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
s
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
cm
D.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
m/s
2.如图所示,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
cm/s
B.9
cm/s
C.8
cm/s
D.7
cm/s
3.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记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5.小明用闪光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小明所拍照片如图所示,则纸锥从A点下落到B点是做__
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这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__
__cm/s.
6.某实验小组用硬纸板搭建了如图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
__.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用__
__测量出小球各段的运动时间.
(3)从A点开始计时,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请将表格中的栏目补充完整.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__平均速度v/(m·s-1)__
AB
50.00
0.45
BC
50.00
0.60
CD
50.00
0.75
DE
100.00
0.9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实验使用的钢卷尺的分度值是1__
__;②vBC__
__vCD(填“>”“=”或“<”).
7.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
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
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
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
__(填“起点”或“40
m”)处.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
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
m所用的时间为____s.
(4)小明跑40
m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8.小嘉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小车出发、经过中点、到达挡板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实验原理:__
__.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是为了便于测量__
__.
(3)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
__m/s;路程s1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s1段的平均速度v1=____m/s.
(4)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如果从计时开始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尾,则测量结果__
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9.
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
__,小球从A点到D点共运动了__
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
__m/s.
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空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竖直墙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
cm,闪光灯每隔0.1
s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图可知,小球从位置A到E做的是__
_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小球通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m/s;小球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__
__m/s.
11.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斜面的作用是
;
(2)金属片的作用是
;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cm
t1=2.6s
v1=28.85cm/s
2
s2=75cm
t2=2.5s
v2=
cm/s
3
s3=75cm
t3=2.4s
v3=
cm/s
12.如图a,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中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
m,汽车的速度是
m/s.
参考答案
1.D
2.B
3.
B
4.
B
5.加速
40
6.
(1)v=
(2)秒表
(3)从A点开始计时,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请将表格中
路段
距离s/cm
运动时间t/s
__平均速度v/(m·s-1)__
AB
50.00
0.45
BC
50.00
0.60
CD
50.00
0.75
DE
100.00
0.93
①mm
②>
7.
(1)卷尺
(2)秒表
40m
(3)8.
(4)5
8.
(1)v=
(2)时间
(3)0.24
0.2
(4)偏小
9.
1mm
4.50
0.15
10.变速
2
1.25
11.
(1)使小车获得运动的动力
(2)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3)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1
s1=75cm
t1=2.6s
v1=28.85cm/s
2
s2=75cm
t2=2.5s
v2=30.00cm/s
3
s3=75cm
t3=2.4s
v3=31.25cm/s
12.17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