工业区沿海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几大工业区,①③正确,内陆地区较少,在大型湖泊附近没有没有工业区分布,②④错误,A正确,故本题选择A。
10.由图可知,工业区由东南沿海向西南内陆转移,C正确。距材料无法看出由重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A错误。只有上三角地区的向长江沿岸转移,B错误。由东部人口稠密区向西部转移,D错误。故本题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工业区的转移,对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有一定要求,结合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作答即可。
11.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汽车工业
B.电子计算机工业
C.石油化学工业
D.电力工业
【答案】B
【解析】钢铁工业、电力工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都属于传统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科技含量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故选B。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
12.下列工业城市全部在京津唐地区的是(
)
A.上海
武汉
宜昌
B.北京
天津
唐山
C.南京
苏州
福州
D.上海
南京
武汉
【答案】B
【解析】我国主要有四大工业基地,题中上海,南京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选项A,C,D不符合题意。北京、天津、唐山都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故B符合题意。选B。
13.下列被称为“中国光谷”的是(
)
A.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B.上海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中关村科技园区
D.新竹科技园区
【答案】A
【解析】湖北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光电产业基地所在地,其光电产业领先国际,被形象的称为“中国光谷”,A项正确。故选A。
【点睛】北京中关村是我国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京津冀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方地区,树木四季常绿
B.地处华北平原,耕地以旱地为主
C.北部和西部有山脉阻挡,不易受冬季风影响
D.河网密布,赛龙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上运动
15.图中阴影部分为京津唐工业区,下列关于其工业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校集中,人才众多
B.海陆交通便利
C.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D.能源和水资源丰富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答案】14.B
15.D
16.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工业区的相关知识。
14.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不会四季常绿,A项错误。地处华北平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B项正确。北部和西部
有山脉阻挡,但纬度较高,并且北部山脉多纵向分布,易受到冬季风影响,C项错误。河网密布,赛龙舟等是南方地区的特色,D项错误。故选B。
15.京津唐地区高校众多,人才众多,A项正确。靠近渤海,路上交通枢纽众多,海陆交通便利,B项正确。地处平原地区,城市密集市场广阔,C项正确。华北地区水资源贫乏,D项错误。故选D。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
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地处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
17.台湾水果运到福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海上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答案】B
【解析】台湾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台湾的水果运到福建,数量大、水果虽然保质期较短,但台湾到福建距离不是很远,在有良好的保鲜条件下,所以选择海上运输最为合适,B项正确。故选B。
【点睛】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能实现门对门运输的公路运输。
18.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最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内河运输
C.海洋运输
D.铁路运输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500吨钢铁属于大宗货物的远距离运输,且济南不位于沿海,因此,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选D。
【点睛】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19.下图是我国部分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干线名称的判断确的是(
)
A.①-兰新线
B.②-京九线
C.③-京广线
D.④-京沪线
【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从连云港经过徐州、郑州、西安到兰州的铁路干线①是陇海线,与陇海线交汇于郑州的铁路干线②是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于徐州的铁路干线④是京沪线,位于京沪线与京广线之间的铁路干线③是京九线,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
20.我国铁路网的分布特点是(
)
A.全国分布均匀
B.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C.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D.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答案】B
【解析】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铁路干线密集;而西部地区地形崎岖,人口稀少,铁路干线稀疏,故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影响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城市、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
21.各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下列工程最能充分体现的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南水北调
D.“三北”防护林
【答案】A
【解析】结合教材可知,西气东输是我国区域之间要通过区域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该工程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对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有重要意义。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跨流域协作的工程,牢记即可解答。
22.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的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答案】D
【解析】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较大,价格较低的是铁路运输,D项正确。故选D。
【点睛】货运方式的选择遵循“多”“快”“好”“省”。
23.下列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最合理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使用管道运输
B.从武汉向南京运粮用铁路运输
C.10万吨铁矿石从内蒙古运往北京选用载重卡车运输
D.重庆朝天门市场向杨家坪发送两箱服装用飞机运输
【答案】A
【解析】管道运输最适宜气体、液体运输,“西气东输”工程运输的是天然气,使用管道运输是非常合理的,A项正确;从武汉向南京运输粮食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内河运输,因为武汉和南京都位于长江沿岸,长江航运发达,粮食适宜长距离运输,B项错误;10万吨铁矿石从内蒙古运往北京最适宜铁路运输,卡车运量小,运费高,10万吨铁矿石数量大,不适合选择公路运输,C项错误;航空运输价格高,适合长距离运输,服装属于一般商品,价值较低,两地距离近,不适宜选择航空运输,D项错误。故选A。
【点睛】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多的,多由航空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输。
24.我国横跨黄河、长江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依次是(
)
A.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宝成线
B.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陇海线
C.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成昆线
D.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
【答案】D
【解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其中跨越我国长江黄河干流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依次是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等,D正确。宝成线
、陇海线未横跨长江,成昆线未横跨黄河,ABC错误。故选D。
25.读“中国地形图”(图1)和“2018年中国高速铁路分布图”(图2),完成下题。
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
B.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
C.服务于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
D.提高电商平台的货物流通效率
【答案】B
【解析】高铁为客运专线,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经济活跃城市的客运需求,B项正确;高铁不是运输货物的,C、D项错误;A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故选B。
【点睛】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四纵四横”主骨架基本形成,中国已经建成日益完善的高速铁路网络。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某学校开展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研究过程记录如下。据此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6分)
课题: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
思路:案例分析一归纳总结—迁移应用
资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I.案例分析
(1)甲、乙两区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耕作制度甲是
,乙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2)从农业类型看,甲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丙区域发展畜牧业和
农业。
(3)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4)与黄淮海平原制种基地相比,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最明显的优势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
C.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D.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
(5)该地制种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机械??
