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妻
书》
[学习目标]
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难点]
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二、作者介绍:
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1911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诀别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及台湾国中中文课本。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林长民是林觉民堂兄,林觉民也是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堂叔。
三、背景介绍: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乂。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四、资料链接:
书信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中说:“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这就意味着早在春秋时期书信即已产生,而绵延两千多年之后,中国又形成了独特的书信文化传统,亲情、友情、爱情正是通过家书、情书等等得以传递和保存。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林觉民的《与妻书》、鲁迅的《两地书》、沈从文的《从文家书》、傅雷的《傅雷家书》等等,它们如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经典,植入到国人的情感记忆之中。
写信时要特别注意书信的格式。既然书信属于应用文,就有它惯用和固定的格式:1、称呼(收信人)2、问候3、正文4、祝辞5、署名(写信人)及日期
五、解题
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摧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给他的婁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六、朗读、正音。
卿(
)
晤(
)
彀(
)
恸(
)
语(
)
婉(
)
嗟(
)
虐(
)
眷(
)
旁(
)
七、文本研读
整体把握: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并梳理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第
二
课
时
一、课文朗诵导入
二、文本研读
1、作者在给妻子的信中说“吾至爱汝”,从信的称呼上能否看出作者的“至爱”之情?
明确:“意映卿卿如晤”将对妻子的缱绻深情寄寓其中,爱意深情跃然纸上,在爱妻芳名“意映”后加上“卿卿”二字足现二人之间的浓情蜜意。“如晤”,在即将血洒疆场前,足见作者渴望与妻子面对面交谈的强烈愿望。
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点明文章主旨,全文说理,由此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表面上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
林觉民为什么“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明确:林觉民极其疼爱自己的妻子,正是这种感情的升华,才使他“敢先汝而死”。他因为自己享受了爱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所以愿“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牺牲自己小家庭之幸福。在作者看来,个人的幸福与天下人的幸福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作者在这里把家庭幸福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的爱与对国家的爱统一起来,爱妻,更爱国。
文中对婚后甜蜜生活的回忆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①“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此句以景衬情,以美景表现夫妻生活的幸福。
②“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以细节表现夫妻之间的恩爱。
③“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以整齐简短的问句回忆往事,似与妻子当面谈心,表现了作者对妻子的深爱之情。
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为什么在文中会有“望其真有”的想法?
明确: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爱之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写书信时悲痛欲绝的心情,也反映了作者为了革命事业抛妻别子、蹈死不顾的高尚情操。
在《与妻书》里,作者抒情的思路是怎么样?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明确:
书信开篇,便开门见山,直接抒情:“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生离死别之情迎面而来。接着用了“汝忆否?”,一个“忆”字,引出了下文对夫妻恩爱往事的追忆:一是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说明自己本不愿先死而“留苦”给妻子;二是对“双栖”甜蜜生活的回忆,说明自己“真真不能”忘记爱妻;三是追述最后分别之前,未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的原因及当时的心情。三件往事,都是抒情的铺垫。只有真爱夫妻,才敢于谈“谁先死”,只有真爱夫妻,才能将痛苦留给自己,替爱人分忧解愁。这是一对怎样相爱的夫妻!愈写夫妻恩爱之深,愈见夫妻生死离别之伤痛,哀婉悲痛之切,让人不忍承受。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在了读者眼前。书信结尾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信将了,情未断,万千言语无处叙说,内心汹涌而出的感情无处寄托,真是“巾短情长”,只得托于“梦”中了,这是哀痛欲绝时才有的真情实感。
书信自始至终,披肝沥胆,直抒胸臆。情感真挚,笔调委婉,感人至深。
三、中心思想
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思绪澎湃,委婉曲折地叙写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深沉的爱,表现了一位民主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文章紧紧围绕“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这一矛盾复杂的感情,写得缠绵悱恻而又豪情满怀,是爱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之歌。
艺术特点
综合运用抒情、议论、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为了表达“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思想感情,在文中综合运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抒情是这封遗书的主要表达方式。通览全文,有很多语句都是直接抒情的。从开头的“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到末尾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这些话语,正是面临为革命英勇献身之时,从内心汹涌而出的强烈的感情浪涛。
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作者对他们夫妻往昔生活的回忆,在回忆中,作者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无所不至的为妻子着想之情。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记叙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作者对他们夫妻往昔生活的回忆,在回忆中,作者深深地抒发了对妻子的爱恋和无所不至的为妻子着想之情。
除了“吾至爱汝”之情外,还在于“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之理。遗书说理之所以感人,原因有两点:一是作者阐述了个人幸福与全民幸福的关系以及“亲人之爱”要服从革命需要的道理。二是作者在记叙抒情的基础上发表议论。既抒革命之情,又说革命之理。正因为,作者对妻子的“情”是那样真挚,才使得他忍心别离妻子英勇赴义的“理”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人的力量。
说理时作者选择了带有感彩的词语和感情表达丰富的句式,使议论也带有了自己的感彩。例如,作者在谈到清朝血腥凶残的统治时,并不直说,而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来比喻。又如第五段,作者在分析现状的黑暗时,接连使用了排比、设问、反问等句式,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从而有助于思想观点的表达。
语言平易,通俗易懂。
如“泪珠和笔墨齐下”“吾心不忍”“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等,都同白话很接近,通俗易懂,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3.多用典故简练生动。
运用“太上忘情”“司马青衫”“望夫化石”“破镜重圆”等典故,并都将其融入通俗的语言之中,既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避免冗赘的毛病。
作业
探究讨论:如果我们面对这么一个两难抉择,你会怎样?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