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8 18:5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天国梦“起”——矛盾激剧寻出路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1843年在广州从传教士手中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该书的启示下,洪秀全创立了
“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劝说同学冯云山和族弟洪仁玕率先加入。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
(1814-1864)
一、看材料
析起因
洪秀全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
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后,鸦片、洋货的涌入以及巨额赔款导致大量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的地租负担大大加重。洋货也冲击了通商口岸地区的家庭手工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称为潜在的动荡根源。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天国梦“起”
内部原因:清政府剥削的加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失败后,各级官府,首先是州、县的所谓“亲民之官”,只知变本加厉地敲诈、勒索,把战费与赔款的负担转嫁到广大纳税者,尤其是贫苦农民头上,致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绝望的境地。官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中国近代通史》
天国梦“起”
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两广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多次发生自然灾害,几百人受灾,但赈济资金又被大肆贪污,绝望的灾民参加了起义
——《中国近代通史》
天国梦“起”
天国梦“起”
出身农家,苦读诗书,担任塾师。
热衷科举,四次落榜,终为童生。
仕途断绝,仇视孔子,改拜上帝
发展会众,积极反清,建立天国。
《原道救世歌》:无分贵贱拜宜虔,何得君王私自专?
个人原因:洪秀全屡考不中,创立“拜上帝会”,进行传教反清活动。

天国梦“盛”——金田起义定天京
(一).金田起义
图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天国梦“盛”
(二)、永安建制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韦昌辉
冯云山
石达开
杨秀清
天国梦“盛”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未实施
材料二:……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国梦“盛”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天国梦“盛”
积极:《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他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意义:
消极: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天国梦“盛”
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
金田起义(1851)→
永安(初建政权)

永安北上(1852年春)→全州(冯云山战死)→
长沙(萧朝贵战死)→
武昌→
南京(1853年3月定都天京)
(三).定都天京
天国梦“盛”
(四)、北伐西征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国梦“盛”

天国梦“衰”——享乐夺利盛转衰
1、天京事变
1)原因:
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2)概况:








处死

3)影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天国梦“衰”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必然的。
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分散性决定的。
天国梦“衰”
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指挥军事。
2、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天王洪秀全
天国梦“衰”
《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对整个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
结果:《资政新篇》未能实施。
先进性: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进步潮流.
革命性:否定封建制度。
局限性:没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又缺少必要的条件,没能真正实行,不能挽救危局。
洪仁玕
天国梦“衰”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得到农民的支持;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得到农民支持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
内容
军事上:陈玉成、李秀成,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
中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陈玉成
李秀成
天国梦“衰”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1852年创建湘军,1854年始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左宗棠分两路,他居一方指挥,分三路围攻天京,1864年7月陷天京,太平天国亡。后从事洋务运动,举办军事工业。1870年任直隶总督。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
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和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和反扑。
镇压太平军的淮军首领——李鸿章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天国梦“衰”
影响: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
清军在西洋人的帮助下建立的炮台
4、天京陷落
天国梦“衰”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农民是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
命纲领,广大将士革命目标不明确。
②领导特权思想膨胀,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
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贪图享乐。
③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探究研讨
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积极: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
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消极: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最终失败。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天京事变
1856.9
由盛转衰
1856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1851.1
1851.12
1853.3
1853.3
重建核心
天京陷落
1864.7
最终失败









1、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
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
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
随堂训练
2.《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D
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
)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C 
4.《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D
5.《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