C.土壤???
D.市场
II.归纳总结:
(6)结合以上案例,归纳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地形、
、河流等;
社会经济因素:技术、交通、
、
政策等。
III.迁移应用:
(7)当地政府计划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高档花卉基地,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并说出理由(至少两点)。
【答案】(1)由北向南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2)灌溉(或绿洲)
(3)B
(4)A
(5)D
(6)气候(或光照、热量和水分)
市场等
(言之有理即可)
(7)A地
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我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热量决定了该区域的耕作制度:甲区域在东北地区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乙区域一年两熟或三熟.(2)我国自然环境和地形复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丙区域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3)热量和水源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图中“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主要改变了农业生产中的水源和热量。
(4)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颗粒饱满.故选:A.(5)农业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题中可知,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发生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种植规模迅速扩大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6)归纳总结:由以上案例知道,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地形、热量、降水、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农民文化技术水平、农业技术、市场、交通、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等
).(7)花卉种植需要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A地区是最合适区域,理由是: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靠近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27.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C工业基地的名称:
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
工业基地。
(2)图中连接B、C两工业区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线。
(3)发展A工业基地有什么有利条件?(至少答两点)
【答案】(1)沪宁杭、综合性
(2)京沪线
(3)丰富的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解析】(1)A为辽中南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B为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为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基地。
(2)图中连接B、C两工业区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
(3)A为辽中南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丰富的煤炭、铁等矿产资源;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28.东部地区工业中心密集,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读组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填写图a中铁路F线或铁路枢组名称:乌鲁木齐棉花产量大品质优,要将大量棉花运往上海加工,依次经过东两铁路干线——___________线,在铁路枢纽城市________转人南北铁路干线——_________线。
(2)读图b,①-④工业基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位于__________工业基地(填写图b中数学序号),如今,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碰谷”,驰名海内外。试简述中关村有哪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至少两点)
【答案】(1)陇海——兰新
徐州
京沪
(2)沿海布局
(3)④
靠近大学,人才优势明显;政府政策支持;世界知名企业集聚,资金和人才储备丰厚;基础设施完善等
【解析】(1)乌鲁木齐棉花产量大品质优,要将大量棉花运往上海加工,依次经过东西铁路干线是陇海-兰新线,在铁路枢纽城市徐州,转入南北铁路干线京沪线。
(2)图可得,①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②是沪宁杭工业基地,③是辽中南工业基地,④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沿海地区,该地区交通运输便利。
(3)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位于④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是靠近大学,人才优势明显,政府政策支持,世界知名企业集聚,资金和人才储备丰厚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铁路干线。
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铁路线A为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
(2)游客由济南到大连旅游,最佳路线是:先乘列车到港口城市_______,再乘船经________海到达大连。
(3)目前,山东半岛东部地区(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增长迅速,“外向型”渐显,请你从地理位置、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黄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5)每年的夏季,黄渤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你认为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
A增加渔业收入???
B保证捕捞安全
C保护渔业资源???
D降低海水污染
【答案】(1)A京哈;?
B京沪
(2)烟台;黄海
(3)位置: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海陆交通便利;劳力充足。
(4)过度捕捞;近海污染严重;管理水平差
(5)C
【解析】我国主要铁路干线①、南北向: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②、东西向: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南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1)我国铁路网发达,从图中可知,A是从北京出发到哈尔滨的京哈线,B是从北京出发到上海的京沪线。
(2)我国交通运输发达,从图中可知,游客由济南到大连旅游,最佳路线是:先乘列车到港口城市山东的烟台,再乘船经黄海到达大连。
(3)山东半岛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发达,主要优势有如下,位置: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海陆交通便利;劳力充足。
(4)黄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与人类的活动密不可分,主要原因有过度捕捞;近海污染严重;管理水平差。
(5)为了使黄渤海渔业资源能可持续发展,每年的夏季,是鱼的哺乳期,黄渤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这样做可以有效的保护好鱼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