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18 18:2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新课导入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什么季节可以听到蛙鸣?
春末夏初
讲授新课
两栖动物中的“两栖”是什么意思?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
奖励
知识点一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雄蛙鸣叫
雌雄蛙抱对
水中受精形成受精卵
讲授新课
受精卵
蝌蚪
先长后腿
后长前腿
尾巴逐渐消失
成蛙
蝌蚪发育的几个时期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受精卵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生殖: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发育: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
表现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知识点二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现存的两栖动物中有11种已被列为世界濒危动物,如红色箭毒蛙、非洲胎生蟾蜍等。有人认为,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在我国某地一个林场附近的公路上,曾出现10万多只青蛙集群迁移。研究表明,这些青蛙是在寻找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产卵场所。
资料分析
启示:
①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需要良好的水域环境.
②环境的污染,破坏了青蛙的家园,青蛙被迫迁移。
说明水源影响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
3.45亿---2.25亿年
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
2.25亿年至今
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
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
启示:环境的变迁,影响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使两栖动物的数量和种类数量减少。
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了畸形蛙:一些蛙有弯曲、残缺不全的腿,一些蛙有多余的腿。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经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从历史情况看,畸形蛙的比例很低;而在调查的某些地方,畸形蛙的比例竟高达96%。在外形畸形的同时,这些蛙的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常常也有严重缺陷,很少能活过其出生后的第一个冬天。
2010年,有些科学家认为,近年来发现的某些畸形蛙是由于受到了寄生虫感染,而向河流和池塘排放生活污水则可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
想一想:水质的污染对青蛙的发育有何影响?
讲授新课
1.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讨论:
讲授新课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地区。
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2.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3.从上述事实,你会受到哪些启示?
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保护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我们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受到污染。
讲授新课
两栖动物的
生殖和发育
生殖季节
生殖过程
生殖特点
春末夏初
求偶
抱对
排精排卵
体外受精
(水中)
有性生殖
卵生
青蛙发育
过程
发育特点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变态发育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青蛙是两栖动物,它们不能生活在干旱地区,下列哪一项
不是影响它们分布的原因(

A.卵外有起保护作用的卵壳
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幼体用鳃呼吸
D.成体要用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
A
课堂练习
1.下列对两栖动物变态发育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要经过受精卵、幼体、蛹、成体等四个阶段
B.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
C.幼体和成体在生理机能上有很大区别
D.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改变集中在短期内完成
A
课堂练习
3.你见过青蛙吗?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顺序是(

①受精卵
②成蛙
③蝌蚪
④幼蛙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B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