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4.2《变形记》(节选)课件(共42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14.2《变形记》(节选)课件(共42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1: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六单元
变形记(节选)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
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
等都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和长篇小说《诉讼》《城堡》《美国》影响很大,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了解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以极度夸张甚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下层人民越来越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1912年卡夫卡创作了《变形记》,并于1915年发表。
【相关链接】
1.卡夫卡的作品表现了“异化”和“悖谬”的哲学命题。
“异化”指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变形记》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人创造的“物”如金钱、机器等,作为异化的统治人的力量同人相对立,它们操纵人。把虚幻的离奇荒诞现象和现实的本质真实结合起来(用现实主义手法写非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就构成了“卡夫卡式”的小说。
“悖谬”指一个事物两条逻辑线的相互矛盾与抵消。《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对父母和妹妹有着深深的亲情,可是当他变成甲虫后,他的亲人着急的是他不再能为家里挣钱,他甚至成了“家丑”和“家庭负担”,于是谁也不同情他、怜悯他,要把他“弄出去”,他在孤独中悄然死去,倒使家里人如释重负,开始“新的生活”。
卡夫卡的小说具有荒诞性的特色,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但其中又包含真实性,即从社会现象来看,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此外,小说在整体的荒诞情节中,又有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内容。
2.表现主义文学:它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流派,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
3.《促织》与《变形记》:一个在中国,一个在西方;一个为古典,一个为现代。两部作品相隔二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展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蟋蟀原是玩物,而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一帆风顺: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2)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3)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4)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5)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6)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7)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8)轻声细语:谈话时声音轻柔、细小。
(9)焦头烂额:形容十分狼狈窘迫。
(10)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11)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12)神不守舍:指心神不定。
(13)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4)晕头转向:形容头脑昏乱,迷失方向。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遏制 抑制
辨析:“遏制”,制止,控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有时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抑制”,压下去,控制。它也有制止的意思,但跟“遏制”比较起来,更常用于思想感情方面。例如:我再也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
例句:①她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②觉民看见这个情形,抑制不住感情的爆发,他要向祖父的身上扑过去。
(2)不可思议 不可理喻
辨析:“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前者多针对现象,是个中性成语;后者多针对人,是个贬义成语。
例句:①那时的人在自然势力威胁之下,常疑心某种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
②他们简直不可理喻,一定要进去,终于被我们的人赶出来了。







问题研讨
【任务一】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生存境况
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
参考答案:本文主要运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
2.格里高尔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参考答案:格里高尔是一个勤勉、善良、忠厚、坚强、富有责任感的人。他本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浓厚爱意和诗意追求的人,然而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他丧失了自己的自由和追求,几乎整日都在惶恐不安中过日子;他是一个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者,一个完全丧失了自我的悲剧人物。
3.请结合课文内容,归纳、分析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工作:太辛苦,高度紧张,巨大的债务压力。②人际关系:没有信任、关爱、友情。③家庭:冷漠,厌弃。可见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生活的原因和心理的原因。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到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以及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
【任务二】
探究小说的写作特色及其社会批判意义
1.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参考答案:小说中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震惊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庸常时,庸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
2.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有何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意味着他被异化为非人。甲虫的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甲虫行动缓慢,表明对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的强烈逆反。甲虫是笨拙、卑贱却又是自由的,是格里高尔的自卑心理和人生理想的结合。甲虫有“甲”,是人际关系冷漠的反映,是潜意识中防范心理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心理壁垒的映射。甲虫是弱小的、任人宰割的,反映出人对无法掌控、把握自身命运的恐惧。
3.《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多样性,请探究其所要表现的主题。
参考答案:①揭示机器生产对人的摧残。②揭示人与现代社会的矛盾。③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功利性。④揭示人性的黑暗王国。
小说的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可借助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运用心理描写时应注意:(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可将它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
课堂活动
试比较《变形记》与《促织》的异同。
答案示例:《变形记》和《促织》这两部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设计的怪诞而荒谬的故事情节——“人变成虫”,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着的深刻的社会现实:人的异化。两部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和现实强烈的控诉,但二者背后存在中西方审美心理差异:《促织》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善有善报”的良好愿望,小说中充满了作家的激情;《变形记》体现的是西方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他们不迷信人以外的任何力量,当人不能改变命运时,只有面对死亡,小说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冷峻分析和悲观情绪。(不必面面俱到,言之有理即可)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变形记》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1.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又荒诞的世界。“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间;“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人变成甲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不真实的,它只是用来隐喻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2.独特的叙述语调。
《变形记》有它自身独特的叙述语调。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震惊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更加令人警醒,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并努力探寻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3.细腻的心理描写。
小说主要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了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状态、性格特点、变成甲虫后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都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格里高尔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寂寞与悲凉。
【素材挖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A项,“攒”应读“zǎn”;B项,“黏”应读“nián”,“挪”应读“nuó”;C项,“毋”应读“wú”。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烦燥不安 
暴跳如雷 不知所云 
隐隐作痛
B.随心所欲
头破血流
想入飞飞
刨根问底
C.引人注目
文丝不动
清晰可见
不可思议
D.肃然起敬
小心翼翼
捕风捉影
莫名其妙
答案:D
解析:A项,“燥”应为“躁”;B项,“飞飞”应为“非非”;C项,“文”应为“纹”。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
    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
(2)尽管他的    十分窘迫,他还是禁不住微微一笑。?
(3)为什么天注定偏偏是格里高尔,在一家商号供职,发生一点儿小小的延误,马上就    天大的怀疑??
(4)我现在正焦头烂额。但我会很快摆脱困境的。请您不要再给我        ,我已经够受的了。?
A.控制  
处境  招惹  
推波助澜
B.抑制
处境
招致
雪上加霜
C.控制
环境
招致
推波助澜
D.抑制
环境
招惹
雪上加霜
答案:B
解析:“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抑制”,压下去,控制。前者多针对事态,后者多用于情感。“处境”,所处的境地(多指不利的情况下)。“环境”,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招致”,引起(后果)。“招惹”,(言语、行动)引起(是非、麻烦等)。“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性”结构。
B.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死后他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卡夫卡”热。
C.卡夫卡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其作品大多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D.1979年第1期《世界文学》刊出了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无数中国读者受惠于他卓越的译笔,开始感受这部小说历久更加弥新的艺术魅力。
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改造并重建”;C项,成分残缺,应在“作品大多”后加“使用”;D项,重复赘余,应把“更加”去掉。
5.把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巾的女性
②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筒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③它被嵌在一个漂亮的、镀了金的镜框里
④桌子上铺放着各种分别包装好的布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桌子上方挂着他不久前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的画
⑤她直挺挺地坐着
A.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①③⑤②④
答案:C
解析:④句总起,③紧承④进一步解说;①领起⑤②,介绍画的内容。按行文顺序,④③在前,①⑤②在后。
二、思考与探究
6.有人评论说《变形记》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参考答案:“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主人公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间。“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隐喻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