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共28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共28页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2:0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必修
(下册)



弗·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德国人。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他和马克思一起领导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任欧洲社会主义者的领导和顾问。他一生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给无产阶级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1818.5.5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至1883.3.14在伦敦的书桌旁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马克思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的长眠了。
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还不到两分钟……
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马克思首次相见,从此后,“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两人合著的。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宁)。
恩格斯
3月17日,在伦敦海持公墓举行了葬仪,恩格斯代表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悼词。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开头: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还有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
主体: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做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
结尾: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
悼词的结构
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
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
最后,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然后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分析,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结尾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条理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逝世情况(1)
巨大损失(2)
不可估量


时地
情况
心情
总纲: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贡献
逝世情况(1)
巨大损失(2)
带着崇高敬意
无比沉痛惋惜
也有某种安慰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感情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创办革命刊物
剩余价值规律
过渡(6)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马克思的科学观
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理论贡献:?
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革命实践:
?1、编报著书;
?2、创立第一国际
生前:?
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爱戴、尊敬?
死后: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明确:运用类比手法,体现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关键字句赏析
明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明确:
(1)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明确: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明确:一个“将”字体现出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