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
夯实基础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野旷(kuàng)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mò)未遮(zhe)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àn)溪桥忽见(xiàn)。
D.移舟泊烟渚(zhǔ),日幕(mò)客愁新。
二、列句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
)。
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
B.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不干净的地方。
C.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D.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五、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文,在(
)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序号。
(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哭。
(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
)小明妈妈要小明上街去买酱油。
(
)妈妈连忙给小明一把雨伞。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三首古诗词中有两首是写月夜景色的,分别是《
》和《
》。
(2)《宿建德江》一诗的诗眼是“_____”,从“_____”这句可以看出诗人旧愁未去,新愁又来。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_____,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他与北宋词人_____并称“苏辛”;与宋朝女词人______并称“李辛”。“西江月”是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
七、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前两句以动衬静,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请你选一处景物,也用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出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八、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从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直通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_____,描绘了它_____时候和___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_____,与“浓抹”相对应的是_____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
》《
》等。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的《
》《
》。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虽然正在经受坎坷,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美丽的乡村景色吗,在那样的景色里,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答案】B
【解析】略
二、【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一字多义理解的能力。“见”在古诗支中的意思有:①看到;②遇见;③会见;④同“现”,出现,显现等。A、B、C三项中的“见”是出现、显现的意思,而D中的“见”是看见的意思,故选D。
三、【答案】C
【解析】略。
四、【答案】D
【解析】A语序颠倒,原句主谓宾结构是稻米是产区,搭配不当:浙江、江苏两省是稻米的重要产区。B重复累赘,清洁不干净重复:一会儿,我们就清洁了好几处地方。C重复累赘大力与重视重复:党中央大力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五、【答案】4
2
5
6
1
3
【解析】略
六、【答案】舟夜书所见
宿建德江
暮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乱入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古诗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古诗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舟夜书所见;宿建德江;暮;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乱入船;忽吹散;词;南宋;辛弃疾;苏轼;李清照;词牌名;题目。
七、【答案】隔壁隐隐传来小提琴的声音,仔细一听,竟是爱尔兰名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琴声悠扬细腻,如丝如缕,如梦如幻。在这迷人的夏夜里,和着淅沥的雨声,袅袅地飘荡,轻轻地诉说,更像在嘤嘤地哭泣,哭诉两百年来的忧伤。琴声、雨声混合在一起,却奇妙得丝毫不令人感到喧闹,反而将夜晚衬得更加静谧……夏夜,似乎就这么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旁,也轻轻地流淌在我的心底——这番静美已是无可言说的了。
【解析】本题考查借助文本,合理想象,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要写好这些景物,就要巧妙地抓住它们的特点去想象画面。
八、1.【答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这是对原文背诵识记的考查,在背诵和填空中要准确无误,不能多字丢字,不能出现错别字。
2.【答案】鸣蝉、蛙声。形象生动有情趣,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声音,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能力。写这些声音,让人联想到相关的动物活动,再加上眼前月色下的田野景物,使得夜景充满了生机,而且紧扣环境特色,体现出浓郁的田园农村风光情趣。
3.【答案】夏
惊鹊、鸣蝉、稻花香、蛙声
【解析】“蝉鸣、蛙叫”是夏季特有的声音,因此这首词写的是夏季。从鸣蝉、稻花香、蛙声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的充满生机。
4.【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考查体会思想感情。词的上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作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九、1.【答案】西子
天晴的
下雨的
对西湖美景喜爱
西子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从“欲把西湖比西子”可知把西湖比作西子,西子指的是西施。从“晴”和“雨”可知描写的是天晴和下雨时候的景色。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2.【答案】山色空蒙
水光潋滟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水光潋滟”意思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对应“浓抹”;“山色空蒙”意思是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对应“淡妆”。
3.【答案】题西林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解析】考查作家作品。苏轼的作品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黄精鹿》等。
4.【答案】王安石
泊船瓜洲
元日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宋朝的诗人还有李清照、欧阳修、辛弃疾等。
5.【答案】示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解析】考查课外积累。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十、【答案】看到了美丽的繁星点点坠在无边的夜幕上,煞是好看。我想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多么小,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为:看到了美丽的繁星点点坠在无边的夜幕上,煞是好看。我想到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地球多么小,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