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有答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4课 古诗三首 同步课时练 (有答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8 14: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第四课
古诗三首
夯实基础
一、读拼音,写词语。
hán
fēng
zèng
sòng
shí
jìng
jūn

shuāng

二、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停车坐爱枫林晚(

2.荷尽已无擎雨盖(

3.菊残犹有傲霜枝(

4.夜书所见(

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红于”与“红如”相比较,(

A.意思相同。
B.意思不同。
(2)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

A.辛苦劳累。
B.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
四、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寒”既有秋风的寒凉之感,又有漂泊的凄凉之情。(

2.“客情”是指作客他乡时,受到礼遇的友情。(

五、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____”,在诗中指_______(人名)。
(2)“橙黄橘绿”说明(

A.秋天色彩丰富,很美。
B.作者喜爱这两种水果。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________,可以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了解到。
七、写出诗句的意思。
1.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__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_________
八、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九、延伸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理解词语,选择。
(1)“九月九日”是指(

A.重阳节
B.佳节
(2)“忆”是指(

A.回忆
B.思念
2.为什么诗人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答案】寒风
赠送
石径
君子
霜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寒”“赠”“霜”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答案】因为。
举,向上托。
还,尚且。
写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词的字词解释,结合诗句的含义写出相应的解释即可。
(1)停车坐爱枫林晚意思是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所以“坐”的意思是因为。(2)荷尽已无擎雨盖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所以“擎”的意思是举,向上托。(3)菊残犹有傲霜枝意思是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所以“犹”的意思是还,尚且。(4)夜书所见在夜晚写下自己的所见。所以“书”的意思是写下。
三、【答案】B
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树林的晚景,所以停车欣赏。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句的内容以及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答案。(1)“红于”与“红如”相比较,意思不同。“红于”是比其他的更红,而“红如”是说和其他的一样红。(2)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喜爱这深秋枫树林的晚景,所以停车欣赏。(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彩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歌的感情脉络,可以得出,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梧叶送寒声——《夜书所见》秋之思
四、1.【答案】√
【解析】本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
2.【答案】×
【解析】本句话的说法是错误的。客情出现在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诗句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有此可见客情是旅客思乡之情,并不是受到礼遇的友情。
五、【答案】您
刘景文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诗歌内容以及题干的要求进行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在本题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在诗中指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在本题中,“橙黄橘绿”说明秋天色彩丰富,很美。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六、【答案】苏轼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叶绍翁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季
霜叶
荷尽
秋风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诗歌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及时复习巩固,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
(1)《赠刘景文》的作者宋代的苏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的句子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全诗的译文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的叶绍翁,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全诗的译文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3)本篇文章中的三首古诗描写的季节都是秋季,可以从诗中的霜叶、荷尽、秋风等词语可以看出。
七、【答案】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诗句翻译。
1.出自杜牧《山行》。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山行:在山中行走。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斜:为倾斜的意思。生:产生,生出。另有版本作“深”(“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2.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八、1.【答案】唐
杜牧



【解析】第一空考查文化常识的记忆。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第二、三、四空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解答。(参见译文)。
2.【答案】山路
人家
白云
红叶
【解析】寻找诗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诗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九、1.【答案】A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诗歌的内容可以得出相关答案。
(1)“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2)“忆”是指思念。
2.【答案】这是因为佳节正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而王维身在异乡,想到自己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因而会感觉到“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得出,诗人王维会“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因为佳节正是亲人团聚的时候,而王维身在异乡,想到自己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因而会感觉到“每逢佳节倍思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